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今西安)是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都城,要把关东的物资运到长安,黄河漕运三门峡段是古代东西漕粮转输必经的要道,陕州也因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漕粮转输中心和漕运航道治理中心。因此,三门峡黄河漕运在中国古代漕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水上通道,而且对当时封建社会经济和统治地位的基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门峡至孟津段黄河,河道长150公里左右,穿行于中条山与崤山、太行山与熊耳山之间,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落差200多米,是黄河最后一段峡谷,也是黄河最为险峻的一段。在三门峡大坝修建以前,三门天险数千年来水势险恶、行船危难,令人望而却步。《陕州志》中记载说:“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罕得脱。”水路难走,奈何陆路运输受运输工具及崤函古道艰险难行的制约,运输量小反而成本更高。因此,自汉代以来,三门峡漕运和栈道修建的必要性由此体现,历代黄河漕运治理均围绕三门天险展开,黄河漕运也就成为黄河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漕运修缮史是一部古代王朝的兴衰史
三门峡黄河漕运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对于三门峡黄河漕运用与弃用的过程,与古代王朝的兴衰与发展紧密相连。“漕运通则京师盛,漕运衰则京师乱”,这样的规律始终伴随着黄河漕运的修缮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着三门峡黄河漕运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意义。
秦王朝一统天下,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关中八百里秦川虽号称沃野,但毕竟所产有限不足以供给,需要从关东调粮,三门峡黄河漕运就兴起于这个时期。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后,漕运的数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后帝国的向外扩展,军需和其他开支的增加而越来越大。可是三门天险过于艰难,船只和人员损失巨大。到了西汉晚期,由于冶铁技术进步,汉成帝想要凿宽河面,企图以此减缓水势,但三门河床深度悬殊、礁石极多,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不过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国力兴盛才拥有修凿三门的可能性。
东汉末年,中原混战,漕运被迫中断。到了魏、晋时期,中原地区暂时统一,大规模修凿栈道提上了日程,在西汉的失败经验基础上开始改凿栈道。后来,黄河流域东西分裂,在东、西魏与北齐、北周时期,河运不通。
到隋文帝统一全国,漕运额越来越大,于是,开皇十五年,隋文帝颁布了在三门峡修复栈道的命令。唐高宗以后,由于朝廷机构扩大,开支大大增加,洛阳至陕州一段陆运已无法满足需要,所以,从显庆元年起,又大力修凿栈道。隋唐时期的修治工程时间长、规模大,现存的人门栈道,就是经过唐代大规模加工后形成的。
开元廿一年,长安粮谷缺乏,又采用缩短陆运的方法,因为这条运路在黄河北岸,故称之为“北运”,可这新开的十八里陆道也不太好走,走完陆道还面临三门下游艰难的水程,所以,北运开通三四年后便不再使用。北运失败后,正值大唐国力最为强盛之时,开元廿九年11月至次年1月25日,在陕州郡守李齐物的带领下,又开始在人门左岸开辟运渠,因为是在三门之外新凿的,就有了“新门”之称,“开元新河”的名字大约在北宋后就广为知晓了。新门凿通后,漕舟从这里通过比从人门过要安全得多。可以说,隋唐时期采取的方法是多方并举,除修治原本已初具规模的栈道外,又开凿了北岸十八里陆道和开元新河。
北宋迁都汴京(今开封),金、元又迁都北京,大部分漕运不经过三门,陕州就失去了转运粮食的重要地位,通过三门漕运的船只也越来越少,直至放弃不用。
长安能够成功地作为全国都城而存在,在物质上除了依赖发达的关中农业支持外,还与漕运关东巨额粮物的支持有密切的关系。而三门峡漕运作为转运关东粮食至关中地区的枢纽地段,其在保障京师正常的粮食供应,维持历代王朝中央机构的有效运转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栈道设计是古人创新精神的集中彰显
人们在三门峡进行的活动可以说是为通漕运而与自然进行斗争的历史,栈道遗迹则是古人利用当时技术资源改造自然、创造奇迹的最好例证。
黄河古栈道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游北岸紧靠黄河的陡壁悬崖上,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都是紧挨着石壁的冲击处开凿的。所谓栈道,就是在黄河两岸的峭壁上凿出一条狭窄的石路,路断处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桩搭成栈道,供船夫们在上面拉纤上溯。黄河古栈道三门峡段全长625米,大多先依山腰向内开凿成“凹”形通道,然后在通道岩石上开凿方形壁孔、牛鼻孔、底孔等,再插以木梁,梁上铺板,形成完整的栈道。黄河古栈道基本呈水平状,但某些地段也有起伏,反映出古代是依地形走势和节省人力、材料的原则择点修建栈道的。栈道高程均在20米以上,距河面的高度,也因具体地理环境在2米至10余米之间不等。
黄河古栈道与其他古栈道相比,除了宽度非常狭窄,只有1.2米~2.5米左右,不可能走车马,还在于牛鼻形壁孔和立式转筒遗迹。牛鼻形壁孔一般由左右排列的两小孔组成,两小孔内里相通,外部中间以一竖梁相隔,在牛鼻孔之间系上绳索,形成一定高度的绳栏,可供纤夫挽船时手拉助力使用。立式转筒遗迹是首次发现的特殊工程技术遗迹,它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是在离路面1.5米左右的岩壁上,有一个方形壁孔;下部是在与此壁孔垂直相应的地面岩石上,有一个圆形底盘,底盘中间又凿有一个或两个浅圆窝,呈锅底形且被磨得非常光滑;在方形壁孔和路面圆形盘之间紧贴路面的岩壁上,有一个半圆柱形的壁槽,半圆柱形壁槽打破岩壁上的绳槽。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观察,可见在壁孔、底盘和半圆柱壁槽之中原当有一种立式转筒状的机械装置,以避免纤绳直接磨在岩壁上。立式转筒遗迹是首次发现的特殊工程技术遗迹,它并不是初修栈道时就有的,而是黄河栈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发明,可以说是古代工程技术进步的表现,使得黄河栈道设施更加完善。
栈道所呈现出的这些发明,降低了纤绳的磨损程度,减轻了纤夫挽船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挽船和漕运效率,减少了纤夫坠死的危险, 增大了挽船时的安全系数,也是古人智慧与创新精神的集中印证。
治黄与利用是为民初心的最好体现
黄河漕运和古栈道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和故事,纤夫们看似百折不挠、勇闯天险的经历背后,其实是用汗水、泪水乃至生命换来的漕运畅通。摩崖石刻上记载的一次次修凿历史,也同样刻画了无数受伤、坠崖的悲惨事实。即使付出了这么多,却从未完全克服三门天险,黄河仍对两岸百姓造成巨大损失。
封建统治者只管漕运租米,以输京师,哪管“满路悲号,声动如山”。《新唐书》记载:“岁漕经砥柱,覆者几半。河中有山号‘米堆’,运舟入三门,雇平陆人为门匠,执标指麾,一舟百日乃能上。谚曰:‘古无门匠墓。’谓皆溺死也。”在如此艰险的条件下,封建统治者仍大力加强三门漕运,不惜以人命来保证三门漕运的畅通,由此可以看出,以前建都在长安的王朝,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是如何摧残百姓的生命,来从事艰苦的运输粮食工作,崖边磨出的深壕也充分反映出从事漕运的人民所受的痛苦。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治理从古至今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治黄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党领导人民在黄河上修建了三门峡大坝,彻底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不仅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每年还在库区蓄水期形成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在大坝泄洪放水时,形成壮观的黄浪翻卷、声震峡谷的景象。三门峡地区也终于实现黄河安澜、百姓安居幸福。
黄河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智慧的中国人开通漕运、修凿栈道的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史。祖祖辈辈华夏儿女从认识、治理、利用黄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智慧、获得财富、获得寄托。
资料来源:三门峡日报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5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28.26 万条内容 · 36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7座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欣赏最近几年,国内每年都有几个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抽水蓄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请欣赏部分水电站主厂房:有美人兮,见之不忘,各有各的精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黄河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智慧的中国人开通漕运、修凿栈道的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史。祖祖辈辈华夏儿女从认识、治理、利用黄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智慧、获得财富、获得寄托。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