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实景 \ 我有小院,寄情生活

我有小院,寄情生活

发布于:2023-08-15 14:27:15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实景 [复制转发]


时常,穿行于都市的水泥大道,总想去走走爬有青苔的石阶小路。沿着小路,芭蕉、修竹、野蕨、碧水、山石、野猫……装满一方宁静野逸的小院。

转过回廊,影过院墙,茅檐低小,风吹格窗,茶香裹着花香,阵阵吹来,惊动着这暮春的疏朗时光。一院子内,观修竹数竿,听风雨,观日月,与云作伴。或院中喝茶,池边对弈,林下静坐,门前看花……有方小院,细品时光。

野,是追求自由、体悟本真的生活表达。

久居都市的我们,工作余闲,常向外寻找生活的“野”趣。杏花吹满头的孟春,去野外、草地,与家人郊游野餐;烈日炎炎的仲夏,去竹林、山间,寻得绿意清凉;转眼入秋,万木敷红,去山头、林间,看红枫灿若珊瑚灼海,诚巨观。

我们喜欢“野”,亲近“野”,却苦于无法时时远行。恰好,还有小院的“野”,陪伴身边。石边野蕨、池上菖蒲、水畔苍松、阶上青苔、檐下芭蕉,还有偶尔附身鱼池边,等候几尾红鱼的野猫……充满自然野趣的小院,跟随四季轮换,不急不慢。人居其间,在日日与野趣自然的对话中,涵养内心世界。

逸,是雅物的滋养,是灵魂的富庶。

我们常常羡慕文人的逸趣生活,他们总能捉一段流光细嗅时光: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举手投足间,是对岁月深情的告白,对生活的无限柔情。

文人的诸般闲事,常发生于庭院之中。有方小院,便可学古人,剪一段身影留予逸事:幽篁中,蕉雨前,布一茶桌,陈列茶果,自在品茗;水云处,山溪边,置一禅椅,安然打坐;苍松下,秋枫间,且与好友弈棋……在每一杯清茶、每一口茶点、每一处落子之间,风雅的种子,成长在生活的土壤里,不知不觉间收获心的踏实。

梁思成说:“中国人,有一个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张岱的不二斋,斋前小院高梧三丈,翠樾千重;郑板桥的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而老舍的小院,靠墙有几株丹柿果树,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

小院,一花一草,一器一物,一案一几,呈现自由、禅趣的生活空间,为身处其中的人提供审美至心灵的安抚。既是中式审美的外化,更是一个独立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与山水、芳草、花鸟、鱼虫为伴,找到与自然相伴的原始记忆;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滋养身心,使生命得以安顿;在静坐里、放空中,让心平静,给自己一个自我对话的机会,问心、定心,自在生活。

小院,把生活日常的诗意藏进晨起的白露,斜日的余曦,水池的波光,野蕨的恣意……把心灵的安歇,依托于茶寮、书斋、琴室、佛堂……赏遍小院之境,方知东方滋味。

在小院中,体会东方的优雅、浪漫,感知四季的演变,用自己的方式语言,与自然相呼应,将小院生活静默的、细腻的、趣意的展现,让心在这方天地中找到归属。

 一方小院述说着, 

 东方的柔情、意趣、智慧,

 这份风雅落在小院,

更在绿意、在书画,在桌椅,

 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

37.73 万条内容 · 2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疗愈景观知多少--后疫情时代如何舒压静心

自然只不过是健康的另一个名字……                                --Henry David Thoreau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