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关于水利的小常识(二)

关于水利的小常识(二)

发布于:2023-08-23 17:13:23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五) 洲汀沚,分清楚


《尔雅.释水第十二.水中》有云:“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同渚),小陼曰沚,小沚曰坻。”

洲岛(如江心洲)是相对较大的水中陆地,洲沚是小块的水中陆地了,都是相对游离于陆地之外的。

汀指的是水边平地,往往是与岸边相接的。另外园林中常说的汀步则是设置在水上的步石,指在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显得质朴自然,别有情趣。



(六) 矶圩堰,碎碎念


矶指的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长江上比较有名的有南京燕子矶、马鞍山采石矶,一般地势陡峭,要小心坠落,毕竟江水浩荡,李白醉酒捞月的传说也只是传说而已。

圩指的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平原圩区土地肥沃,但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需严防内涝。

堰指的是挡水的堤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的都江堰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今天仍在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城市里常可见的是溢流堰,顶部过水形成景观。围堰则是指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七)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水土流失又称土壤侵蚀,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还会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 节制闸,让水有节制


所谓“节制”,指限制而不使过度。节制闸用于控制过闸流量、调节闸前水位。水无常形,有时因势利导,有时逆势而为。汛期,秦淮河上游涨水,节制闸开闸泄洪放水;下游涨潮,关闸防止倒灌;非汛期,通过节制闸调节水位,不仅保证秦淮河腹地的工农业用水和航运畅通,还能美化环境景观。

武定门节制闸于1960年建成,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廷宝教授指导设计,是当时南京地区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整修过后的新闸,现代感的外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工程调度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在防洪减灾、抗旱灌溉、水环境改善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着巨大的工程效益。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2 万条内容 · 18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水利的小常识(三)

(九)防洪标准 我们常听到100年一遇洪水,或者防洪标准是100年一遇,是不是100年后才会发生,或者100年内最多发生一次呢?好多人有类似的困惑,甚至认为这一生都发生不了,标准太高了吧!其实并非如此。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