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吱音 北京店:嵌套于老厂房内的屋中屋

吱音 北京店:嵌套于老厂房内的屋中屋

发布于:2023-09-15 14:28:15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     在自由生长出来的城市里,拥有着很多丰富 生动的空间形式和灵活多用的构件。每个人可以随意利用,不需拘束,在这些城市中的“突起物”上尽情发挥对于生活的想象力。这些创造性的人为使用,使得这些城市“突起物”的周围不再是功能单一的空间,而产生了丰富的短时存在的活动。于是此刻,有了生活,有了“家”。

?   项目地之前是在北京纺织仓库的郎园station园区内,有一排建于六十年代的连续坡屋顶砖墙的厂房。
▼项目外观
▼建筑外观近景

现代城市逐渐失去了“粗糙感”,城市界面的“突起物”慢慢减少。我们似乎逐渐失去了对于城市空间“改造利用”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的生活在高效有序的运行规则下变得整齐划一。城市中个体的生活越来越看不见了,不同个体创造的短时存在的“家”仿佛消失了。

通过建立两个相交的方形构架,并旋转45度与原始砖墙保持贴近又脱离的关系,形成一个独立嵌套的屋中屋结构。于老厂房中寻求既有的场地和新的功能、展览和售卖之间的平衡。
▼轴测图
▼首层空间
▼独立嵌套的屋中屋结构
两个新构架,一个是透明的一个是实体的,相互交错成晶体状的结构。从入口进来,先看到的是一个木头骨架和波形板组成的透明的房子。阳光从南侧的窗户进来,穿透第一个房子, 照入深处的以木板包裹的房子,让人一眼就可以感知两个构架层叠的关系。相对于边界   45度的放置,让对角线关系成为了空间的新秩序和方向,拉长了视觉和行走体验的纵深感。
我们以城市家具的形式将个体生活与城市空间结合,以满足丰富多元的生活需求。这些寄生在现代城市空间中、具有多元功能的构件,我们称之为“城市寄生家具”。通过这样的“城市寄生家具”,原本消失的生活从私密空间向城市中延展开来,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再现原本看不见的“家”。
▼透明构架和实体构架相互交错 
▼木头骨架和波形板细部 
构架由两组完全一致的柱列组成,也形成了连续的房间单元序列。每个单元是通用均质的,单元之间又是相通渗透的,为各种松散定义的活动引入灵活变化的可能性。
▼相通渗透的单元
▼开放灵活的空间
▼室内空间
原砖墙之内和新构架之外的剩余空间,有一种介于半室内半室外的场所感。从新置入的房子二楼因势随形地探出一些三角阳台、凉棚和楼梯,适应性的引入意外的空间,成为项目中有趣的元素。
▼新构架与既有砖墙间的关系
楼梯就处于一个局促的三角区中,从转角处冲出外立面顺势形成一个三角玻璃盒,表达建筑边界与内部构件之间的张力。这些离散的结构元素,在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同时又彼此分离,呈现各自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从首层望向木构架
▼楼梯
▼二层空间
▼二层房间细节
在这个室内建筑中我们尝试构造的袒露做法,表达结构本身的叙述性。从钢结构骨架、木柱框架、墙体辅助构造层到装配的材料面层,每个构件的归属是清晰可辨的。在两层之间的挑空处,从浇筑楼板的钢承板到工字钢梁,到设备管线层和天花吊顶,层层施作的构造做法叠加的痕迹像土壤分层一样。完成的构架既显示出设计过程,也显示出建造和装配过程,讲述着结构是如何被搭建出来。
▼每个构件的归属是清晰可辨的
▼结构细节
项目中使用的都是常见即用的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标准材料产品。结构标准件、型材、木头、 大理石和红砖水泥,各种材料不分贵贱、粗糙或是光滑,消除了等级差别,构造层也是完成面。通过寻找普通标准化材料的特性和组合方式,重组并置于一个立面上,每一个节点都被描述,形成了温暖舒适又轻松有趣的场景。
▼材料细节
▼构造细节
▼平面图
▼设计草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月光宝盒”: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

  ? EVI鹰视印象(谭浩贤)   设计根据当代教育与展览发展最新趋势,将整个场馆分为两大功能区:相对独立密闭的科普观摩区和开放教学区。前者主要包含观摩展厅,后者则十分灵活,没有人为定义空间性质,由后期师生根据教学需要自行重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