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公装设计 \ 木、竹模混凝土与石头—留坝瓦窑沟多功能服务中心

木、竹模混凝土与石头—留坝瓦窑沟多功能服务中心

发布于:2023-08-22 14:23:22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留坝位于秦岭以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服务中心作为留坝环山体景区的入口,坐落在留坝县城的一个山坳里,主要功能为景区配套接待咨询、公共卫生间、文创产品售卖、书吧,服务于景区的同时能作为周围村民的休憩场所,有着很强的开放性。

? 赵奕龙
? 赵奕龙

场地记忆
第一次到现场是4月的一个阴天,远山朦胧,现场两幢横向的红砖房在不同的标高上,呈60度角摆放。场地两侧的山挨得很近,给人很强的被包裹感。从场地内空地顺山坳望向远处,只看到屋顶之上的远山,场景干净。从现场记忆中我提取出来最核心的两点要素:建筑的落位轴线以及看山的方式。
? 赵奕龙
? 赵奕龙

新建筑延续了原有的建筑肌理和轴线,希望找到原有场地的记忆。顺着山边的轴线布局了一个体量作为卫生间,用一道特殊的墙体将功能和空间切分开,上山道顺着墙体穿过建筑,方便游人使用。石头墙体的左侧是接待公区和半室外公共空间,顺另外一条轴线布局。
方案推演过程
? 赵奕龙

建筑里面有多条流线,一条沿着建筑左侧不经过建筑内部道路直接上山,另一个选择是进入建筑内部,有多条路径可以通行上山。纯粹的看山方式通过一片斜向的屋顶引导视线看向远山,屋顶上设置一观景平台,登高望远,回看环山。
? 吴昂

三片屋顶、一榀屋架、几片墙体
建筑设计将房子的基本要素拆分的很清晰,屋顶,结构,墙体,地面。使用空间分布在三片大屋顶之下,分别是接待公区、开放的公共空间、公共卫生间,三个功能既相互独立又发生关联,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大屋顶由预制化设计的胶合木结构屋架构建而成,不同的尺度,同一种设计逻辑和形制进行重复和演变,类似于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在连续阵列的屋架中产生变化,设计研究了一榀标准屋架,然后将屋架进行阵列,根据空间尺度形成尺度变化,就形成了三个基础的木结构屋架空间体系。
? 吴昂
? 吴昂

? 吴昂

我始终希望这个建筑有清晰的建构逻辑,台基、墙体、木结构、楼梯、屋顶。台基作为场地基础要素还原,墙体和木构体系关系清晰,楼梯顺应场地和墙体组织。三种材质的墙体的设计逻辑是沿着屋顶的走向展开,竹模混凝土现浇墙体顺应屋顶的长边方向水平设置,短边则是用半透明的玻璃砖墙体填充,退于混凝土墙体之内,所有的方形洞口和窗户在竹模现浇墙体上,小方窗玻璃内退安装开启扇,大方窗突出墙面,平外侧安装固定玻璃,而门都开在玻璃砖墙体上,用的是半透明长虹玻璃,三个屋顶之间一道斜向的垒砌毛石墙体转折穿插进入接待空间内部,形成一种有趣的交织关系。

? 吴昂
? 赵奕龙
? 赵奕龙

? 赵奕龙
木结构柱网体系与墙体之间形成三种不同的内外交接关系,接待公区木结构柱网全部在墙体内侧,与墙体轴线脱开400,墙体与结构分离,公共卫生间的木结构柱子则全部裸露在墙体外侧,开放公共空间木结构则是与墙体同一轴线,咬合在一起。这几种关系并置的存在让空间关系变得很有趣,同时也是在探讨建筑最基本要素,结构与墙体之间的组织逻辑,其实这几种组织方式在传统民居建造体系中都有运用,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清晰,我们在这个建筑中将这几种关系做了综合性尝试。
? 赵奕龙
? 赵奕龙
? 赵奕龙
肆意游走与时间性
当我第一次进入完工后的房子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没有目的性的游串在各条路径和不同空间中,甚至在分叉口不知道选择走哪边,这种行走体验很有趣,也许来自多年前对苏州园林考察的潜移默化的记忆。
? 赵奕龙

? 赵奕龙
? 赵奕龙
? 赵奕龙
无目的的游走,多种可选择的路径,空间的高低转折变化,有用与无用相得益彰,这是不是一种时间性,不得而知。
? 赵奕龙
? 赵奕龙
? 吴昂

? 赵奕龙
? 吴昂
? 吴昂
? 赵奕龙
趣味
当人的身体和视线随着空间的转折和引导发生变化时,惊喜会不间断的产生,墙体和屋顶在空间中交织交错,构成非正交的组织关系,形成视觉上的错位。从两片墙体之间的洞口看出去,能看到不同的内容,在空间中某个角度,窗口会斜向重叠,空间被一层层叠合在一起,窗口中看到的层次变得丰富和聚焦。当你在不经意中发现这些观看角度的时候,这种趣味性就产生了。
? 赵奕龙
? 吴昂
? 吴昂

? 吴昂
不同层次的灰·细腻与粗犷的交融
材料的运用上主要选择了暖色的木头和灰色的水泥、石材,暖色主要出现在建筑的上半部分,灰色出现在建筑的下半部分。建筑主体结构材料使用小尺寸的花旗松胶合木,花旗松望板和红雪松木瓦组建成屋顶体系,都是暖色系材质。
? 赵奕龙

墙体和地面则使用灰色,竹模现浇混凝土墙体、水洗石台阶、老石板室外铺地、水磨石室内地面,形成比较相近的灰色基调。玻璃砖墙体带一点点冷灰色进行冷暖调和,材质关系既有相似性又有细微的变化,质感触感也有不同。同属于灰色系的还有铁艺栏杆窗户书架,共同构建了建筑给人的质感和温度。在此建筑中我们希望构建粗糙和细腻的对比,暖与灰的调和,轻和重的穿插,组成建筑最基本的材料感知。

? 赵奕龙

? 赵奕龙
? 赵奕龙

建筑给人的感受是靠空间、光影、材质、体验等综合体现出来的,材质之间的碰撞,除了颜色光影,还有质感触觉。建造过程中竹模混凝土刚拆模的时候我是有点失落的,品质没有想象中好,但是也没急着让做修复,就放着边做边看,当木结构架起来,玻璃砖做好的时候,我再回看竹模混凝土的粗糙感觉得就没有问题了。
? 赵奕龙
? 吴昂
? 吴昂

毛石垒墙做完之后,竹模混凝土粗糙的感觉更好了,材料的层次反而体现出来了。当光影打在墙面上,这种水纹投影特别生动。细腻和粗犷是相对存在的,高密度的细腻会让人觉得不自在,太过粗糙没有细节又会觉得很简陋,这种度的把握和关系的控制非常重要,建筑师的个人感受也很关键,对现场做的每个决定都会影响建筑完成后的整体气质。
? 吴昂
? 吴昂
感觉与逻辑
方案的创作过程很快,建造过程却经常纠结材料和细节,方案在实现过程中会与构想时有所不同。设计的语言是以缜密的逻辑为基础,思路清晰,手法明确,但又不能缺失模糊变化的感觉。我们希望设计的房子被使用者体会到设计的用意,但是又不希望所有的内涵太过直白,设计逻辑的清晰与个人感觉的模糊在这个项目中同时存在。

? 赵奕龙
? 赵奕龙

设计逻辑是偏理性的,空间感受又是偏感性的,比如在游廊栏杆的处理上其实就纠结了很久,在模型上模拟了多种形式,最终还是决定用轻质灰色的铁艺栏杆,弱化存在感,统一到整体灰色关系里面。在创作的过程中思维通常会在两者之间游离,甚至在建造的过程中也是,最终下的判断也是在逻辑和感觉之间来回斗争的结果。
? 赵奕龙
? 赵奕龙
被公共使用
公共性在我们的作品中是一种被关注和探讨的,在这个建筑中公共开放的属性也充分的被考虑。建筑纯室内的面积很少,大部分空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人们可以选择随处坐下休憩聊天,公共卫生间24小时开放,空间也可以随意穿梭游走。傍晚时分,很多周边的居民都驻留在这里聊家常。我们希望看到建筑建成的时刻是他生命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建筑被更高频的使用才能充分体现其公共性。

? 吴昂

? 赵奕龙

? 吴昂

真实的建造
真实的建造一定会打动人,事务所实践作品中一直在追求真实的建造,而这个建筑算是基本实现了这一点。在设计之初,我便希望用最真实清晰的思考方式去进行设计,建筑的所有空间、构造、材料、交接关系都能清楚的被呈现和表达,不希望有任何装修的做法,让人进入空间之后就能想象到整个建筑的建造过程。
? 尌林建筑
? 尌林建筑
? 尌林建筑
? 尌林建筑
尌林建筑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东立面图
西立面图
南立面图
轴内立面图
剖面图
结构分解示意图
墙身详图
墙身详图
屋架详图


项目名称:留坝瓦窑沟多功能服务中心
项目地点: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瓦窑沟
项目业主:留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施工负责:杨猛
建筑设计单位: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陈林、刘东英
规划景观设计单位:林野(上海意希欧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与设计师:王嘉欣、郭修辰、潘晨嫣、实习章慧怡
结构顾问:栾栌构造设计事务所
项目类型:公共服务接待配套
结构形式:木结构
设计时间:2021.3-2021.6
建造时间:2021.7-2022.7
建筑面积:380㎡
建筑材料:花旗松胶合木、竹模混凝土、毛石砌块、红雪松木瓦、玻璃砖、老石板、钢板、水洗石、水磨石
建筑摄影:赵奕龙、吴昂
视频拍摄:尌林建筑-丁诗颖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

8.02 万条内容 · 20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栋街角老楼的蜕变

转角街景? 金啸文           衡建筑 街区鸟瞰? 邱文锏          丰富路街景? 金啸文 城市总平面   丰富路 101号是一栋位于南京新街口附近的一个三岔路口建筑,曾作为服装品牌三枪集团的办公建筑,在三枪搬离后二条商店入驻了这里,我们受其委托对老楼做改造更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