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们利用设计图纸进行翻模,在BIM软件中,可以很轻松的执行碰撞检测、管线综合、工程量统计、方案比选、净高分析等应用。后来,我们发现翻模有一个很致命的弊端,翻模很容易导致图纸与模型不一致。
这也是很多施工单位,不用设计模型,而选择自己重新建模的原因之一。
BIM正向设计恰好能避免这个弊端。
BIM正向设计从概念阶段开始,就利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一直到项目交付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图、施工图、深化设计图等都是通过模型导出,图纸是模型的结果,二者传递着同样的设计信息,模型的任一变动,会使得图纸跟着改变,具有极大的信息联动优势,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同源,图模一体”。
BIM正向设计与翻模最大的区别就是:BIM正向设计一定是从BIM模型中导出图纸的。
目前,国内仅有广州优比、华阳国际进行了BIM正向设计的尝试。尽管BIM正向设计在实践中,在深化设计、方案模拟、工程算量、造价分析、模型出图、数字化交付等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但是,由于国内设计习惯的原因,BIM正向设计一直不被设计院所看好和接受。缺乏本地化标准和软件,也在制约着BIM正向设计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BIM翻模作为CAD二维设计的辅助性工具,现阶段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正如当年,我们觉得载人航天是天方夜谭,我认为BIM正向设计未来必将会成为工程设计行业的主流。
二、施工觉得做BIM会亏本,无法创造效益?
投入BIM,能产生多少效益? 这是设计院、施工单位以及每一个应用BIM的企业和单位都会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国内BIM的应用情况来看,BIM在大部分项目中,收益都只能大致持平投入,有些项目甚至处于亏损状态。BIM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使得部门尝试应用BIM的企业,都退回到传统的设计道路上。
就BIM的投资回报率来说,无论是设计企业还是施工企业,如果BIM的应用率能超过30%,那么投资回报率一定是正的;如果BIM的应用率低于15%,那么投资方很大程度上会处于亏损。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有多少项目BIM应用率能超过30%?目前来看,国内BIM应用现状,大多停留在碰撞检查、管线综合优化、进度管理等设计或施工的初级应用点上。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跨度上来看,应用率超过30%的很少。
与其他信息技术应用一样,效益是BIM应用绕不开的话题。理论上讲,BIM应用肯定能够为工程项目带来经济效益。 但在实际过程中,这种效益往往不明显,甚至说不清楚。
特别是,有的项目为了参加BIM大赛,不考虑能否带来效益,所有的应用点都要做一遍,甚至还用上3D扫描仪、无人机、3D打印等价格昂贵的设备。 相应地,人力投入、时间投入也很大,如果真正去认真核算,很大程度上,既没有经济效益,还代价不菲。
为了取得经济效益,必须对BIM应用进行周密的策划,必须针对实际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可做可不做的应用点坚决不做。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刚刚开始BIM应用,不可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这时候,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相当于一边应用,一边学习。如果不能取得经济效益,可以权当做交了学费。
如果经过一两个工程完成学习期之后,还是不能取得经济效益,这样的BIM应用显然是有问题的,应该受到质疑。但是,施工单位将BIM应用作为和工程项目一样的收入源同样是不合理的。
打个比方,花钱买个手机,能要求所花的钱像资本一样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吗?显然不能。可是,手机的确值得买,因为它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甚至它给使用者带来的及时信息能够规避重大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BIM应用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管理,降低工程项目风险,这不是经济效益所能涵盖的。
如本文开始所述,BIM应用还可以给企业带来品牌效益,可以总称这些效益为综合效益。
考虑到施工企业BIM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随之提高,本身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BIM应用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综上,从全面的、发展的、关联的角度看,目前施工企业BIM应用中出现的“BIM只能用于展示”“BIM只对大型复杂工程有用”“BIM应用只要用现有软件就够了”“BIM人才太昂贵”“BIM应用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等现有说法都不应成为拒绝利用BIM技术的理由,相信,再经过20年,施工企业BIM应用将不断深入发展,最终将像CAD技术一样,BIM技术会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基石。
因此,设计和施工企业想要利用BIM创造效益,必须要制定合理的项目BIM实施方案,实现BIM设计施工一体化,提高BIM的复用价值。
BIM发展不起来,除了上面说的原因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实现标准化,部品部件非标准化、工艺做法非标准化,这导致很多的工作都要依赖人工。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施工BIM应用
返回版块4902 条内容 · 280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