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上海新境地·新二绿地:唤起城市遗忘片段的新生

上海新境地·新二绿地:唤起城市遗忘片段的新生

发布于:2023-09-18 14:38:18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CreatAR  

作为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的工业遗存及与城市货运铁路长期并存的特殊空间,她在城市空间更新的意义上,是饱含城市工业记忆与未来生活因子的新型“城市触媒”。


 

城市文脉遗落的小小拼图,
缝合了社区与场所,抬升起生活与共享,
在景观、建筑与构筑的精心设计中,
一座不大的社区高地自然地融进了城市的宏大叙事之中。


在超大城市高密度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城市副中心的成形,生活与人文需求开始出现并重叠在原有工业轨迹的城市空间中,如城市的工业轨道系统,就从原有的单一路径属性变为了一种界定生活空间的边界。但随着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属性愈来愈浓厚,多功能空间交织越来越紧密,这种路径边界需要被软化或重新打通,以重建城市微观空间结构,并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营造更多活力。

上海新境地·新二绿地鸟瞰实景图   ? CreatAR

上海新境地·新二绿地的再营造,即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高境镇人民政府实施建设新二路环境整治品质提升工程,她是基于场地周边居住区密度较高的实际,为提高居民绿色感受度、提高公共绿地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应运而生的。她既是探索城市生活空间与工业遗存关系的一次实践,也是北上海城市更新语境下的绿地与城市混合空间模式的创新尝试。两年多以来,UA尤安设计组建景观、建筑、照明、施工图一体化工作营,积极投身构建城市微观空间结构、探索与实践大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空间再开发之路。

鸟瞰实景图   ? CreatAR

二层鸟瞰实景图   ? CreatAR



01  
“饱含城市记忆的城市触媒”

项目位于宝山区高境镇,地处高境路、新二路、殷高西路三条城市道路交汇处,西邻一条货运铁路,原始基地为废弃货运站,改造前作为临时的运动场地使用,但场地因为大面积硬质化而常常空置,逐渐成为被忽视的城市一角。作为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的工业遗存及与城市货运铁路长期并存的特殊空间,她在城市空间更新的意义上,是饱含城市工业记忆与未来生活因子的新型“城市触媒”。

场地分析   ? UA尤安设计

在历史空间和旧城的更新中,触媒代表着激活的意义。因就城区的发展,周边密集社区的居民,对于片区的生态绿化和休憩活动空间有了较高的期待,希望能有休憩、社交、文化交流、身体锻炼等公共场地。由此,这个被边缘化的空置地块以及独有的场地环境,拥有了被改造的可能,也开启了上海北区15分钟生活圈的实践示范之路。

 
周边居民问卷调查与用户功能分类   ? UA尤安设计

面对呈南北狭长线型且毗邻货运铁路的场地,及南北两端各有一栋需同步改造的现存建筑的实际,新的“城市触媒”激活城市空间,也为设计带来一些必要的思考:独有的场地环境,拥有哪些被改造的可能?通过何种设计手法,赋予这个特殊化边缘空置绿地新生?如何在落地实践中真正传递出“场景因时因地而独特呈现”的可广泛推广设计理念?如何真正促进公园绿地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新的“城市触媒”激活城市空间   ? UA尤安设计



02  
“公共生活空间的绿色靠枕”

遗忘空间再次活化利用的微更新,牵引形成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场地更新除了具有城市空间再激活的意义,更具有在城市漫长的更迭进程中,维持与保护都市生活界面的亲和力。现代城市绿地,不仅仅是单一的绿地,更应该是一种无隔绝的生活状态的延续。设计要充分糅合“公园+”和“+公园”的理念,增加城市休息、活动和娱乐的空间,融入周边居民的生活日常。通过功能的互补与联动,整体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建设。

设计构思   ? UA尤安设计

设计剖析用地现状,以“以小见大”为主基调,积极回应周边居民的空间诉求,开启城市绿地的复合性再开发之路。在整体策略中,为促成绿地空间与保留建筑的共生,设计以V字形抬起场地的方法,促使场地的南端成为了进入公园的“特色甬道”,场地的北端释放出“南向的草坡”,构筑绿色向两边保留建筑的无限生长,使得绿地与建筑成为连接体。

V型生长空间设计构思   ? UA尤安设计

空间动线分析   ? UA尤安设计

在V字形绿地空间内,空间呈现逻辑遵从有序到有机的发展过渡,线性的路径体验从几何空间发展到曲线空间:从南端建筑步入绿地空间,途经特色甬道进入云朵状路径的儿童乐园,再经曲线的花径,涌入场地中心的四季花园,最终到达豁然开朗的大草坪区域……整个路径丰富了人们的游憩体验,移步换景、渐入佳境。设计真实创造绿地与城市的功能混合空间,促其成为链接城市休闲绿色环路的一部分,同时也将周边地区和该地区居民未来的社区中心串联成一个巨大的绿色城市空间。

多样化功能模块   ? UA尤安设计



“公园+文化建筑”·绿地空间的起点  

更新南端建筑为承载市民文娱活动的发生器,将其视为场地入口广场与场地绿地之间的连接体,并设计底层架空空间以提供便捷游园路径。从建筑南侧的广场,人们可以沿着室外坡道到达屋顶。建筑北侧有一条连廊与绿地空间平台相连。三维立体动线和屋顶花园的打造,是建筑对大地形态的积极回应。南端建筑经过重塑、整合之后,最终与绿地空间融合为一。

建筑与公园绿地游线连成一体   ? UA尤安设计

生态建筑回应大地   ? UA尤安设计

南端文化建筑实景图   ?CreatAR

“公园+露天剧场”·绿地主入口广场作为整个绿色地带的主入口广场,设计以打造“公园+新业态”的公园城市建设典范为宗旨,运用现代、富含科技感的手法,构筑地标性绿色地带。露天大剧场营造出新一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公众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对提升区域文化、环境水平,提供了示范性积极作用。

市民剧场   ? CreatAR



“公园+都市秘林”·峡谷甬道觅林径  

为促进公园城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丰富绿地空间的游园趣味性,设计以密集的花草、林木为主要适宜性载体,通过倾斜的景观墙切割空间,为游人营造身临秘林的可感知氛围。

新一代的城市公共空间   ? CreatAR



“公园+适儿空间”·儿童林窗下游戏  

根植服务周边居住区的空间属性,为了打通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壁垒,推动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共建共享,设计积极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保障和推进户外公共空间的适儿化。花镜植物组团修饰边界,彩色塑胶地垫铺设出安全的活动空间,弹跳蹦床、多功能运动爬架等器械,让孩子们于动静之中,自在启蒙,提高身体机能。适合亲子多代互动的空间设计,有效提升儿童们对绿化空间的感受度和可及性。

云朵状路径   ? CreatAR



“公园+主题生态”·阳光草坪焕活力  

积极回应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落地实施,设计在场地北面植入大草坪,与周边的林木交融。微小的坡度,如自然之手,将自由的乐趣带给市民。人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融入到大草坪中来,打开心灵的枷锁,或追逐跑闹,或席地而坐,或静心而思,共享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成果。

沐浴阳光的南向草坡   ? CreatAR  



“公园+运动漫步”·林荫中健身舒展  

漫步健身道,游经红枫大道,感受自然的气息。同时,沿步道的地坪内设置室外音响,可播放广播和音乐。春夏奔跑在树荫下,有微风吹拂在脸上,还夹杂着喷雾系统所营造的一丝丝凉爽。跑累了就在步道边的座椅上停歇,看风景、看人群,静享慢节奏生活。健身漫步道的设计,既回应着都市人内心对自然的情感渴求,又强化了公园绿地的活动体验。

起伏的漫步体验   ? CreatAR



“公园+智慧科技”·科技运维赋服务  

区别于区域其他观赏性为主的公园绿地,设计在地性融合地区发展属性,根植高境科创小镇的发展定位,打造更多灵活的科技创意开放空间,为市民打造“科创就在身边”的多彩活动场所。绿地在总体空间和视觉上,塑造了充满现代感和未来感的全新科技场景,入口灯光剧场、建筑投影、星光灯塔等灯光展示,串联着公园各个功能主题区,打造日夜可游的现代城市绿地空间。

夜景灯光效果图   ? UA尤安设计



03  
“城市工业血管的软化剂”

在城市发展的过渡阶段,生活场域和工业场域交织共存。这就需要一个软化剂,软化和遮蔽仍在使用中的工业噪音等工业血管。考虑到狭长用地的线性条件以及货运铁路对用地长边的干扰,设计思考公园立体复合设计的可能性,在靠近铁路的一侧,设计“一座桥”,作为城市工业血管的“软化剂”,链接绿地与铁路的界面关系,有效阻隔铁路对场地的噪音、灯光等影响;同时增加了公园的使用面积,形成独有空间的复合利用,打造出乐活安逸的城市客厅。




与铁路交接界面“桥”的空间构思   ? UA尤安设计

“桥”的引入柔化生活边界,保持城市生活边界的安全性,并促其自身作为生长单元随城市的更新继续蔓延,与未来且不断变化的城市区域相互融合连通,提升城市的复合维度。在二层的“桥”上空间塑造中,设计融合线性特征的工业元素,构建立体环形跑道,设置运动休闲的功能模块,联动、补充地面空间功能的同时,将其打造成为享受城市立体空间的承载地,增加场地的多层空间体验。伫立在桥上看城市中的风景,也成为从城市视角看向绿地的别样景致,车水马龙、火车轰鸣、灯火喧嚣,好不热闹……主看台空间向内可以感知多元化游园场景,向外可以安全观赏货运火车的疾驰……

立体城市绿地   ? CreatAR

一层释放出来的“桥”下架空空间,除可高效融入文化长廊、停车空间、附属用房等服务配套功能,提供轻食、咖啡、书吧等服务,还可预留出部分空间作为社区“收纳器”。提供如艺术展览、社区活动、文创集市等临时性功能服务,促使整个场地形成互不干扰又交错对话的多维立体空间,极大突破传统绿地配套服务不足的困境。其中,文化长廊主要以动态展示形式,通过电子互动显示屏等形式展现科创高境的发展,同时结合互动灯光展现高境科创特色。

多样化配套服务   ? CreatAR

狭长的线型场地,通过立体的设计手段,被赋予三倍的空间延展。“立体的城市绿地”,向建筑的庭院、艺术回廊、屋顶花园延伸和生长,形成从公共到私属的连续性、灵活性共享空间,成为附近来自住宅区、学校、商业、办公等功能空间,不同使用人群在不同时段下休闲活动的边界拓展。

灵活性共享空间   ? CreatAR



“恢复生态系统的有机基石”  

曾经工业城区存留的印象,被赋予新的城市生命,创造了亲切自然的绿地与城市的交互空间,象征着大地重生、万物生长。在城市绿地空间的生态保护利用中,设计将原始硬质场地敲碎时形成的“大地裂开”肌理,转译为绿地广场等节点的地面更新元素,赋予新生场地场所记忆,创造亲切自然的空间氛围。而原始硬质化场地敲碎的水泥块,也化作有场所记忆的细胞单元,共生于生态铺地、地坪垫层及造型景墙。原有的100%硬质化场地变成拥有70%自然植被的景观型绿地。

大地重生   ? UA尤安设计  


在绿地空间的可呼吸、可渗透方面,公园修复了破碎地表生境,让裸露及硬化的土地重新自由呼吸。公园内草坪、植被和广场的不透水铺装比控制,有效提升了场地的渗透率,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发展机制。其中,常绿乔木隔离带,阻隔车辆噪音与尾气带来的环境干扰;活动区采用透水颗粒地垫,保证雨水的自然下渗,富余的雨水也可收集用于绿化灌溉;原有场地富余的土方用作绿化堆坡,减少土方外运消耗的同时,可结合生态截水沟高效组织雨水收集系统……

共生生态铺地、地坪垫层及造型景墙   ? UA尤安设计

为了进一步呼应场地肌理转译,设计在进入绿地的“特色甬道”立面呈现中,采用高品质流水面花岗岩,并经人工凿出自然肌理,构建绿地的自然基石,营造人们可触及的近人尺度。

流水面花岗岩   ? UA尤安设计

特色甬道立面实景图   ?CreatAR

南端建筑运用竹压混凝土形成立面肌理,将自然融入建筑表皮。新境地·新二绿地建成后,为片区提供了一个绿色呼吸空间,形成城市中的一方“森林”。人们通过小小的绿地空间感受四季交替,感知舒适宜人的微气候环境,缓解当下喧扰世界中产生的种种焦虑。

竹压混凝土工艺   ? UA尤安设计

将自然融入建筑表皮   ?CreatAR

多个植物主题空间,多彩的花径和四季的植物,与廊道、场地、建筑交相呼应,为场域增加了丰富多彩的绿色基调,为片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奠定基石。设计建构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场地生物提供生长环境,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尊重。

建构自然生态系统   ?CreatAR



构建城市微观空间结构的适宜性载体


随着城市的更新发展,城区的工业遗存最终将变革和变性,生活的边界会蔓延和覆盖到原有工业区域。上海新境地·新二绿地,作为“城市触媒”起到了激活城市空间的作用,同时她也将成为未来无数个绿色小单元之一,作为一个跳板或者一个未来链接键,跳跃和蔓延到未来的城市空间,无缝链接到城市的功能板块之中,缝合宏大的城市叙事空间。作为在高境成长的设计企业,UA尤安设计将持续关注并参与实践宝山区基层治理中的公共空间营造,坚持设计语汇下沉人民城市生活内容空间,致力于城市微观空间结构重构,高质量输出提升城市底色空间的作品。

鸟瞰实景图   ? CreatAR


     


项目名称:上海新境地?新二绿地

项目类型:城市更新

设计方:UA尤安设计?UT优塔规划?景观事业部

项目设计:2021年4月

完成年份:2023年9月

项目指导:余志峰

项目总负责人:禹超瑾

景观设计团队:郭辉、田三梅、邓佐松、黄献、何传龙、张妍、李强、刘治麟、万雨杰、史鹏、周杰斌

建筑设计团队:崔阳、陈璇、徐梅、吴向军、万雨晴、方礼凯、徐秀雯、朱德俊、孙学庆

项目地址:上海?宝山?高境

建筑面积:1206㎡

用地面积:17205㎡

摄影版权:CreatAR

灯光设计:AET以太照明

客户:高境镇人民政府│江杨实业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在超大城市高密度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城市副中心的成形,生活与人文需求开始出现并重叠在原有工业轨迹的城市空间中,如城市的工业轨道系统,就从原有的单一路径属性变为了一种界定生活空间的边界。但随着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属性愈来愈浓厚,多功能空间交织越来越紧密,这种路径边界需要被软化或重新打通,以重建城市微观空间结构,并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营造更多活力。

    2023-09-20 10:07: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成都大运村生活服务与行政保障中心

  ?  虚服摄影、成都空与间摄影有限公司   与运动场馆不同的是,大运村作为一个月的“临时”建筑,赛后改造继续由学校和市民使用。于是在立面上强调清水混凝土的水平空间,小体量感的体量穿插其中,在结构设计上以清水混凝土双层板作为可改造区域的主体结构,呼应建筑的临时性与可拆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