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土石坝的剖面和构造

土石坝的剖面和构造

发布于:2023-09-11 11:41:11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一、基本尺寸

1、坝顶高程:坝顶超高 

图片


 其中,hB——爬高, a——安全加高, e——坝前水位因风浪引起的壅高。

图片

2、坝顶宽度

取决于交通需要、构造要求和施工条件。

当坝高在30m~100m时,Bmin = 0.1;

当坝高大于100m时, Bmin 0.5 .

3、坝面坡度

取决于坝高、筑坝材料性质、运用情况、地基条件、

施工方法及坝型等因素。

(1)均质坝的上下游坡度比心墙坝的坝坡缓;

(2)粘土斜墙坝的上游坡比心墙的坝坡缓,而下游坝坡可比心墙坝陡些;

(3)土料相同时上游坡缓于下游坡;

(4)粘土均质坝的坝坡与坝高有关,坝高越大坝坡越缓;

(5)碾压式堆石坝的坝坡比土坝陡。

二、坝的内部构造

土石坝的内部构造包括: 防渗体、排水设备、反滤层和护坡。

1、防渗体:一般采用塑性、心墙和斜墙,均由渗透系数较小的粘性土料构成,其尺寸和结构需满足减小渗透量、降低浸润线和控制渗透坡降的要求。 

其种类有:粘性土心墙(图6-3)、粘性土斜墙(图6-46-5)、粘性土斜心墙(图6-6)、沥青混凝土防渗墙(6-7)

图片

6-3  粘土心墙坝(突出心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排水设备

主要作用:降低坝体浸润线,有利于下游坝坡稳定并防止土坝可能出现的渗透破坏。

型式:贴坡排水、棱体排水、褥垫排水、混合排水

1)贴坡排水(图6-8):又称表层排水。设置在下游坝坡底 部,由1~3层堆石或砌石构成,在石块与坝坡之间应设反滤层;

特点:形式简单,省料且 易于检修,可防止渗透破坏。因未伸入坝体,不能降低浸润线,且防冻性较差。

适用:中小型且下游无水 的均质坝及防渗体浸润线较低的中等高度的土坝。

图片

6-8  贴坡排水

2)棱体排水(图6-9):在下游坝脚处用块石堆成棱体,需设反滤层。

特点:可降低浸润线,防止坝坡冻胀和渗透变形,保护下游坝脚不受尾水淘刷且有支持坝体增加其稳定的作用,是一种可靠的排水型式,但石料用量大,费用高,检修困难。

适用:较高的土坝及石料较多的地区。

图片

6-9 棱体排水

3)褥垫排水(图6-10):用块石、砾石平铺在靠下游侧的坝基上,并在其周围布置反滤层而构成的水平排水体,伸入坝体长度?1/3~1/4坝底宽。

特点:下游无水时,能有效降低浸润线,有助于坝基排水,但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较差,当下游水位高于排水设备时,降低浸润线的效果明显降低,我国应用较少。

适用下游无水或水位较低的情况.

图片

4)混合式排水(图6-11):将上述几种排水混合使用。

图片

*反滤层(图6-12:设在渗透坡降较大,流速较高,土壤易于变形的渗流出口处或进入排水处.

作用:防止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

组成:二至三层粒径不同的砂、石料铺筑而成,层面与渗流方向尽量垂直,小粒径 ? 大粒径。

图片

6-12  反滤层

3、护坡:占总体造价的10%

1)上游坝坡受波浪淘刷、渗流、冰冻等破坏作用;上游护坡:砌石护坡、堆石护坡、沥青砼护坡等;

2)下游面有雨水、风、动物、根部发达的植物以及干裂等破坏。下游护坡:碎石或砾石护坡,还可采用草皮护坡。

  • 设计师0027
    设计师0027 沙发

    好资料,感谢楼主分享,学习学习

    2023-09-11 16:53: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1 万条内容 · 18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水利的小常识(五)

(十七)什么是凌汛 凌汛指冰凌阻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