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叶集区文化中心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未名湖湖畔北侧,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5 886 m2,包含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规划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空间。叶集的文化背景丰富且多元,拥有“安徽西大门”“大别山门户”“木模板之乡”“史河明珠”等诸多称号。然而,这诸多抽象的文化意象,也给叶集城市宣传部门带来了苦恼:到底哪些才是叶集地区真正的文化特质?如何也能恰当地在规划建筑设计中反映这些特质中,并使其成为到访游客传颂的记忆?基于对以上问题的针对性回应,设计团队从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绿色理念的策略整合两方面着手,最终为叶集完成了一个拥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当代绿色低碳示范建筑。
▲ “纵横水街”主导的方案生成
▲ 传统“水街”利用多层次的跌落关系解决人员活动与防汛需求
▲ 盛世卷轴
▲ 一层平面图
一方面,“文化卷轴”体现为建筑依靠穿孔铝板形成完整、连续的形体特征,其走势西低东高,犹如水面上舒展开来的一幅画卷,最终于入口段(大剧院)扶摇直上,暗示叶集再创明日辉煌;另一方面,“文化卷轴”为建筑与水面间形成的环湖水街,赋予了叶集独有的主题定位,通过营造不同景观场景的氛围,展现叶集“渔家往昔,明清盛世,百舸争流,改革先锋,再创辉煌”五个历史阶段不同的风貌特点,让环湖水街成为展现叶集历史发展的时空卷轴。
02
场地的开放空间体系从建筑与中心水景间形成的卷轴——“水街”展开,并以此串联各个场馆。该水街一面临水,一面靠屋,人在之间上下游走,与叶集传统的水乡体验如出一辙。水街与场馆的主要入口门厅无缝连通,内外渗透,通过外部街道的宽窄尺度变化,承载不同城市公共活动的使用需求。水街自身根据滨水防汛的高差形成丰富的跌水层次,同时具备多层净化功用。设计根据海绵城市原理实现景观水池用水的自我循环利用。
东侧科技馆与少年宫部分功能体量相对较小,因此设计采用跌落式的多层平台消解建筑体量,层层出挑的平台犹如轮船甲板,给各层使用人群提供多样性的湖景体验,并在行为方式上与叶集发达的航运历史相呼应。甲板系统从地面层上升,并通过各层不同高度的平台连接四大场馆,方便使用的同时,为下方“水街”提供一条遮阳挡雨的檐下空间路径,回应了叶集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水街”与“甲板”共同形成了文化中心的开放空间体系。该项目顺应地域气候特征,承载公共活动,并将传统的室内共享空间与交通空间延伸到室外,让建筑与外部空间共同构成一个面向自然开敞的“滨水会客厅”,引导绿色健康的室外生活方式。
03
对于区级文化中心而言,25%的建筑密度条件使用地显得颇为宽裕,分散式的布局方式在如此广阔的用地上难以体现标志性。因此,设计选择相对集约的方式布置四馆,并通过穿孔外遮阳铝板表皮形成完整、连续的城市形象。根据功能规模形成的体量关系东低西高,在面向新城方向(西侧)实现体量与空间的强化与放大,犹如巨轮出水启航,以此回应叶集航运亨通的时空传承。
▲ 文化馆前滨水客厅
▲ 穿孔金属板为半室外空间提供遮阳
04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8.02 万条内容 · 20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海边宴会厅,林海间林海间位于渤海滨沙滩与树林的边界,业主作宴友之用。建筑在原址基础上翻新并做功能提升,新规划出茶室,冥想室,阅读区,就餐区,休息区等空间。项目基地被西侧树林包围,向东面海,与沙滩相接,是林海之间的风景佳处。 “虚亭” 受基址周边浩瀚宏阔的自然景观的触动,设计首要思考如何让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互动,如何最大程度让人体验并接触多样的景观,因此采用让建筑通透,且尽量消解于环境的手法,以玻璃幕墙和整片屋面构建漂浮的新主体。建筑师郑东贤提到,“在大自然中,如何弱化建筑本身,如何强化人与自然的接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状态,而东方山水画里的虚亭正是这种状态,它提供了一种可传承的路径。”虚亭可视为山水画中表示建筑和自然关系的一种空间原型,其在环境中呈现“隐”“渗”“虚”“透”的存在状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