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简阳文体中心:公园城市里的融绿与留白

简阳文体中心:公园城市里的融绿与留白

发布于:2023-09-21 14:37:21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圆满举办了跳水、柔道比赛的“东来印象”简阳文体中心项目通过塑造公园中的文体中心,让建筑与环境的绿意水乳交融。建筑造型从成都传统本土文化元素出发,功能、结构、形态三位一体,因地制宜地应用多种绿色建筑设计思考,融入绿色办大运的理念。


项目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整合了城市文化公园、体育公园、大剧院、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青少年宫和广电中心在内的多种公共服务功能,共计41万平米,提供丰富观赛空间体验的同时,让大运会的成果真正向市民开放,为赛后运营充分留白。


 

?404NF STUDIO


公园城市里的公园,回归人本尺度与目标


高速的新城开发带来成片新区复制对人感知的忽视,在什么是城市的目的与尺度、什么是人本城市的模样问题上,传统开发模式给出了“小区、建筑、广场、街道、花园、公园”等碎片化、离散的回答。“公园城市”的理念希望重新补缀起这些分散的片段,通过连续的网络体系重塑文脉特色与自然生态并重的城市形象。


 

?404NF STUDIO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的简阳文体中心是一座真正融入“公园城市”体系,整合多种空间,以人为本,为城市服务的文化体育公园。


设计延续“公园城市”的设计理念,将项目融入成都市天府绿道系统,连接沱江滨江公园和鳌山公园,结合绿道景观,满足自行车骑行需求,打造总长度达到10公里的绿道系统。园区内以步行尺度为主,设多个绿道驿站,均衡分布于慢行路径中,辐射整个园区,极大提升了园区的游览趣味性,成为吸引市民的活力核心。绿道采用夜光跑道,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节约照明用电。


 
 

?蒋人可

?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


核心和边界,无处不在生长的绿色


传统大型文体中心设计中,建筑师经常都过于关注建筑自身,而忽视了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容器的责任和义务。简阳文体中心设计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将空间更多还给市民,在各个角落都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


 我们在设计中提出“内心外环”双层公园结构的理念。建筑布局周边,留出150亩的“内心公园”。内心景观打造突显“蜀味”,纵横交错的平面肌理与运动场地相融合,显现出川西林盘的风貌神韵;开和有序的景观水体,配合以跌水、镜水等多层次的表现方式,与建筑相辅相成,呼应“川人乐水”的精神境界。建筑退让四周城市道路30~50米,构成80亩的外环公园,打造银杏长廊与健身步道空间。


 

?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

?404NF STUDIO 阡陌林盘的运动场地


通过绿化平台、架空连廊将内环外心有机联系起来,场馆之间不再是内向的孤立空间,而是与公园有了多层次的接触和交叉。错落有致的7000平米屋顶绿色平台从总图直接可达,与场地丰富的地形高差变化相互呼应,形成立体的公园景观,将场地打造为绿意蔓生的自然之所。


体量塑型空间,新城开发的变奏和张力


千城一面、高楼林立的新区开发中,我们希望打破周边方格网矩阵的平铺肌理,找到符合公园城市特征的动感变奏和全新的张力。


 

?404NF STUDIO


园区单体建筑造型“和而不同”,在包容不同场馆造型特征差异的同时,统一采用抽象自公园绿道线形的直线倒圆角造型手法。这种倒角柔边、藏笔回锋的设计思路,增强了建筑的体量感和张力效果,又与建筑提供给城市的开放空间游线完美契合。统一协调的建筑造型在纷杂的城市环境中共同发声,凝聚出周边片区的场所精神。


设计以一条架空的活力环线作为主干,串联起南北两区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各单体建筑通过半地景大台阶的方式,联系活力环平台。整体建筑造型一气呵成,打通了从活力环平台发散出去到达开放屋面、室外阳台等的连续的城市公共空间。让市民在可望、可游、易行、登高、凭记之间,感知公园城市有机生长的空间细节。


?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


活力环的下层是服务岛层,在赛时是为运动员、贵宾、组委会等服务用房,在平时可以转变为对外运营的商业场所;上层是向公众开放的活力环层,各个场馆的赛时公众入口就位于这里。


?404NF STUDIO


所有的体育场馆和训练准备场所在平时都能作为全民健身场所面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立体多首层的建筑空间设计更有利于赛后对大型公共建筑不同的功能部分进行拆解,分别独立对外运营。


 

?404NF STUDIO


文脉传承,回归蜀韵的细节营造


建筑色彩以白色为主,增加场所体量感、光影感和雕塑感的同时,让人的视觉重心更加放在公园绿意的枝影横斜与运动活力的缤纷绚丽,这是传统山水画中“留白” “藏境”的精神。


 建筑立面造型还体现着当代“川味”建筑根植非遗文化传统的智慧。“瓷胎竹编”,亦名竹丝瓷胎,源于清初,是四川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技艺。设计对传统“瓷胎竹编”的工艺进行抽象简化,生成流淌于建筑外表的参数化表皮。


 

?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


六边形孔洞大小与室内建筑功能相呼应。单个立面六边形开洞大约在1000mm左右,对采光通风要求越高的房间,其开孔也越大,对不需要采光的房间,其开孔相对也就越小,降低纯幕墙眩光影响的同时,能够提升幕墙30%-60%的遮阳性能。


 
 
 

?404NF STUDIO


结构成就建筑之美,大剧院和体育馆外围结构体系由对传统竹扇和竹灯笼的形态研究出发,对折叠的工艺进行抽象总结。整个建筑形态以剧场/比赛场地作为核心,环绕的观众厅空间通过钢梁架的韵律重复和螺旋上升的转折脊线,打造出破壳竹笋般开敞连续感受。


?404NF STUDIO

?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

 
 

?404NF STUDIO


层叠片状的音乐厅空间让人忆起川西街巷的瓦舍


为了避免空间与材料的浪费与污染,设计之初就考虑运用预制钢构件、预制看台、预制墙板等新材料新技术,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PC框架、大跨屋盖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游泳馆跳台是国内首创清水混凝土多面体一次浇筑成形,天然去雕饰。


立体绿道的构思让公园城的理念融入建筑的每个细节,多首层的设计确保各个大型场馆都能以最便捷的方式与城市发生互动,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对成都传统生活方式最诗意的继承。


 
 

?404NF STUDIO


撰文:郑勇/刘芳铄  
摄影:404NF STUDIO  

 

项目信息:  
设计地点:四川·成都·简阳  
建设单位:四川龙阳天府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7年07月-2019年12月  
建成时间:2022年  
用地面积:  241513㎡  
建筑面积:419939㎡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网架金属屋面等  
承办赛事: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柔道项目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rp. Ltd  
   
设计总负责人:郑勇  
设计副总负责人:孙浩  
建筑专业:蒋明伟 刘作卓 陈昇 陈艳妍 刘芳铄 黄亮 陈嘉乐 兰觅 梁爽 熊雪 何晓霞  李晓迪 刘宇 周骁  郝俊霞 董永鹏 周若翰  
结构专业:刘宜丰 李常虹 邢银行 车雨珂 张旭东 蒋波 刘伦 潘宇 王剑虎 陈健峰 向枢 李邈 费少沣 张弩 唐强 李士一 杨伯韬 邓彬彬  
给排水专业:石永涛 王凤 权维 蒋沂孜 徐彬铭 周羽 张红涛 陈自清 刘康康 周游 简俊金钊 左娟 姚正 冯璐瑶 陈孟 李波  
暖通专业:刘志强、李林方、陈英杰、杨玲、袁伟、彭金焘、周颖、周锐、张明宇、庞雨贝、吴萍、田丰、戎向阳  
强电:刘敏 郑祖雷 徐金栋 胡贵华 刘永浩 谢亚林 周莹 谢光泺 袁弘倩 王雨声 张雨  
弱电:邓洪 熊俊 吴勇 毛志朋  
建筑智能化专业:吴寰 补翔宇 邹旋 鲜小云 吴朵朵 余强 熊泽祝  
幕墙专业:董彪 蔡红林 王进 郑双 董兴斌 张国庆  孟晓明 陈昭焕 魏海龙 付小辉 姜雪装饰专业:张国强 涂强 王露 王思聪 何飞阳 熊力 蓝天  
景观专业:陈春旭 王坤 王曾炜 彭伟 陈祥 郝悦诗 邹威廉 翟晨羽 唐蕾 陆晶  
光彩专业: 叶东航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特色商业建筑:上海前滩太古里

上海前滩太古里 前滩太古里位于黄浦江畔新前滩总体规划的中央,上海世博会馆的南面,是首家同类零售健康中心。太古里的分层零售方法结合了亲生物设计和健康原则,占地面积达 120,000 平方米。 Taikoo Li Qiantan is the first retail wellness center of its kind,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new Qiantan Masterplan on the Huangpu River and south of the Shanghai Expo. Taikoo Li's layered approach to retail combines principles of biophilic design and wellness, spread across 120,000 square meters.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