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水利科学史之动能与势能转换和明渠水力学

水利科学史之动能与势能转换和明渠水力学

发布于:2023-10-08 13:32:08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一)动能与势能转换


     

    任何静止的水体都具有相对的势能,一旦具备适当的条件,势能将转化为动能,静止的水体产生流动;同样的,运动着的水体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其动能转化为势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在论述其用兵之道时,以流水作为比喻。他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①即从高处流下的迅猛的水流,可以冲动河床中的巨石。又说:“武之所论,假势利之便也,……而我得因高乘下建瓴,走丸转石,决水之势。”②战国末年吕不韦也常用水流运动作为比喻,例如“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悍”③,“决积水於千仞之溪,谁能当者”④,都注意到水流具有动能和势能,以及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积蓄水体的势能,然后决泄之以攻淹敌军,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军事手段。公元前457年智伯在攻打晋阳(今太原)的战役中,“遏晋水以灌晋阳”⑤,即筑坝拦截晋水,提高上游水位的事例。以水代兵的战例在黄河下游被更多地运用,那是由于黄河下游河床淤积,形成地上河,可以有较平地为高的地形可以利用的缘故。
水流的动能和势能及其相互转换更常被用来兴利。元代初年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农书》中专设一节利用门,系统汇编了利用水流能量做功的各种农业加工机械,例如:水磨、水排(水力鼓风机)、水碾、水砻、水转连磨、水碓、水转大纺车等;在灌溉门中也介绍了一些利用流水作动力的灌溉机械,例如:筒车、水转翻车、水转高车等,其中对于水流能量的利用和转换有清晰的阐述。有的机械主要利用水流动能,例如在流速较高的河中,可以修建用陂栅等挡水建筑物拦断大半河床,“俱使傍流急注,贴岸置轮,高可丈余,自下冲转”⑥的撩车碓;有的主要利用高处的水流所积蓄的势能,引至水力机械处,转换为急流动能,再冲动动力装置,如“上用木槽引水,直下射转轮板”⑦的斗碓等。




     

(二)堰流理论与渠道比降设计


     

 
    堰流理论主要反映堰前水位与过堰流量之间的关系。最早的记载要数都江堰的石人水尺。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兴建都江堰时,曾“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⑧。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岷江水浅到石人脚,灌区用水就会短缺;而江水面高至石人肩,灌区就会发生水灾。实际上,在宝瓶口特定断面前的石人就是一个人形水尺,肩、脚高程所代表的堰前水位,都与灌区特定的水量相联系。是早期的对堰流理论的应用①。
    ①《孙子十家注?势篇》,诸子集成本,第11页。
    ②《孙子十家注?遗说》,诸子集成本,第25l页。
    ③《吕氏春秋?3E~D>,诸子集成本,第195页。
    ④转引自唐代马总《意林》卷2,四部备要本,第26页。
    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6,晋水注,王氏合校本,巴蜀书社影印本,第161页。
    ⑥,⑦  元?王祯:《农书》卷19,农业出版社,1963年,第419页。
    ⑧《水经?江水注》也有相同记载。另有白沙邮“邮在堰官上”句。
水流进入堰口以后,就要沿着有适当比降的渠道运动。比降过大水流将会冲刷渠道,比降过小,则也许将引起渠道淤积,也许满足不了向下游输水的需要。渠道比降计算最早见于《管子?度地》。
    水可扼而使东西南北及高乎?……可,夫水性,以高走下则疾至于漂石;而下向高,即留而不行,故高其上,领瓴之,尺有十分之,三里满四十九者,水可走也,乃迂其道而远之,以势行之。
    通常,水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有时由于渠道坡度过陡,水流的速度大,甚至可以漂起石头来(“至于漂石”)。而水本身是不会自行由低处流往高处的(“而下向高,即留而不行”)。那么,为了顺利输水,首先就需要修筑堰坝等壅水建筑物,抬高上游水位(“高其上”),从而为引水至“东西南北及高”创造先决条件。渠首取水建筑物,也就是干渠进口——“领”,“领”居高临下,于是水流就可以从“领”处高屋建瓴式地流进干渠(“瓴之”)。
 
    修建渠道,最重要的是选择多大的坡降合适呢?“尺有十分之,三里满四十九者,水可走也”。在这里“有”通“又”,“尺有十分之”就是一寸,若渠道断面较均匀,在三里的距离内,渠底降落四十九寸,在这样坡降的渠道里,则“水可走也”,“三里满四十九”大约相当于1/1100的坡降②。现在的泾惠渠(其前身是秦始皇时的郑国渠)、渭惠渠(其前身是汉武帝时的成国渠)和洛惠渠(其前身是汉武帝时的龙首渠)的干渠坡降,都在1/2000~1/2500之间。相比之下,当时千分之一的坡降是嫌大了些,但考虑到那时的测量、施工水平较低,渠道不可能像今天一样顺直平整,管理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完善,则采用较现代为大的坡降,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了适宜的坡降,水流就会沿着渠道,顺着地形地势绕道远去,并通过支渠、农渠等下一级渠道,把灌溉用水按需要分配到田间(“迂其道而远之,以势行之”),这就做到了“扼而使东西南北及高”。



   


     

(三)《管子?度地》对水跃的描述


     

    《管子?度地》还描写了渠道水流行进中的两种破坏性水力现象:
    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跃则倚,倚则环,环则中,中则涵,涵则塞,塞则移,移则控,控则水妄行。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曲”,是指渠道平面上的弯曲。渠道转弯处不平顺,或弯道过急(“杜曲”。“杜”与“土”古代有时混用,土即指地),则会被水流冲坏。第二种“曲”,指的是渠道纵断面上的局部突然升降(“杜曲激”),这时可能出现水跃现象。而“倚”和“环”则分别是对水跃主流旋涡和两旁回流形态的描述。水跃发生了,水流冲刷土质渠道(“环则中”,“中”与“冲”古代也有时混用),带走泥沙(“中则涵”,“涵”有包含、挟带的意思),被带走的泥沙在一定条件下淤积下来,堵塞渠道,使渠水流不过去,从而造成工程的破坏,并导致“水妄行”的事件发生。见图2—13。

   ①  参见《中国水利史稿》(上册),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第70~72页。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六尺为步”,又《大戴礼记》载:“三百步为里”,计一里等于一千八百尺。“三里满四十九”,相当于1/1100的坡降。
    《管子?度地》的作者在大量灌溉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地观察水流现象,进而初步归纳出明渠流的运动规律,细致地描述了水跃和环流的形态,并论述了可能造成的破坏,在2000多年以前,对渠系工程的有关水力学问题能作出如此清晰的说明,是难能可贵的①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6 万条内容 · 21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利科学史之阮元提出黄河人海口延伸对下游河床淤积影响的理论分析

    清代后期对黄河河道特性和冲淤规律的认识有新的进展。道光初年著名经学家阮元(1764~1849)写了一篇《黄河海口日远、运口日高图说》的文章。在其中详细阐述了河道延伸与黄河河床抬高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乾隆初年之海口,非康熙初年之海口矣。嘉庆初年之海口,非乾隆初年之海口矣,盖远数百里矣。”这是由于黄河挟沙入海沉淀于海口,海岸线逐渐向海中延伸的缘故。他进一步分析由于海口外移,河道延伸,河流纵比降势必自动调整和变缓,因而河床也必将随之抬高。他说:“夫以愈久愈远之海口,行陕州以东之黄水,自中州至徐淮二府,逐里逐步无不日加日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