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需要40人连续工作15天才能完成的生产任务,现在只需要8天。”12月15日,中冶建工重庆建筑公司装配式钢结构加工基地大工长、高级工程师杨诚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工厂造、现场装”的建筑施工新理念,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了制造业工人提档升“技”。
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将令“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成为现实,这不仅让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新变化,也促使相关从业人员实现由“工”到“匠”的蝶变。
“以前我们生产一些形状较为复杂的预制构件主要靠想象力,现在有了立体模型,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在杨诚看来,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让构件生产与信息化进行深度融合,一方面对加工厂工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化抽象为具象。
杨诚举例说,一根重约50吨、高约40米的钢结构立柱,通常由A柱、H柱、箱型柱等组合而成,在以前,设计团队将各个构成部分以平面形式设计出来后,生产车间只能按照图纸进行单一的流水线作业,若其中某一岗位的工人缺乏空间想象力,不能按要求完成加工任务,后续生产也将无法进行。而现在设计阶段就已经造出来一根立柱,各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显现参数、形状,让生产实现可视化,各工种也可以同时作业。
“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的定义已经扩展到装备式建筑的全生产建造链条,而非单一的施工现场安装员。”杨诚认为,通过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的工作贯穿了模型设计、预制构件生产和落地安装的“全过程”,同时各环节直接的联系也愈发密切。
“别看生产构件时,只需要照着模型加工,但前提是能对数字模型进行二次消化,还要能操作智能化生产、检测设备,构件出厂后,某些关键工序还需要与现场安装人员进行对接,甚至直接进驻工地。”该加工基地的多名工人向记者表示,他们既是制造业工人,也是建筑业工人,还是数字化产业工人,这就要求他们往“一专多能”的方向转型。
对此,苏川坦言,由于重庆的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较为紧缺,一些时候,现场装配也需要设计员、工厂工人配合完成。
“这是我接触的第三个装配式建筑工地,但和之前相比,现在这个项目的装配难度更大、要求也更高了。”今年35岁的杜小将是前述档案馆项目的一名吊装工,在他眼中,装配式建筑流行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让建筑工人从做“体力活”变成了干“技术活”。
杜小将说,前两个工地只是一些外墙和楼梯采取装配式施工,构件到场后,大多时间还是靠人力装配,现在吊装成了装配的核心环节,数吨重的构件全靠机械完成吊装、调平、校正等工作。
“新建造技术不仅让我告别了吃‘力气饭’,学到了新知识,也让我以后有了更多择业选择。”杜小将表示,因为他有开吊车的经验,今年7月进入工地后,经过“老带新”及常规培训很快就能独立上岗。同时,在标准化作业模式下,他与工地的设计员、测量工、水电工等多个工种密切配合,在频繁的交流中,他也学到了其他岗位的部分技能。
如今,杜小将不仅承担了吊装的工作任务,还会协助项目管理人员编制预制构件现场安装方案和协调构件现场堆放等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流行,80%的建造任务在工厂就完成了,现场工人们只需根据数字编排,像搭积木一般进行操作即可,并且为保证施工安全,项目只在白天施工,工人们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收入反而因工效快增加了。
“在建筑行业,工人老龄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像放线工、木工、钢筋工这种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技术工种,更是稀缺。但新技术学习没有传统建筑方式那么枯燥,机灵好学的很快就能上手。”苏川说,在装配式建筑工地,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2911 条内容 · 53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