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花园中的校园,“有机生长”的校园 「深度详解」

花园中的校园,“有机生长”的校园 「深度详解」

发布于:2023-09-28 14:05:28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景观规划总平面


——西安欧亚学院景观改造及总体规划  ( 2021-2030)

最初接触到欧亚学院的项目是一块核心空间约5000平方伴随着餐厅建筑改造的外部景观改造。面积虽小,又是改造,但是校园项目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觉得兴奋。以前在国外工作时,校园的景观改造项目不知道为什么,在设计师心目中始终觉得“高级”,大概是调性“素”。但是在国内这样的项目机会却非常少。而且国内外每个校园的社会背景差异很大,我们就一直在想,如果可以抛开特殊的社会人文背景,只是考虑一个面向未来的学校,一个教育场所,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观呢?

?     ???   餐饮大厦鸟瞰
  轮滑广场与迷宫花园的鸟瞰

慢跑道鸟瞰

从2019年至今,事务所深度参与了西安欧亚学院校园景观改造,陆续从场地到校园的总体景观提升规划,然后根据计划逐年再到具体场地、道路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一个项目的改造需要先从整体出发,评估在未来某个时间段其总体风貌的走向,并且与学校各方需求达成一致,是动态长效的;另一方面,校园改造的过程牵涉到系统的基础设施、步行车行交接转换、施工时间(在西安只有暑假两个月)等等现实条件,是非常务实的。关键是,景观(设计)本身是一个动态事件(过程),无论在总体规划还是具体的设计中,都需要弹性——既有对过去即成事实的包容度,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可变度,还有使用功能中的多样性,材料的永久性与临时性之间的衡量,维护的深度与精度的考量。

下文很长,我们总结了目前完成的四个节点改造,包括餐饮大厦周边景观改造、滑板场、环校园绿色跑道、迷宫花园,以及在场地改造之前的总体景观提升规划。因为工作内容太多,文章没有包括全部但尽可能涵盖重点而不啰嗦。


餐饮大厦前广场与周边景观改造
规模:9000平方米
设计内容:景观、装置
项目时间:2019—2021

餐饮大厦(现更名为虹桥餐厅)位于校园西南角,是两层地上与一层地下的独栋餐饮建筑,与两栋宿舍、校园超市、校医院围合出约100X50米的场地空间。场地主要承担了进出周边建筑的交通功能,另外也承办部分社团活动。在户外场地内有将近一半的空间为组团式植物种植,既遮挡餐厅的室内采光,同时也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校园社团活动。

由于学校师生数量增加,就餐压力逐渐变大,校方决定改造虹桥餐厅,将原本负一层的超市改造成餐饮空间。在丰富餐饮类型和就餐空间的同时,增设自习、阅读等多样化使用的综合性功能空间。  
将多种功能重叠、交叉,寻找动线交通与复合型空间的和谐关系,以达到弹性使用、有机增长的长期目标,是该场地空间设计的核心。动线与场地的边界不被特别强调,鼓励人在场所里“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而当校园里会有集中的活动和行为发生时,动线和场地本身又要明晰:比如从学生宿舍出来去上课的“大队人马”,社团纳新时的“摆摊”;大场地与小空间的穿插与收放,使得空间可以灵活被使用,比如餐厅的进出口与用餐前后的小憩场所。在植物方面,与专业的团队合作用多年生草本花卉代替原有的篱灌木,用四季花园丰富校园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为“花园中的校园”规划目标做出尝试。  

设计中用一条抛物线强化地面动线,使它靠近餐厅,同时便捷的通往其他目的地。利用不同的材质,在道路的转换空间布置具有识别引导性的场地和节点设计。在地面层通过“宽桥”与餐厅主要入口连接,保证负一层地面的下沉空间是一个完整的场地。  
将建筑附近密闭的植物空间梳理释放出来,留给学生饭后休息与休闲,打开场地,增强通透性,避免视线遮挡,在下沉场地边界增加雨水花园,解决排水同时提升植物多样性;保留南侧密闭的背景林,保障学生宿舍的私密性,同时利用空余场地赋予林下活动空间。  
除了保留场地原有大树,新增了多种类型的乔木与中层植物,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加入多年生草本植物,营造阳生、阴生、湿生等多种植物生境。在后续跟踪中发现,除了少量植物在场地内有退化消亡,有的生长过旺,大部分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的效果达到预期。  
餐厅主入口的连桥是楔形空间,提供了宿舍、下课两个方向来就餐的人流,弱化了狭窄线性的桥的感觉;同时为了减少楔形宽边的空阔感,桥体中间嵌入雾喷石材雕塑。该雕塑起意“八水绕长安”,使用黑白两种花岗岩暗示学校中西合璧的文化理念,层叠堆砌抽象自然山水地形,中间穿插雾喷喷头,为西安炎热的夏季带来降暑降温,提供校园新的记忆点。不同类型的休息空间有不同类型的座位方式,例如与台阶结合的石凳、与吧台结合的HPL板高凳、还有钢木结合的木座凳,不同的高矮、材料、质感、触感,为不同的行为提供多种可能性。  
  简化了的人与空间

用了7公分厚的植草格控制石子(3-4公分)

效果很好。

这里的现浇混凝土坡道是Forme(非木)公司,一家意大利混凝土团队的作品。

台地尽端的雨水花园里,湿生植物因某一年的大旱被更替,又被今年的连绵湿雨激活。

有的草花长势旺盛,有的始终矮矮小小。它们需要的修剪时间不同,修剪程度也不太一样。显然需要专业一点的养护。

  石材雕塑的泥膜研究

  细部的模型推敲

石材雕塑从选样到加工过程


  两条抛物线(一条通向地下一层)交叉的地方材料的转换。


该项目荣获“2022-2023年度AEEDA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校园景观环境设计金奖,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景观提升总体规划

规模:900亩

设计内容:规划、景观

项目时间:2019—2021

在餐饮大厦改造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了新旧的交接问题:改到哪里结束?与旧有的道路、植被、高差、基础设施怎么衔接?新材料要不要与旧材料有关系?氛围如何把握?……与校方进一步沟通后,我们同步开始了校园总体景观更新的梳理工作,确保每一步的更新有据可依,并为下一个节点的改造做好准备,让校园景观的变化真的成为可持续发展。

景观规划总平面

现状校园以图书馆为中心,环绕分散布置,西侧为学生生活区,东侧为后勤服务区,南、北两侧为教学科研区。校园目前有大量的开敞空间,主要是集中绿地、广场和运动场,绿地主要以点或片状分布于教学、图书馆、活动中心区域,运动场地位于学校西南侧。现状建成的主体部分主要集中在校园的西南部分,东侧重点为校园主入口的形象展示。  
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构建了“一轴、一区、两带、多中心”景观风貌,功能结构清晰,划分明确,绿化量大,空气清新,是难得的大学校园环境。随着校园教学、宿舍、食堂的逐步更新和建设(infill),原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比如道路系统使用了市政道路的一般做法,人车分流式将人行道抬高(但园内主要道路是服务人行,禁止非功能的机动车辆通行);郁闭的绿化造成空间的封闭,降低了参与性以及未来使用的复合型要求;原有的基础设施在容量、功能上不能满足校园未来的要求。经过与校方不同部门的深度沟通,整体景观规划针对欧亚学院校园环境发展的目标、方向做出定位,在现有的道路骨架、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做出设计方向的探讨,局部(如停车场、路牙)做出施工深度的细致调整。  
依据“亲自然”(biophilic)系统原则,提出“有机生长”的总体规划概念,将欧亚学院视作为生命的有机体,有教学、运动、绿地、商业、形象多个功能有机形成以教学为核心、生活为核心、运动为核心等的复合型核心组团。随着各区域持续进行的功能迭更和补充,组织细胞的结构逐渐完善。成长中的学生和生长中的校园,相互影响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动态、可持续的过程。重新定义校园内部的绿地空间的功能,利用现有的或增加辅助教学的户外空间;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地生态措施,形成校园内部的优质小环境,进一步提高校园抵御极端天气、优化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
此次景观规划设计依据“总体规划、分区设计、分期实施”的策略,与明确近期与远期的建设目标,结合校园的使用情况,提出重点区域、局部提升等区域具体策略;匹配学校重点项目建设,与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欧亚学院现状与规划总平面的图底关系。

细胞的概念,每一个细胞组团都是多种功能的组合。

  校园未来的发展像是细胞的生长,每一个核心组团都是复合的功能。
规划重新梳理现有道路,根据道路的不同位置、使用频率和不同诉求,通过去道牙、增加跑步道、分解路中绿化、道路广场铺装一体化等设计方法,做出多样化的道路空间体验。车行系统,保持现有的使用习惯,调小非常用路段宽度;整合现有停车场,拓展可用的停车区域,替换生态透水材料,加强场地内排水能力;人行系统,根据使用频率和功能的需求,将原本过于宽敞的道路进行瘦身。规划后有6米,4米,2.4-3米几种尺寸。6米宽为校园人行主路,满足双向通车与后勤需求;4米宽人行步道满足建筑消防与后勤需求;2.4-3米宽人行步道满足日常校园使用功能。实现开放、轻松、共享的步行体验。  

现状道路按照市政道路的规范与模式规划设计。

除了系统上的梳理,对于一些有改建诉求的场地做了方案设计探讨。  

图书馆西侧核心区

将图书馆西侧绿地(目前校园中心位置)定义为校园景观的核心。设计的目标是如何更新或利用现有植物,让中心景观辐射更广,在“绿心”两端的图书馆与运动馆之间形成视线通廊,把它与北面公共绿地串连成一个公共空间。这个核心景观既能承载校园多种活动内容,例如:建造节、校庆、社团活动等,还要给未来不可预见的发展留有可能性。具体的设计需要是开放式的,适合学校未来5-10年的发展。在多轮的方案过程中,我们从视线、空间连接、材料等多方面探讨了可能性,功能上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增加人行步道,方便自由穿行。  
  核心景观与周边的关系
  核心景观可能出现的地景
  核心景观的研究过程
  利用现有常绿柏树形成视线引导,再加柱子和廊架强化轴线。
  核心绿地中可能有一个疗愈花园。

轮滑广场

新兴的运动不断出现,过去在自行车为主导的校园里,开始逐渐出现以轮滑或者滑板代步的迹象。爱好者们会挑选任何一个硬质场地作为平常的练习。规划中根据难易程度布置了几个滑板场地点位。其中体育馆东侧场地为轮滑练习广场。场地局部做弧形起伏,广场、通行功能保留,并设置一些简易道具,满足轮滑需求同时不增加危险系数。利用周边原有花池设置坐凳,方便观看与摆放东西。场地内需要保留部分乔木,为休息提供遮阴。靠近公寓场地东北角的绿地保持现有种植密度,避免轮滑噪音对公寓的干扰。

  利用体育馆前场地改造一个轮滑广场的可能性。
西南客厅  
西南客厅是指目前校园里最集中的一块学生宿舍区。宿舍建筑的改造曾考虑通过加建外廊,为学生入寝前后的闲暇时间提供相应的交流空间,形成公共客厅。被建筑划分出的6个绿地组团与中心绿地两部分,成为围绕宿舍的户外公共交流空间的可能。规划中结合校园生态体系规划的结构关系,在中心绿地结合现有植物位置,增加了集中活动场地和雨水花园。绿地组团根据男女宿舍的不同诉求,分别设置轻量级的运动场地与静谧休憩空间。场地内保留乔木,局部增加开花或者色叶中层乔木,丰富空间层次、保障私密性。  
  通过断立面研究学生宿舍之间的空间关系。
  生态策略:强化源头管理、灰绿基础设施共建。


随着总体景观提升的规划一轮一轮讨论下来,大家都更加冷静下来。校方更加明晰了学校规划的发展方向。董事长胡建波提出校园的“三横四纵”的道路骨架,以及滚动式调整校园规划及实施计划,分大建设、中改造、微更新 、日常维保 ,景观改造与建筑改造配合,削弱校园改造带来遍地实施的不良感受。学校基建部提出的施工工序等现实问题让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工作习惯,在总体设计后,再分区深化,配合学校局部实施。学校各方提出的现实和顾虑,让我们理解到,这不是2、3年工期的速成项目,我们不可能将一个正在运行的大学校园变成一个大工地。一个想法现在可能是好的,5年以后就不一定适合了。这个过程中,校方在变,学生在变,设计师、社会也在变。后来,随着校园逐年的改造计划,我们相继完成了慢跑道、滑板场、迷宫花园几个小场地的更新,改造的力度、经费和周期各不相同,设计师的专业、合作的团队也不同。对此在下篇做出分享。


慢跑道及滑板广场

在新的活动方式层出不穷(比如飞碟、轮滑),运动方式不断更新的条件下,校园操场一直以来都是以集中式的运动方式为主,存在场地材料受限、时间不灵活、自发组织活动少、教职工锻炼渠道单一等现状问题。欧亚学院一直注重大学生运动方面的发展,鼓励多种运动类型的社团、俱乐部的开展。校方希望配合此次规划更新、景观提升的机会,通过增加慢跑道及滑板广场,将多种运动方式逐步拆解分散在校园的不同地方,让师生可以不受活动时间限制,自主发起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

  迷宫花园、滑板 广场 及慢跑道的鸟瞰。  

慢跑道

面积:2800平方米

设计内容:景观、平面设计

项目时间:2022

在规划更新的交通体系中,校园内的各条道路有各自的特点。我们结合道路周边的景观特征,在校园横纵交错的道路上整合出一条舒适、便捷、安全的具有欧亚特色的慢跑道。以操场的主要入口作为节点,用“let’s run”以及欧亚学院的校训“EURASIA”组成的图案结合场地现状铺装,形成场地运动与跑道之间的链接。  
跑道的宽度是多少合适(两人并排还是三人并排)?鼓励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跑?在道路的左侧还是右侧(与人行一致还是相反)?碰到路口(十字路口、丁字路口)怎么连续?排水怎么解决?碰到石材铺装或者混凝土铺装分别怎么交接?在人行道的路沿石还没有取消的地方怎么过度?看似简单的跑道设计仔细做下来学问真不少。  

从流线上,我们考虑跑道的连结性,即跑道的选址既要足够的便捷,让学生不需要拘泥于从哪里出发,同时作为“运动“纽带未来可以将校园内的各个”运动细胞“贯穿起来;从材料上看,安全性很重要,6mmEPDM+8mmPU+6mmETPU的塑胶材料可以有效吸收冲击力,增加人体的抓地力,材料的柔软性可以降低在跑步时对关节的损伤;跑道的位置会与现有的步行道路有一定的重叠,最终铺设了1.5米的宽度。  

而作为带有学校特色的标识性,是事务所专业的视觉空间导视小组团队做了专门的研究:通过对校园logo及其内涵进行了分析,解构,又再重组,放大欧亚学院国际化,提倡健康的学习生活的校园特点。通过反转图底关系,对“Eurasia”以及E所代表的“Education”、“Energy”、“Economic”的正负形进行延展,增强其图形感。整体设计以蓝色为基调,辅以logo中用到的翠绿和百搭灰,不脱离教育机构的属性,又在理性中增添了活力。  



滑板广场

面积:780平方米

设计内容:景观

项目时间:2022-2023

现状场地为阶梯式下沉广场,1.5米的高差与镶嵌的斜坡绿地形成场地的独特性。原有场地被周边植物包裹,大小适宜,但是由于位置不靠近任何功能性建筑,属性定位不清晰,导致使用率不高。根据前面的规划定位以及与校方体育部、工程部等多方讨论,决定将这块小场地变更为滑板广场使用。  
一开始,对这块场地的改造最纠结的地方在于要不要保留原来的东西(比如台阶和草坪),保留多少、怎么保留。滑板爱好者喜欢有台阶的地方,我们想保留现在的石材台阶,那么新介入的混凝土和台阶怎么交接呢?  
  现状条件
设计灵感来源于折纸。利用折叠形成的褶皱与立体空间来设计滑板场的造型。按照场地现有的下沉高度进行高低起伏并赋予滑板功能,利用大小不一的折角将场地划分为滑行区域与非滑行区域,设置不同坡度。同时考虑场地的造型与实用性,利用原有的台阶、坡地,保留部分石材,在原有草坡上嵌入台阶以供休息。通过专业评估,使它满足美观需求也能达到专业滑板的各种诉求。

滑行区域设置为初,中,高三种不同难易程度的陡度。例如,部分保留的原始场地作为初学者的练习区域;专业滑杆道具与有一定陡度的直坡滑道作为中级滑板区域,供掌握了一定技能的学生使用;增加 u型滑道等具有一定专业难度的滑行区域,供熟练掌握滑行技能的学生使用。在场地周围设置了休息区和滑杆区,便于交流与休息。

设计到施工的过程非常曲折。我们项目组的设计师都不会滑滑板,缺乏亲身体验。学校方面非常担心安全问题。在深化研究滑行道具之间的安全使用距离的时候,校方和设计师同时在不同渠道咨询专业施工单位、滑板培训机构、滑板深度爱好者,在场地造型、挑战与安全之间做出平衡。每当我们给出一个高度、距离、和曲线,总有一方(施工队、教练或者社团成员)或者觉得不安全,或者不够挑战。由于这项活动的参与性非常宽泛,既可利用街边的坡坡坎坎,又可以是专业的“碗”,国内外的相关规范往往很少给出统一的数据和标准。在各种矛盾、纠结与平衡中,滑板场终于落地了。安全方面,保证起滑平台有保护护栏、缓冲区域场地,滑行段有适宜的长度配比;另一方面,也有近似的“碗池”、折面提供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的动作和活动。  
整个场地各种新旧材料转换、交接的细节很多,美观与实用的矛盾很大,现场工艺难度不小:在新做的现浇混凝土与旧的石材交接时采用留缝或增加金属收边进行分割;结合折纸概念对场地进行图案划分,为混凝土工艺提供了结构缝也为场地提供了特殊的艺术化图案;对于滑行区域的转折区域增加圆管或角钢,保护混凝土转角的稳固性……  

新旧材料交接

  交接现状不同的铺装和排水盖板。
  斜切角交接对现状石材台阶拆旧切割要求比较高。

充分做好安全提示

滑板场完成后深受学生们欢迎。不仅本校的社团成员,附近学校的滑板社团也纷纷过来参加活动。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安全使用规范,社团的活动组织非常正规。对于外来参加活动的成员,进入场地滑行前,还有场外测试(视频—据说最多需要跳过13块板的距离)。



迷宫花园微改造

紧接着滑板场旁边曾经是一个绿篱矩阵,没有具体的使用功能。在总体规划时,我们在里面贯穿了一条路径,为东侧校园与南侧教学楼之间的通达提供了一条特殊的小径。矩阵的边界局部打开,成为由外部空间可进入的半围合小空间。通过局部打通、放置坐凳,原来的绿篱矩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开合,成为可以静坐、聊天、休息的沉浸式体验花园。这种轻量级的拆除和改造,没有施工噪音,不需要施工围板,但是通过设计改变其使用功能,效果显著,在校园里很是适宜。

后记:  

通过以上的几个场地改造,设计团队与校方深度交流、反复磨合,越来越达成信任、理解以及多方面的共识。校园景观设计的确有它的迷人之处,它可以通过复杂的思考、平衡各种需求的设计过程,将结果以最精炼的方式呈现。设计到最后被简化变得干净,而不是相反——设计经过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叠加越来越复杂而最后变形,有时甚至面目全非、体面全无。这大概是非商业景观的独特性,亦或是欧亚学院本身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导致。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设计过程:越改越简单,越简单越美,多一笔不对,挪一步不行,越来越接近完美;  
再说改造本身。无论是事先要考虑的道路井盖、植物点位,还是施工过程中挖出来的不合规范的管沟,或者建筑边莫名的地梁,都让设计充满”不测“。不断的调整设计应对”不测“,让设计越来越”根植“在该场地中而不是别处。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设计的第二种状态:设计随着深化过程不断调整,不断“纠正”,让概念从纸上落到地上,变为现实。这会让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的无力感得到一点补偿。随着学校的建筑新建(infill)、景观改造计划的一步步推进,我们一点点地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一条路,一块边角绿地,一棵树,考虑学生、老师现在会怎么用它,将来会有哪些变化。最后,看到大家在各种场所中的自在,我也最终感到了一个设计师的自在。


项目 业主:西安欧亚学院

景观设计: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唐子颖、张东、张亚男、陈逸帆、袁帅、王琪、钱沁禾、鲍丽霞、潘昭延、任一鸣

装置设计及施工:张唐艺术工作室

装置团队:唐子颖、郑佳林、孙川

餐饮大厦建筑改造设计团队:Blond et Roux Architectes SARL Ltd.

西安欧亚学院 董事长-胡建波教授  

                   基建处处长-雷春妮;副处长-杨海燕  

                    基建处设计管理-刘思雨;施工管理-赵阳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 王瑛;教师-陈斐

景观施工:陕西馨迪景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房园林植物研究所:申瑞雪
花境专家:赵奕

混凝土施工:杭州非木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Forme)

项目地点:西安
摄影:张海、唐子颖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收藏!200多种桥下空间更新案例

LANDSCAPE·HAPPY·VALUE 创造价值  ·  园中有乐 “桥下空间”几乎是所有大型城市都存在的“灰色空间”。被抬高的、体量巨大的高架设施在城市中投下了长长的阴影,也带来了空间昏暗、封闭、噪音大等普遍印象。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由增量转向存量、减量发展,激活、利用包括桥下空间在内的边角空间,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环境品质的重要着力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