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污泥处理 \ 中国ESG发展白皮书(三)

中国ESG发展白皮书(三)

发布于:2023-09-08 07:05:08 来自:环保工程/污泥处理 [复制转发]

中国ESG发展白皮书(三)

 

转型金融工具箱以对接碳中和目标

转型金融工具的设计仰赖企业碳行为相关数据,包括碳排放量、减排目标、脱碳路径、碳管理制度、绿色收入等,而数据的欠缺除了会直接影响转型金融工具箱的完备性,也会间接影响碳中和的推进。在此情况下,我国相关建设未及完善,造成转型金融工具的设计瓶颈,而这正是未来努力的方向。本篇从完备转型金融工具箱以对接碳中和目标的视角,解析气候指数这一特别的金融工具。
.气候指数的理念

气候指数是指数类金融产品,聚焦于气候变化的风险、机遇和碳中和目标的衔接性三方面,形成了三代气候指数的关注点,它们分别以降低气候风险、提高气候机遇及符合碳中和目标作为具体目标。

气候指数有股权类和债券类,但无论资产类别,它们会以某个宽基的母指数为基础,通过ESG投资策略,选出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成份股。

对于已历经三代变革的气候指数,国际上常以v1、v2、v3称之,而标普、富时罗素、明晟、势拓等国际知名的指数公司对各代气候指数都有所编制。本篇借用明晟来说明指数方法学。

二. 第一代降低气候风险v1

以降低气候风险为目标,以碳排放风险为重点关注,故v1指数主要采用ESG投资策略中的负面剔除法,排除碳排放量高、化石燃料储量高的行业或企业。在剔除法以外,v1气候指数也可采用较温和的敞口优化法,通过降低高碳密度企业的敞口及提高低碳密度企业的敞口来降低指数的整体碳足迹。在数据需求及披露要求方面,v1指数的数据需求落在企业范围1、2及3的碳排放及化石燃料储量上,披露重点亦在此,包括相对于母指数而降低的碳足迹或碳强度。国内,随着碳中和话题的崛起,v1气候指数也现身于市场,“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即为其一。该指数涵盖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两大领域,深度低碳的是“纯绿”活动,其目前碳排放量接近于零,经由一些减排努力后可降为零。高碳减排的是“棕色”活动,其目前碳排放量虽高,但有科学零碳转型路径,经由低碳转型努力后可逐渐成为零碳排放活动。从编制说明看,该指数以一个碳减排评分模型来挑选指数成份股,故其目标应该在于降低碳中和过程中的碳风险。但因碳风险主要来自于棕色活动,故同时纳入了纯绿和转型两类活动。对照于先前国内仅以纯绿活动形成的碳中和指数,这只指数连上了低碳转型概念,反映国内在理解碳中和概念上的进步。
.第二代捕捉气候机遇v2

以捕捉气候机遇为目标,涉及识别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机遇领域,选出解决方案提供者作为指数的被投资方。在编制方法上,v2指数采用ESG投资策略中的可持续主题法,从各领域中挑出优质公司。数据需求及披露要求方面,由于v2指数重点挑选对环境可持续主题有积极影响的企业,故明晟通过可持续影响力指标体系的框架来收集数据,从而形成其专有的可持续企业数据库,作为指数成份股的备选池。不过,编制“可持续企业”数据库并非易事。v1和v2的基础上,市场上又出现了v1+v2型气候指数,目标在于同时降低气候风险和捕捉气候机遇。v1+v2型的编制方法采用ESG投资策略中的ESG整合法,将ESG因素以系统性方式纳入投资流程。明晟的v1+v2指数以“气候变化”为名,通过ESG整合法来调整成份股权重,依据低碳转型经济下的企业前景与碳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或降低企业敞口。
.第三代对接碳中和目标v3

以降低气候风险和捕捉气候机遇为目标,因指数组合的脱碳轨迹必须符合一个当地公认的温控目标,其中尤以《巴黎协定》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为最普遍公认的目标。v3的要求较v1+v2更高,特别是,将1.5度温控目标转化为对v3指数组合脱碳轨迹的约束,譬如欧盟《气候基准条例》(EU Benchmarks Regulation)对这类指数在年度脱碳率、十年脱碳率、纳入高度应对气候变化行业等方面所做的限制。为了将资金导入低碳和有气候防御性的经济体,《欧盟基准条例》指定了两个气候基准。当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完全符合《巴黎协定》的1.5度温控目标时,适用巴黎协定基准(Parisaligned Benchmark, PAB)。当投资组合中的资产符合脱碳策略时,则适用气候转型基准(Climate Transition Benchmark, CTB)。v3需要的数据自然更多,包括能评估企业脱碳轨迹、情景符合性等方面的数据,以表明与1.5度温控目标的符合性。气候指数从v1演进到v3,所需数据日益增多。首先,v1指数需要能评估企业气候风险的数据,包括企业范围1、2及3的碳排放、化石燃料储量等。v2指数需要绿色企业的数据,这包括界定绿色产业领域、识别企业的绿色活动及项目、捕捉企业的绿色营业收入及比重等。v1+v2指数除了以上数据外,还需要前瞻性数据,包括企业的碳减排目标、战略规划、绿色资本支出、绿色运营支出、治理结构和政策、项目和方案、绩效指标等,从而评估企业的转型风险管理能力。v3指数更进一步,需要能评估企业脱碳轨迹及情景符合性的数据,以理解其未来的脱碳路径是否符合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披露方面,PAB及CTB必须达到欧盟《气候基准条例》的最低要求,有些以v3指数制成的公募基金或ETF还会特别发布气候评估报告,将碳指标、气候情景拟合度、转型风险分析、物理风险分析等汇整后披露,供投资人参考。
.气候指数的转型特质考虑

气候指数是否有转型特质以及是否为转型金融工具需考虑投资标的是否符合转型定义。

§ v1以剔除法排除了高碳行业和个股,如果它投资的是已不需再转型的绿色活动,则不属于转型金融工具。

§ v2特别针对某些可持续主题,如果其投资标的纳入了目前并未净零但有零碳路径的转型活动时,则有助于社会经济推进碳中和,故属于转型金融工具。

§ v1+v2固然通过低碳转型评估等方式将转型活动纳入,但并未对转型雄心做要求,从而未必符合转型条件。

§ v3特别纳入了高碳活动,PAB及CTB更通过年度脱碳率要求来确保转型雄心,更有明确的脱碳绩效要求,故符合转型金融工具的标准。

事实上,各代指数中除了v3是明确以转型金融为出发点外,其他几代难以从表面判断是否符合转型要求。如要评估,则可依据官方对转型活动的界定来进行判断。
.国内气候指数:亟需对接碳中和目标

截至2022年年中,国内市场上符合气候指数最低界定的有18只,分别以绿色、低碳、碳中和、气候投融资等为名。从指数的关切点看,18只中有3只v1,14只v2,1只v1+v2;而v3从缺。

§ 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前,企业碳排放并非投资界的关注重点。

§ 国内环境信息披露不足,数据贫乏阻碍了v1的编制。

§ 投资界热衷于掌握机遇,特别是可能带来的超额收益。

§ 国内同时覆盖绿色和转型企业的数据库从缺。

§ 数据不足限制了气候指数对ESG投资策略的使用,限制了转型风险评估模型的设计。

§ 市场对“碳中和指数”的认知有待改善,相关数据薄弱而有待优化。

§ 指数没有进行绩效披露,未能表明相对于市场基准,各指数对其所设目标的进展情况,投资人无从评判各指数的具体表现。


.进一步完备转型金融工具

以国内现有的转型金融工具看,债权类工具多,股权类工具少,保险类工具从缺,由此可见目前工具箱内容并不完备,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应该发展专门支持转型活动的股权投资基金和并购基金、夹层基金,鼓励PE、VC投资机构参与转型金融活动,以发挥股票市场支持转型的作用。政府背景的担保基金更应积极开发支持转型活动的担保产品,为符合条件者提供风险分担机制,以降低其融资成本。在此,基于国内产业结构特质开发能与碳中和目标对接的气候指数基金类产品,更值得尝试。
八、中国市场 ESG 基金背后的数据和评级分析
中国市场主要ESG评级结果之间缺乏关联性,资管机构面对的企业ESG评级及分析状况非常复杂。
1.当前ESG评级和数据问题及成因

2021年9月,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了一份基于58家评级机构及数据提供商的咨询报告,旨在评估全球ESG评级及数据供应商状况。报告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揭示了目前全球ESG发展在数据和评级上的挑战: 

§ ESG定义不明确不统一。

§ 评级或数据产品所依据的方法缺乏透明度。

§ ESG 评级和数据产品在行业内存在广泛分歧,所提供的产品覆盖面并不均衡。

§ 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与公司之间存在可能的利益冲突,并且该冲突缺乏监管。

§ 与公司的沟通能力被认为是确保ESG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方式。

单纯依赖ESG评级机构和数据供应商的产品存在很大的风险。从ESG发展的地域性来看,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地区,ESG数据可得性在全球ESG评级和数据行业中处于低位,而基于此开发的评级和数据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加之评级和数据提供过程透明度低,导致ESG评级和数据缺乏关联性,造成当前中国市场ESG评级状况复杂,使用相关结果非常具有挑战性:(1. 数据搜集方式不同。对于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来说,在搜集公司ESG信息方式上,没有“标 准”的市场实践,会造成市场中不同的ESG数据搜集方式,不同的ESG权重。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的业务模式和专有方法各有不同, 机构与公司互动的性质和频率也有所不同。(2. 初始数据处理方式不同。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仍然缺乏透明度和披露,因此每个评级机构在初始数据处理上都需要做权衡和处理,鉴于不同的机构处理能力和方式不一样,结果之间存在差距难以避免。(3. 评价方式不同。即使各个评级机构同时评估一个特定指标,但其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机构对同一指标可能存在不同的定义,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4. 定性信息的量化方式不同。ESG具体评估过程中,评级机构需要对主观或定性信息进行量化,由于过程并没有统一的方式,因此各个机构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一样的问题。
2.资管机构如何应对挑战,更好使用当前ESG评级和数据

资产管理人如何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投资信号的建议:(1. 鉴于目前中国市场ESG数据的质量以及评级机构在ESG评估中缺乏相关性,资管机构及基金经理需要向评级公司要求获得用来制定总体ESG分数的基础数据。(2.基金经理在进行选股和投资方法构建时要避免仅仅依赖评级机构给出的公司总体ESG分数,并且需要构建评价体系和模型来处理原始数据。资管机构要自行评估基础ESG数据点,并且要特别注意融合基金经理自身认为重要的因子,以及对于实质性ESG要素的观点。(3. 基金经理应该要了解各评级机构在给出ESG评级时对定性信息的概述/报告,掌握基础的还未被量化处理的定性信息。(4. 鉴于可能的利益冲突,基金经理需要留意对ESG评级的使用,并且开发符合自身投资哲学和价值排序的ESG投资框架。5. 由于中国市场ESG数据可得性差和评级历史短,因此根据全球市场的状况来推测评级机构在中国市场开展ESG评级状况如何是非常困难的。  总的来说,中国市场ESG数据和评级历史都还有限,从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的ESG发展状况来看,资管机构本身对于ESG投资的发 展也在愈发复杂和成熟,因此即使欧美市场出现更多的ESG数据提供方、评级机构,一个大的趋势并不是资管机构向评级机构ESG评级结果靠拢,而是向基础数据靠拢,这些基础数据和指标越来愈细越来越丰富。越是大的、复杂的资管机构和投资人,对于基本数据和指标的需求越多,对整体评级结果的依赖越小。

来源:《中国ESG发展白皮书》--财新智库、中国ESG30人论坛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的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使用。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涉及图片、文字、字体等作品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处理。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污泥处理

返回版块

2.67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ESG发展白皮书(二)

中国ESG发展白皮书(二)  2022年中国ESG政策发展回顾及2023年展望 尽管疫情防控、宏观经济、国际局势等因素对ESG投资和绿色金融的发展造成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中长期趋势不变,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仍是中国ESG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一.标准体系 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发布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标准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要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建立健全一套严格、明确、细致、可操作的标准。并提出了多项对标准制定的具体要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