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融合与新生
总体规划思路的来源
我们认为, 社区的内核是市民 ,一个社区我们可能要住上六七十年,这种形态在城市中也最普遍,设计师更需要从城市的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属性出发。混合与混杂之中的那部分公共属性的弹性与释放尤为重要。这里面民生的东西要更多,而 民生意愿也需要在空间之中缓缓地释放出来一些 ,这样才有可能取得一种人与城市之间的平衡,这个城市才会是市民的。
→中国式社区的发展特征分析
→黄浦区老城厢的城市与市民风貌
项目地处上海内环的西藏南路,这块地属于原来江南造船厂,虽然它在黄浦江边上,但在中国城市的开发过程中,周边实际上是属于城市边缘用地。大地块整体呈现的是老上海的“街坊”格局,街坊里面又被切成了无数个小地块,我们能看到在不同时期开发的各种各样的房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无序而杂乱”的状态。
→璟湾社区与城市环境的鸟瞰实景
02> 围墙"内外"
整体布局与空间关系衔接
这里正对着地铁出口,出口正对着地块的一个围墙。在这里我们就是要 重新认知已经存在的城市围墙和周边的状态 ,然后才是如何向外延伸的问题。
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在密度很高的地块内把住宅的量做出来:设计很快确定的就是一种 “围合形态” ,围合的中心会有一个 院落空间和公共花园 ;第二要做到 “板点结合” ,顺延城市道路展开一个立体的城市院子。
→前期方案体量研究过程
→最终方案总平面
中国园林那种高低错落的感觉,就是我们说到的 “围合” ,就是用建筑塑就一种空间中的起承转合。园林形态里最有意思的就是高低错落、俯仰生姿。横竖俯仰之间勾勒出整个城市社区的整体空间状态。
该遮蔽的遮蔽,该开放就开放, 在私密与公共之间不仅仅需要焦点 , 也需要更多的活力点位 。中央位置未来可能是一个公共图书馆或者社区食堂,它是整个社区中的一个聚焦点,就是要它在整个院落空间平铺直叙的状态中跳跃出来。
→整体功能布局分析
→通过城市院子的开合布局
激活社区空间的活力
这个社区里,在底盘之上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完全倒置的图底关系。 先做空间,再做房子 ,想要实现的是一种不对称的空间构成关系,多处是半透明的空间属性, 在城市混杂状态的里回应一种有机空间的活力感 。
→城市院子围合的内向公共空间
→房子围合的更大尺度的院落空间
这边是社区在城市界面的主入口,一个架空层的盒子放置在入口处,这个入口有两个标识性的对景关系。架空层的盒子空间在城市与社区之间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连续性。
建筑可以是有呼吸的 ,这里的“墙”变成了一个可呼吸的墙,这样的一个接口也满足了社区中心的一个院落状态。以此为题,内院要实现一个空间完整性的合理尺度表达,鼓励庭院空间中的人性尺度。 这样外围的连接与内院的尺度之间也可以达成一种和解 。
→生活场景与归家动线解析
→可呼吸的墙围合的城市院子
03> 积木与盒子
保障不同类型需求的定制户型
在高密的城市与社区状态之下,设计的原则是要做到 建筑之间“疏离”,同时又要实现空间层面的“紧密联系” 。
高层住区要面向黄浦江的一线景观,低层住区面向社区院落空间,我们大概做了七个户型的标准版块,运用 积木穿插 的手法形成整体意义上的生活空间。
→功能布局与户型研究
→板点结合的住宅立面推演与实景对比
建筑的原型也是盒子,运用这种高低错落的手法,一面空间给与城市,一面空间还于生活,社区内院和城市外院结合城市地铁的公共交通属性,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个可呼吸的城市院落空间。
→不同类型的租赁住宅实景
→建筑形象与建筑立面实景
该项目荣获 第十二届上海市优秀住宅最佳规划建筑及最佳户型设计奖项 ,取得行业认可。
上海滨江璟湾社区
建设单位: 上海地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地铁站旁
建筑面积: 74,454㎡
容积率:3.7
建筑设计: 致逸设计
建筑设计团队: 李逸舒、周毅君、李国亮、高心娴、曾燕、黄小翠、黄可、顾云
景观设计: 上海朗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 上海乐尚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 绿勀照明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上海凯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 真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