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公装设计 \ 2025大阪世博会总体规划及9大展馆方案抢先看!

2025大阪世博会总体规划及9大展馆方案抢先看!

发布于:2023-08-28 15:13:28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0   1

 世博会总体规划 

设计:藤本壮介



在 2025 年大阪世博会总体规划中,藤本壮介与 Tohata Architects & Engineers 和 Azusa Sekkei 共同提出了一个占地 60000 平方米的木材绿色屋顶结构。该设计直径约 700 米,展现了日本传统的木质结构,将作为场馆的主要环形通道,从高处俯瞰风景,同时保护游客免受雨淋和日晒。



在屋顶上,游客可以向上攀爬,体验类似银行的升降地面,欣赏头顶的天空,感受完全沉浸在环境中的感觉。藤本壮介:“由于设计地点位于大阪湾中部,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到纯净的天空。”



02

 中国馆 

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以“中华书简”为灵感。建筑外观为竹黄色,融合了竹子、汉字、书卷三个主要元素,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竹子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元素,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当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真草隶篆,都 在向世界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丰富信息和独特魅力。书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 想宝库,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


 
 


中国馆内部延续书简长卷的主题立意,并将其与现代展览建筑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的展示空间犹如文明演进,从历史走向未来。封闭的无柱展厅与自然采光空间巧妙结合,虚实相生,既便于布展,又在观览中营造人与自然互动的美妙感受,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03

  捷克馆  

设计:Apropos Architects

 


捷克馆被称为 "雕塑的活力",采用了动态玻璃螺旋结构,通过连续的运动促进了参观者的身体活动。贯穿室内的人造光给这个结构带来了细腻的光芒,使它从外面看去熠熠生辉。  

 
 


设计团队制作了一个无障碍坡道,该坡道可作为展览空间,围绕着概念性的中心部分螺旋式上升。


 


这个多功能礼堂的内部直径为15.5米,高度达到12米。坡道的螺旋运动反映在舞台内参观者座位的摆放上,创造出一种 "礼堂内的礼堂 "的感觉。


 


展览空间占地约400平方米,坡道的宽度在2至7米之间。在顶部,坡道的尽头是一个设有餐厅和酒吧的露台。在那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大海的全景,以及通过玻璃天窗进入礼堂的景色。




04

 德国馆 

设计:LAVA – Visionary Architecture Laboratory


 


“Wa! Germany”是德国馆的主题,该主题在日语中有几个积极的含义:“Wa” 一方面意味着“圆”;另一方面,这个词还代表“和谐”,代表循环经济下自然和技术的和谐共存的目标。最后,“Wa” 也代表着惊叹声“Wow!”,这也是该馆在世博会上应该引起的热情反应。


 


由圆柱形建筑组成的群体相互交融,提供了展示和餐饮区域,并带有一个可供人们漫步和探索的自由绿色公园。在室外区域,还设有馆内的活动舞台。


 


参观者将进行一次情感和多感官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他们将了解循环社会的未来愿景。


 


05

 荷兰馆 

设计:RAU Architects



一轮人造太阳,从水面冉冉升起。这不是自然奇观,而是荷兰馆最近发布的展馆酷炫造型。它结合了太阳与水的意象,与世博主题“设计充满生命光辉的未来社会”遥相呼应。



眼前的太阳,不仅照耀了来来往往的行人,更传递着“共创新曙光”   的理念。



荷兰馆看似简单,却是集大家之长,由建筑事务所 RAU、体验设计工作室 Tellart、工程咨询公司 DGMR 和总部位于大阪的建筑公司 Asanuma共同完成。

展馆从水中提取氢,将其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技术,降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也寓意着在不久的未来,人人都可以获得清洁、无限的能源,这是一个新的黎明。




06

 瑞士馆 

设计:Manuel Herz 、Bellprat Partner


 


瑞士馆将重点关注“生命”、“地球”和“人工智能”三个领域,力求建立一套生态高效的运作系统。 在展馆的五个球体中,参观者体验瑞士的创新是如何从大自然的养分中创造出来的,以及瑞士的人文传统和一点魔力。他们可以帮助自己塑造和探索展览,并最终以植物种子的形式将瑞士的创新力量带到世界各地。


 


球形体块的铝箔外壳内部由轻质结构提供支撑,世博会后铝箔还可回收利用并制成其他家具。

 

 
 


屋顶还设置有一间露天休闲酒吧,头顶开设圆形大天窗,独具特色。


 
 



07

 波兰馆 

设计:Alicja Kubicka、Borja Martinez

波兰这次策划了一座主要由建筑垃圾制成立面的独特展馆,粗犷的外形旨在传达环保意识,刺激人们不断探寻环境破坏的解决方法,呼应“拯救生命”的会展理念。


 


山体般的建筑大空间由颜色丰富的回收建材立面和简洁的单色人行天桥及小立方块共同组成,两者形成鲜明对照。


 


展馆将从拆除建筑物、废料场或回收仓库中获取立面材料,其组成可能是混凝土预制构件、玻璃、铝废料压缩块、电子垃圾或车身部件。


 



08

 卢森堡馆 

设计:RAU Architects


卢森堡馆同样以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为设计主题,以交流-多元-渗透边界的概念带领参观者感受多样化的人文体验。



 

巨大的拉伸帆布屋顶将游客聚集于此参观展区,促进交流。屋顶下设置有大小不一的景观庭院,与展区交错分布,给游客留出驻足休憩的场所

展馆选用轻巧且易拆卸的结构建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标准组件,方便后期再利用。

 



09

 巴西馆 

设计:Studio MK27


巴西馆设计团队在这次会展中采用了“蒸汽云(Rios Voadores)”作为主题,以揭示巴西最宝贵的资源—亚马逊雨林在缓解世界气候方面的重要性。


 


屋顶内部设有人造水面,通过“蒸汽云”营造雾气效果。走过深邃的通道,给人一种水雾萦绕的感觉,如梦如幻。


 


展馆的顶部,则是一段流动的曲线,四周是金属幕布,形成半透明屏障。建筑一角掀起的幕布,成为展馆的入口。




 

10

 日本馆 

设计:坂茂


近日,日本建筑师坂茂分享了他为 2025 年大阪世博会设计的展馆,这是一个起伏的展馆,将由纸管、竹子和碳纤维增强塑料建造而成。



海洋圆顶展馆呈蜿蜒曲折的形状,中央是一个大圆顶展馆,两侧是两个较小的圆顶。它将位于 2025 年世博会举办地大阪梦岛的填海土地上。  


三重圆顶将使用三种材料建造,包括坂茂之前用于为地震灾民建造避难所的纸管系统,以及日本的一家茅草屋顶餐厅。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

8 万条内容 · 2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沉浸于自然、隐没于环境 - 林海间

         PLAT ASIA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