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行见BIM \ 准备工作、管理方、软件选择,BIM协同工作解析!

准备工作、管理方、软件选择,BIM协同工作解析!

发布于:2023-09-27 15:40:27 来自:BIM技术/行见BIM [复制转发]

01

协作准备

     
项目建设期内,业主方、设计方、建设主管部门、审图机构、监理方、勘察单位、施工方、加工制造单位等各相关方存在大量的建设项目信息交换需求,其中部分信息交换可通过 BIM 技术协同完成。根据不同的项目参与方及相互之间的协同特点,应先做好协作准备,包括制定BIM 各相关方的协同目标、对 BIM 相关方的协同进行技术分析、搭建符合项目规模和特点的BIM 协同平台、制定协同数据安全保障措施等,使 BIM 技术在各参与方的协同中发挥最大价值。
(1)制定 BIM 各相关方的协同目标
为 BIM 各相关方协同的实施提供一套完整的流程或实施要点规范,使各相关方的项目经理和实施人员能够理解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关键要素、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并能够按图索骥,从规范中得到工作开展的相关指引,用于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效益。
(2)对 BIM 相关方的协同进行技术分析技术分析的目的是基于对项目相关方协同特点的分析,预先了解本项目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便于提早做出准备。
(3) 搭建符合项目规模和特点的 BIM 协同平台
BIM 协同平台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实现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及时、透明、方便地让各专业各职能部门掌握项目情况。平台应用无时间、地域和专业限制的,便捷的应用方式打通 BIM应用各环节。BIM 协同平台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1)图文档管理系统:建立专业之间设计图样的交流规则,实现专业之间图样交流的自动触发;建立项目设计成果自动收集子系统,形成完善的设计成果资源库,实现设计成果的共享及再利用。
2)电子签名系统:建立设计单位电子签名数据库系统,提供设计图样的单项、多项及批量签名功能;同时,实现签名后的设计成果的安全管理。
3)图样安全系统:建立图样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不同等级的图样加密解决方案,保证设计成果不被非法利用;建立项目设计成果的自动收集子系统,保证项目设计成果能及时有效地收集。
4)打印归档系统:建立单位统一的设计成果打印归档系统,提供图样拆图与打印管理功能:建立设计资源库检索子系统,提供通过条形码、图样单元信息等方式查询的图样定位查找功能。
5) 即时通信系统:建立以项目团队为基础,带有专业角色的实时通信系统。
     
(4)制定协同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数据安全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性,有时也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应建立适当的数据安全和加密措施。同时,在数据保存时也应充分应用软件的相关功能,以 Revit 为例,其文件保存设置功能强化了协同数据的安全性和文件保存管理功能:
1)保证所有 BIM 项目数据存放安全,并对其进行定期备份。
2) 各项目人员应通过受控的权限访问网络服务器上的 BIM 项目数据。
3) 设置 Revit 备份的最大数量。
4)保证Rerit“本地” 文件应每隔一定时间储存至“中心” 位置。
5)设置合理的 Revit 保存提示间隔。
6)相关模板中包含一个“启动视图”,并且这些模板应保留。如需要,可弃用或用项目相关信息替换其中的提示。在保存文件时,用户打开“启动视图” 并关闭所有其他视图,可以提高文件打开的效率。

02

项目各方的协同管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数量较多,且各自职责不同,而各自的工作内容之间却又联系紧密,故各参与方之间应有良好的协同管理。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利于各自任务内容的交接,避免不必要的工作重复或工作缺失导致的项目整体进度延误甚至工程返工。一般基于 BIM技术的各参与方协同的应用主要包括基于协同平台的信息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和会议沟通协调等内容。
(1)基于协同平台的信息管理
协同平台具有较强的模型信息存储能力,项目各参与方通过数据接口将各自的模型信息数据输入协同平台中进行集中管理,一旦某个部位发生变化,与之相关联的工程量、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工艺搭接、采购单等相关信息都自动发生变化,且在协同平台上采用短信、微信、邮件、平台通知等方式统一告知各相关参与方,他们只需重新调取模型相关信息便可轻松完成数据交互的工作。
(2) 基于协同平台的职责管理
面对工程专业复杂、体量大,专业图样数量庞大的工程,利用 BIM 技术将所有的工程相关信息集中到以模型为基础的协同平台上,依据图样如实进行精细化建模,并赋予工程管理所需的各类信息,确保出现变更后模型能及时更新。同时,为保证本工程施工过程中 BIM 的有效性,对各参与单位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职责进行划分,让每个参与者明白自己在不同阶段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完成的任务,与各参与单位进行有效配合,共同完成 BIM 的实施。
     

划分了项目各参与方的职责后,根据相应职责创建“告示板” 模式的团队协作平台,项目各参与方中的BIM 成员根据权限和组织构架加入协同平台,在平台上创建代办事项、任务,并可进行任务分配;也可对每项任务创建一个卡片,可以包括活动、附件、更新、沟通内容等信息。团队人员既可以上传各自创建的模型,也可随时浏览其他团队成员上传的模型,还能发表意见进行便捷的交流,并使用列表管理方式有序地进行模型的修改、协调。

3) 基于协同平台的流程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让每个项目参与方明确各自的计划和任务外,还应使其了解整个项目模型建立的状况、协同人员的动态、提出问题及表达建议的途径,从而使项目各参与方能够更好地安排工作,实现与其他参与方的高效对接,避免不必要的工期延误。
(4) 会议沟通协调
基于协同平台可以使各参与方能够更好地把握各自的工作任务,但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仍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沟通解决,协同平台只能解决项目 管理中的部分内容,故还需要各参与方定期组织协调会议进行直接沟通协调。协调会议由 BIM 专职负责人与项目总工程师定期召开 BIM 例会,会议将由甲方、监理方、总包方、分包方、供应商等各相关单位参加。会议将生成相应的会议纪要,并根据需要延伸出相应的图样会审、变更洽商或是深化图样等施工资料,由专人负责落实。例会上应协调以下内容:
1)进行模型交底,介绍模型的最新建立和维护情况。
2)通过模型展示,实现对各专业图样的会审,及时发现图样中的问题。
3)随着工程的进行,提前确定模型深化的需求,并进行深化模型的任务派发、模型交付以及整合工作,对深化模型进行确认后出具二维图样,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4) 结合施工需求进行技术重难点问题的 BIM 辅助解决,包括相关方案的论证、施工进度的4D模拟等,让各参与单位在会议上通过模型对项目有一个更为直观、 准确的认识,并在图样会审、深化模型交底、方案论证的过程中快速解决 工程技术重难点问题。
     

03

BIM平台软件

BIM 技术的出现是建筑行业的一次技术革新,BIM 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协同于同一个平台上,共享统一的 BIM 模型,用于项目的可视化、精细化建造。
BIM 技术应用的根本目标之一是解决工程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多参与方的信息共享问题,进而支持项目的协同工作。本章将以支持 BIM 数据集成管理和协同工作为核心功能的软件统称为 “BIM 协同平台”。
(1) BIM 协同平台的功能
为了实现各方的协作,保证各专业内和专业之间信息模型的无缝衔接和及时沟通,BIM 项目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完成。这个平台可以是专门的平台软件,也可以利用 Windows 操作系统实现。
1)云端快捷浏览。BIM 协同平台摈弃繁琐的安装过程,仅利用网页端便可实现模型的快捷查询和浏览;轻量化的模型减少了运行过程中云端的负载;利用实景点位功能,可以随时针对某构件(或构件集) 上传视频、实景链接、图片,既有利于会议演示,也方便其他项目参与方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该节点实际的施工情况。
2)共享屏幕。项目各参与方可以基于某一BIM 模型创建实时共享讨论“房间”,邀请讨论方进入“房间”进行远程实时讨论,“房间”内的参与者可以共享发起人的 BIM 模型实时视点及操作动作(共享屏幕),从而实现多人在线实时协作的高效协同。共享屏幕还可支持聊天记录历史保留及追溯,并且支持移动端实时操作。
3)智慧大屏。智慧大屏集成了众多子系统(例如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CPS 定位管理系统、料验收称重系统和物料跟踪系统、质量和安全巡检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对现场进行智慧管理。
项目指挥部以智慧大屏进行实时动态展示,并与项目搭建的 BIM 高精度模型结合应用,可对项目行便捷高效的管理。
     
4)数字物联。将第三方监控设备进行对接,把物联网与硬件集成起来,BIM 协同平台支持引入外界设备的系统功能,可查阅现场各种监控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如点云、现场监控、基坑监测等,实现数字物联。现场各种监测设备与 BIM 模型进行对应后,点击单个构件即可调取查看后台的实时检测状态和数据,所有数据可集成为数据分析图直接展示。BIM 协同平台通过设置警戒阈值可自动通过手机、电子邮件进行报警,确保现场安全。
5)建筑模型信息存储功能。建筑领域中各部门各专业设计人员协同工作的基础是建筑信息模型的共享与转换,这同时也是 BIM 技术实现的核心基础,所以基于 BIM 技术的协同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存储功能。目前,在建筑领域中,大部分建筑信息模型的存储形式仍为文件存储,这样的存储形式对于处理包含大量数据且改动频繁的建筑信息模型而言效率是十分低下的,更难以对多个项目的工程信息进行集中存储。而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以数据库存储技术的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数据库具有存储容量大、信息输入输出和查询效率高、易于共享等优点,所以协同平台采用数据库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存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6)具有图形编辑平台。在基于 BIN 技术的协同平台上,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需要对 BIM 数据库中的建筑信息横型进行编辑、转换、共享等操作,这就需要在 BIM 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图形编辑平台。因而编辑平台的构建可以对 BIM 数据库中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更直观地显示,专业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它对 BIM 数据库内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相应的操作。不仅如此,存储有整个城市的建筑信息模型的 BIM 数据库与 CIS ( Geographie Infor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交通信息等相结合,再利用图形编辑平台进行显示,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数字城市。
7) 兼容建筑专业应用软件。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涉及多专业人员的协作,例如设计阶段需要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多个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协同工作,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专业软件,例如结构性能计算软件、光照计算软件等。所以,在BI M协同平台中,需兼容建筑专业应用软件以方便各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BIM 协同平台应能将不同专业之间的BIM 原生档案进行连结或整合,以免项目中各专业之间的BIM 档案无法串联。在协同作业平台中,则可以完全整合 MieroStation 以及 Bentey 在各个行业的软件产品,同时对 AutoCAD、Revit 和其他 AEC ( Architecture、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建筑、工程和施工行业)行业的应用软件也提供良好的整合支持。这些整合允许用户在应用软件中可以存取和直接读写协同作业平台中的档案,并且可以将协同作业平台中文件属性的信息直接写入图框内容中。
8)综合管理。通过视点保存、涂鸦、漫游、共享等特性让业主的方案决策更加全面;通过对模型细节的逐一标记发起实时沟通,设计人员无时间、空间限制就可通过移动端看到消息推送,逐一对业主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回复,最终通过场景漫游完成方案确认。
9)资料管理。设计阶段的工作会产生大量的成果资料,例如施工图预算,供应商资源,人、材、机管理,安全资料(脚手架、生活区、环境保护、消防保卫、机械安全、施工用电)
等。这些资料可以通过平台的专属文档管理模块进行分类、分权限管理,形成资料归档,并且通过云端存储的方式可以避免因为人员离职变更导致资料缺失的问题,为项目全生命周期资料的保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进行资料管理时,可选取模型构件绑定相关的成本资料,例如工程量清单、合同、产值资料等:同时,模型、资料可以相互反查,简单明了。
     

10)物资管理。结合施工阶段各种管理流程中工作量及施工量的统计,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在平合上按施工进度快速提取材料采购计划。在月末对采购计划和实际用量进行对比分析,严格把控材料损耗,提高材料精细化管理水平。物资管理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供应商管理:结合各种流程管理中针对设备供应商、各分包商的信息库,对其进行存储和打分,从而便于后续的评级管理。

②工程量计算报表反查:基于 BIM 模型进行工程量的统计、反查及报表的输出,项目各参与方均以模型的工程量为标准,确保后续成本管理数据的统一性、精确性,减少反复审核的工作量。

③模型生成任意明细表:支持所有构件的任意属性统计分析,形成构件明细表,支持每项数据模型的定位、反查及 Excel 表格导出,充分发挥 BIM 模型数据丰富和准确的特点,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

11) 安全管理。通过 BIM 技术,将塔式起重机按照整个建筑的空间关系进行布置和论证,会显著提高布置的合理性。然后通过链接其他模型,例如施工道路、临时加工场地、原材料堆放场地、临时办公设施、饮水点、厕所、临时供电供水设施及线路等,结合平台相关流程模块,根据不同项目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模式定制,配合移动端随时调用相关流程进行现场安全问题管理和检查,并形成工作记录和数据,如图3-5 所示。

1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模块基于 BIM 模型与流程关联的功能特性,可以将传统的现场质量检查工作通过配套的移动端进行管理,支持与BIM模型进行联动,相关处理人员可以通过流程内容了解整改要求,如果有模型联动可以准确定位整改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施工方案交底:通过轻量化浏览进行施工场地方案交底,结合模型构件的移动、测量等操作,可以更加直观、高效地进行方案讨论,加快快策速度,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②现场问题整改:通过系统记录问题的发生情况、BIM 模型位 置定位、设置整改人、整改后拍照送审等流程,实现质量整改的进度控制,并形成后台数据,业主可根据质量问题情况对作业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

③隐蔽工程管理:施工现场各阶段竣工验收后,容易出现人员变动导致验收过程资料的遗失,BDP ( Building Data Integrate Platform,建筑数据集成平台)通过文档、BIM 模型挂接等技术手段来确保资料的保存性。尤其对于隐蔽工程的完成情况、各种重要的影像资料存底等数据,对项目竣工交付后的结算工作,以及施工单位自己内部班组的结算工作提供了 重要的依据。
13) 进度管理。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均可通过平台实现,软件可通过进度计划真实模拟施工方案,形象进度可随时记录现场人员反馈的信息,通过不同阶段的构件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实时展现工程进度,进度管理还支持模型的三维模拟,通过模型与任务的关联支持进度计划与实际计划的对比,并可对截至当天的施工状态进行不同颜色的显示,例如施工中、已完成、未施工等,方便项目各参与方进行形象进度管控。
14)条码定位。平台还提供“条码定位”功能,可一键生成二维码,实现数据的精确绑定和信息的密切关联。      
     
     
15)人员管理功能。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有多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员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 BIM 协同平台可以对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合理的权限分配,对设计流程、信息传输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高效的人员管理和协作。
①项目主页、通讯目录、工程微博、资料列表。项目主页可供实时查看项目通知,了解资料动态;通讯目录可查阅本项目相关人员的通信信息,工程微博是工程师之间互动交流的有利渠道;资料列表可供用户上传项目相关资料,并且实现了资料与资料之间、资料与模型之间的关联互通。
②工单任务、工程联系单、施工交底。项目管理过程中参与方众多,期间程序冗长、流程复杂,各参与方的工作交互、上级批改审核、项目会议交底,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工单和繁琐的资料。针对这一现状,平台采用社交式设计,所有的工单、交底以及设计协调的相关工作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用户担任不同的角色,可轻松完成汇报、审批等任务,所有流程做到了清晰明了,责任分配有据可依。基于 BIM 协同管理云平台的施工交底。
(2)BIM协同平台的选择      
     
根据应用BIM技术目标的不同,对BIM协同平台的选择和分析。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行见BIM

返回版块

9266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BIM 审图即将上线!住建部:2023年全面实现施工图数字化审查!

    来源:   住建部 2月9日,住建部官网发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就<关于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提出: 持续整治“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问题,严禁申报前增加预审、指定机构事先审查、线下预审线上补录等行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