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秦代,地方政府职责中有观测降雨并及时上报的法律规定。报告内容包括,降雨后农田受益面积和农作物因旱灾、暴风雨、水涝、野兽和虫害而受灾的面积。距离近的州县要派脚力健的专人递送,远的也要由邮驿传送,八月底前要报至朝廷⑥。地方上报雨泽的制度历代相沿,要求也逐渐明确。例如:
①《庄子集释?天运》,诸子集成本。
②《宋书?天文志一》卷23。
③胡道静,《新校正梦溪笔谈?象数一》,中华书局,1963年,第85~86页。
④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⑤《春秋左传?隐公九年》。
⑥原文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4、25页。
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若少府、郡县各扫除社稷。
其旱也,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①。
这里所说的雩礼是古代求雨的仪式。《周礼?春官?司巫》说:“若国大旱,则帅巫而雩”,同书记载女巫的职责之一是“旱暵,则舞雩”。就是率领女巫一面跳舞,一面吁吁地呼喊,以乞求上天恩赐雨水。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变异的无奈和对鬼神的崇拜。对于这种迷信,荀况和王充都曾给予抨击和嘲讽。所以到了宋代,法律就只规定上报雨泽的制度,不再要求祭祀行礼了。但民间求雨活动则一直延续至近代。宋代对上报雨泽的规定较前具体:
①《续汉书?礼仪志中》卷15。《晋书?礼志》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诸州县条具雨旸及黍禾稻分数(自四月一日至九月终)县五日一申州。州十日一申安抚转运司,逐司类聚。四川、二广每月。余路每半月开具闻奏。
诸水旱监司帅守奏闻不实或隐蔽者,并以违制论①。
宋代补充了对地方官欺瞒行为的处罚,是一大进步。明代洪武年间重申了这一制度。但主管内外奏章的通政司觉得每年处理大量的这类地方报告是一件繁琐的事情。永乐二十二年(1424)请求“以四方雨泽奏章类送给事中收贮”②。皇帝大怒道,“祖宗所以令天下奏雨泽者,欲前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③。即由雨泽报告来预测各地的奉歉和制定赈恤的办法。如果将报告收藏,还有什么价值?如果你们不愿处理这类琐事,那么就直接送我批阅好了。说明了上报雨泽的具体用途和政府的重视程度。现存的系统测雨记录资料是雍正二年(1724)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北京地区的降水记录,称作《晴雨录》。《晴雨录》按传统的十二时辰,逐时记载雨雪情况。
我国古代实测降水量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1202~1261)所著《数书九章》(发表于1247)。该书共收录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则例题,题目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等。降雪量的测量是实测降雪的厚度,未进一步折算为水量。而降雨量的实测,由于“今州郡都有天池盆以测雨水,但知以盆中之水为得雨之数,不知器形不同,则受雨多少亦异,未可以所测便为平地得雨之数”④,即由于器皿的不同,所接得的雨水深度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到有统一标准的降水量。题中的天池是古代盛接雨水用于防火的大缸,而圆罂则是口小而腹大的圆坛,需要进行体积换算⑤,才能知道平地普遍得雨深度。可见当年各地都有测雨量的做法,但尚无统一颁发的器皿。
1910年日本人和田雄治在朝鲜发现安置在花岗石基上的雨量器。花岗石基上刻有“测雨台”和“乾隆庚寅五月造”字样。有人认为该雨量器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国制造而传入朝鲜者⑥,也有人认为是朝鲜李朝于1770年自造⑦。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1.35 万条内容 · 21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水利科学史之江河水位测验古代水文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对江河水位使用固定水尺进行测量。这是因为,江河湖泊水位的高低决定着堤防的高度和标示出渠道能否实现自流引水,同时,与水位直接相关的水深,又是决定流量大小的主要因子。因此,水位的科学测量是水利基础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早的水位测量开始于古埃及。据说古埃及人对尼罗河水位的观测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至今仍保留着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岩壁上刻画的水尺⑧。在我国,公元前22世纪大禹采用疏浚的办法治河,所采用的“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①,包含有水位测量在内。东汉著名学者许慎在建光元年(121)完成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测字的含义和来源注解说:“测,深所至也,从水,则声。”可见测字的创始直接来源于测量水深,因此,后代也称水尺为水则。古代的固定水尺测量有洪枯水位刻画、石入水尺和等距刻画的水则等形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到了宋代,法律就只规定上报雨泽的制度,不再要求祭祀行礼了。但民间求雨活动则一直延续至近代。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