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公装设计 \ 7个绝美的艺术空间

7个绝美的艺术空间

发布于:2023-09-15 14:35:15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走进艺术空间



艺术,是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所有探索中,最为华丽的输出。一个人若懂得欣赏艺术,自然就会拥有审美,一座城市若能重视艺术,自然就会拥有灵魂。


如何利用原有的空间特质造就一个与摄影相关、未来将以展示新的文化为基础,同时构成集展览、收藏、研究、阅读、社教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文化集群。兼顾演播、艺术事件、展览的综合艺术空间。


本文整理了7个绝美的艺术空间,和大家一起鉴赏~

                                   




01. M2艺术中心
02.德化龙鹏艺术馆

03.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04. 砼殿

05.一滴水图书馆

06. 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07.琴台美术馆




01.

M2艺术中心

地点:杭州 / 设计:SpActrum谱观


M2艺术中心是位于杭州的一个以婚纱展示为起点的多功能艺术空间。



M2艺术中心的基本框架:步入下沉1.5米的泳池,主体空间的高度感被进一步拉伸,站在泳池尽头,遥望10米高的端部空间,抬头时瞬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神圣召唤感。



与场地之间强烈的感应使得设计师进一步明确:M2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对于这些场所力量的尊重之上,为这些潜质寻求具有空间质感的表达。







02.

德化龙鹏艺术馆

地点:福建 / 设计:闻非建筑设计


陶瓷源于泥土与水火的交融,涅槃而生。打破艺术馆的冰冷,根植泥土的信仰,与自然共生。因着这个理念,龙鹏艺术馆应时而生。



天然不规则的石头被堆叠在水中,水系围绕着空间展开,在向内的过程中给到访者在心中营造一种朝拜自然的仪式感。



通过天然手法构造的石头壁炉装置,打破了艺术空间一贯高冷的调性,把流水、石头以各自的方式串联一体,让空间在灵动中生长。




以长度200多米、高4米,厚度近1米的夯土墙贯穿整个空间,带着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以现代留白处理手法,连接着千年文明的在地符号,再塑空间崇尚自然的生命力。






03.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地点:四川 / 设计: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馆的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着眼于整个园区功能和流线的重新梳理。园区现存两条不同年代形成的轴线,已有建筑布局较为零散。



设计重新规划了整个园区的参观动线,形成从新入口广场开始,串联新馆、2号老馆、祭坛,文保中心、1号馆的逆时针参观环线,让园区重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青铜面具上极富表现力的眼睛,是三星堆最著名的文物IP。“眼睛”也作为建筑的重要概念,成为内部世界与外部遗址对话的窗口。



堆体的封闭外墙塑造了洞穴般的内部空间,仅在离地面3米高的范围内打开一道300米长的窄缝,观众从缝里进入接待区,开启探索秘境的旅程。









04.

砼殿

地点:长春/ 设计:Wutopia Lab


Wutopia Lab设计的砼殿,即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之博物馆之眼艺术宫,吉林第一个饰面清水混凝土建筑,东三省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双曲面异形薄壳大跨覆土地下建筑。



设计确立了中心是仿佛展翼的双曲面穹顶,18m×27.5m边长,16.5m为最高点的结构单元作为空间节点。



在突破地面的双曲面薄壳穹顶开设眼睛形状的天窗。把天光引导到地下来。



眼睛有着显而易见的象征意义,更可以强化天光塑造观众体验和观念。 它会帮助观众重新在人生很短的一个时间段里理解不同的时间观。







05.

一滴水图书馆

地点:惠州 / 设计:三文建筑


建筑位于广东惠州市平海镇双月湾中央公园内。是一座独立突出的“半岛形”小山。公园内的山丘形态柔和,并不奇骏,但有若干巨石,为景观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托。



图书馆造型力求具有诗意的张力:从高处俯瞰,建筑很几何化——一个正圆+一条直线。建筑主体部分平面形状为圆形,直线是室外走廊和长墙,它将人从山顶引入建筑。



图书馆整体为白色,走廊、长墙和屋顶的边缘强化了几何构成感。 建筑屋顶剖面呈碗形,阅读区的透明玻璃使屋顶具有悬浮感。 碗状的屋顶内是水池,它给予了建筑一种戏剧性——一座位于水下的图书馆。









06.

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地点:成都 / 设计: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天府艺术公园作为一种新类型的城市文化艺术空间,将公园环境与艺术场馆融为一体。天府美术馆三边环水,位于人工湖东岸的半岛之上。 



放射性的建筑平面如花瓣一般,呈现向环境打开的姿态。深远出挑的屋檐庇护其下的展厅与公共大厅,也体现四川民居的传统——通过大屋檐实现对雨水与日照的控制。



建筑临水,体现出成都文化“柔”的一面,形态打破通常美术馆白色盒子的中性与矜持,以起伏变化的屋顶覆盖室内空间:展厅平面规整,对应的屋顶部分曲率平缓,便于顶层布展使用。









07.

琴台美术馆

地点:武汉 / 设计:大舍建筑


琴台美术馆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月湖湖畔,南面隔湖相望是梅子山。为了减轻建筑体量对自然湖面的压迫,向湖的方向采用了起伏的自然地形造型。



同时将部分展览空间压入地下,既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又减小了地面建筑体量。而面对城市道路这一侧则仍以垂直的建筑立面建立了建筑的城市性。



大厅的空间和起伏的屋顶造型结合,塑造了独一无二的展览空间。当代展厅的空间采用了漫游式的展墙布局,不再是单一的观展路线,展墙既是展览的墙面也是起伏屋顶的支撑结构。





  • 哒哒哒乌云

    谢谢你的分享,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2023-09-25 17:26: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

8.01 万条内容 · 2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广州歌剧院方案——‘架空’建筑功能

? 蓝天组 注:本文转自设计时讯 广州歌剧院的方案设计即考虑了歌剧院作为广州新城市地标,也同时思考了歌剧院与新文化广场的城市策略的结合。 广州明珠   在广州地区,传统戏曲建筑是戏台,舞台呈现十字交叉状并与观众席结合在一起,在城市景观中十分容易辨识。我们的设计回到了戏台这种标志性建筑中,在简单的立方体中展示了舞台、飞塔和礼堂建筑群,并通过将建筑体从地面抬高而进一步强化这一特质。珍珠屏风不仅让人联想到该建筑高雅珍贵的文化内涵,还将其个性化地融入城市之中,从物理载体上将其与广州市珠江边联系在一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