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龄林主要特征是直径生长速生期,从高生长趋于平缓的那个临界年龄开始,一直到直径加速生长,直至直径生长趋于平缓再到开始下降的这个年龄段,这段时间就是中龄林阶段,直径生长趋于平缓再到开始下降的这个年龄就是中龄林与近熟林的临界年龄,与上面相同的是这个年龄也是个统计值,代表了在特定区域内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的绝大多数,只是普遍规律。具体情况还要结合经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中龄林是森林培育的关键时期,也到了质量选择、方向选择的关键时期,直径能否生长到位,达到相同立地条件下较高水平,是林分蓄积量能否达到最大的最关键因素。当然除了直径能否生长到该树种生命周期的最大直径以外,还有树木干形是否圆满通直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人工中龄林经营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蓄积量能否达到相同立地条件下较高水平,是人工中龄林经营的主要任务,主要通过密度调节来实现,这决定着能不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能不能达到培育与利用相结合,能不能达到森林群落演替发展过程与人们栽植幼苗时期的愿景相结合问题。
由于人工中龄林阶段是直径与蓄积量的速生期,一般来说,经营措施要针对这一目的解决因密度较大而影响直径生长的问题,这就要通过抚育间伐来实现,解决大型侧枝相互挤压、重叠、挤靠,影响到叶面积指数的问题,扩大生长空间,保证直径与蓄积量快速达到能够到达的高度。所以人工中龄林的抚育间伐通常称为生长伐。
人工林的经营比天然林简单,就是要同质化培育,同一化发展,整体达到林地高效利用的水平,这样的人工中龄林蓄积量一般来说是最大的。
而且人工林经营方面,不能轻易放弃目标,放弃初衷,不半途而废。如果人工林保存较好,有望达到预期目的着,不轻易改变方向,不轻易改变培育树种,培育措施要继续创造人工林生长环境与条件,由于适地适树等原因,人工栽植的树种生长不佳、没法挽救的,只能按照混交林采取差异化经营与管理。
遗憾的是有的地方学习近自然林经营,在好端端的人工中龄林中,故意采伐一些人工栽植的树木,促进萌生的天然树木生长,而且堂而皇之,感觉非常良好,合情合理,这是违背初衷的。一般来说,人工栽植的树种还没有得到充分表现,培育工作还在半路上,人工林生命周期还没有完成,半路上引导混交林(好多地方叫人天混),是非常荒唐的。
中龄林经营中有一点需要注意,中龄林后半段,蓄积量再要增加幅度已经没有多大空间了,紧接着就是近熟状态,那就是直径与蓄积量生长量开始下降,树木表现为大量开花结实,衰弱迹象开始出现的时候,此阶段的抚育间伐,除了继续按照促进蓄积量生长以外,还要适时考虑下一代林分的培养,那就是天然更新,要么人工更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森林培育中也是非常适用的,也就是说,开始考虑林分如何恒续持久的问题。无论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还是人工直接更新,在林分生长发育周期中,要注意时间节点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树木表现为大量开花结实,直径与蓄积年生长量开始下降等,种种生长衰弱迹象开始出现的时候。中龄林前期与幼龄林阶段,如果过分强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人工直接更新,是不遵循规律的,是不恰当的,严格的来说也属于短期行为。当然这样做的单位也不少,还振振有词,堂而皇之。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9444 条内容 · 13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松林是湖水的睫毛在我行走20多年的记忆里,叫永安湖的点位极多,而位于成都双流的永安湖却具有独特之处。老成都人知道它,一是在于那里是垂钓的好去处,2020年清理淤泥时,有人抓了4条鱼就重达200多斤。二是因为那片湖区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天然氧吧。现在的人动辄爱说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而且一说就是每立方厘米数万个。而真实情况是,一些市区公园里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能达到200个以上就不错了。永安湖有多少呢?每立方厘米1500个,应该说不低。但它最吸引我的,却是那万棵大树构成的原始松林。在城市化高速推进40多年后,还能在大平原看到保存完好的这么一大片松林,本身就是奇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人工林的经营比天然林简单,就是要同质化培育,同一化发展,整体达到林地高效利用的水平,这样的人工中龄林蓄积量一般来说是最大的。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