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管网攻坚战,三峡怎么打?

管网攻坚战,三峡怎么打?

发布于:2023-08-15 11:20:15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复制转发]


经过了十几年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十条、黑臭水体整治等政策的洗礼,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建设终于接近饱和了。  

 
与此同时,黑臭水体返黑返臭、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等问题却又凸显了出来。种种迹象表明, 管网已成为当今水污染防治的突出短板  

 
管网这件事,一定干、必须干,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但具体应该怎样来干?目前似乎还没有成熟的方案。  

 
在这方面,三峡集团作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骨干,已经先行一步。 去年 12 28 日,长江管网有限公司在湖北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100 亿元, 它的成立 标志着三峡集团管网攻坚战全面打响。  

 
三峡集团是如何打好管网攻坚战的? 5 20 日, 2023 (第五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水能耦合前沿环境科技战略国际高端论坛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三峡集团的多位领导介绍了他们开展管网攻坚战的经验,给大家带来不少启发。  

 
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做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指示5周年,三峡集团已经实现了从“环保新兵”到“治水主力”的转变,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未来,三峡集团还将进一步统筹防洪、发电、航运、抗旱、补水、生态调度等工作,不断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全面推广城市智慧水管家,坚决打赢管网攻坚战,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新应用生态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推动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加强长江珍稀鱼类和珍稀植物研究保护,积极有序开展生态调度和增殖放流活动,促进长江生态多样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河画卷。  

 
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  
 
1      

     

六安经验

进水COD浓度增长88%

   
六(lù)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又叫“皋城”。它既是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  

 
曾几何时,六安的水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2019 年以前,六安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仅为 18.5 万立方米 / 日,生活污水收集率只有 44.8% ,且部分污水处理设施老旧。  

 
与此同时,他们的管网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 三峡集团 在六安 排查了 810 公里的污水管网,发现功能性缺陷点有 8981 处,平均每公里就有 11 处;结构性缺陷也有 47553 处,每公里更是高达 59 处。  

 
这些问题,加上防洪排涝能力低等因素,使得六安的黑臭水体问题严重,城区14条黑臭水体反复黑臭,曾经两次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新安渡口国控断面也是连续不达标。  

 
转折发生在 2019 年。 这年8月,长江环保集团与六安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随后又分别于2020年3月、2021年9月先后中标了六安一期、二期项目,投资80多亿补齐污水短板,实现供排一体。  

 
2022年3月,长江环保集团还在当地成立六安水管家公司,并于当年7月与六安市政府签署了管网攻坚战合作框架协议。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董事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殿常表示,目前,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在六安开展的管网攻坚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小区雨污混接改造:以问题为导向,以小区管网提质增效改造为目的,错混接与积涝需求同步改造;      

     
2、雨水管网修复完善:对六安市城区八个片区剩余的市政雨水管网进行检测,并对管网严重缺陷和积涝点进行整治;      

     
3、通沟污泥处置中心:服务范围为六安市,总面积约为380平方公里,管道和河道运维过程中清理出的污泥处置需求约为60立方米/天;      

     
4、城北污水厂韧性能力建设:在充分挖掘现状污水处理潜力的条件下,增设5万立方米/天的雨季处理能力,以提高其雨天抗冲击能力。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董事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殿常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副主任颜莹莹也介绍说, 他们在六安的试点主要是以补齐过程短板,提升管网健康度为主。  

 
一方面,通过管网补齐及联通管道建设,新建管道 41 公里。 同时开展管网混错接及重要缺陷修复(侧重于挤外水与障碍物等),修复混接163个,缺陷60公里。  

 
另一方面,通过联通增强,提升了污水厂系统整体韧性 。恢复管网正常运行,挤外水初见成效,污水系统手机效能提升,污水收集率接近70%。  

 
总之, 经过三峡集团的治理之后,六安城北污水厂的进水浓度显著提高, COD 浓度已经达到 235mg/L ,同比大约增长 88%  

 
如今,六安城区的14条黑臭水体已经全部通过住建部复核销号,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也从 2020 年的 44.8% 提升至 2022 年的 69.7% 。在三部委组织的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申报中,六安脱颖而出,名列安徽省第一名。  
2      

     

价格机制改革 + 按效付费 + 水务资产整合

多举措解决 “钱的问题”

   
六安的例子,其实只是三峡集团在长江经济带几座试点城市开展管网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除了他们,在宜昌、岳阳、九江等地,一场轰轰烈烈的管网攻坚战也已打响。  

 
王殿常表示,三峡集团在长江大保护的实践当中认识到,“黑臭在河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因此,他们以管网治理为重点,助推水环境从治标转向治本,打响了长江经济带管网攻坚战。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龙志也表示,打好管网攻坚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 总共 排查了 2.9 万公里管网,发现 138 万个缺陷。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龙志  
 

 
管网攻坚战,一个核心的难题就是 “钱从哪来” ?为此,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提出了多方面的解决办法。  

 
首先,是推动管网价格机制改革。  

 
三峡集团计划, 通过一定的过渡期,分步调整污水处理费覆盖管网建设运营成本 ,综合水费支出占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比重基本不变, 逐步用 “使用者付费”替代财政支出 。通过价格机制改革,赋予管网经济属性。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投资中心副主任程杰表示,通过管网价格机制改革,还可以盘活隐性资产,让万亿管网从“非经营性资产”变为“经营性资产”;强化市场化属性,解决管网融资难的困境;形成共抓格局,吸引广大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长江大保护。  

 
“当然,管网价格机制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很长的周期,但这正是三峡集团要跟地方探索做的事情。”他说。  

 
其次,建立按效付费机制。  

 
传统的付费机制,是按照管网长度和处理水量来付费。而 未来则要转变为按照污染物收集量、污染物削减量付费。 通过建立按效付费机制,引导资金配置向管网倾斜,建立厂网收益共享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按量付费转向按效付费,不是说处理了多少水量,而是说实际处理了多少污染物,回归污水厂的基本功能。”王殿常说。  

 
这方面, 三峡集团已经在宜昌开展了试点。 2022 7 月,宜昌市住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宜昌市污水收集系统按效付费实施办法(试行)》  

 
第三,推进水务资产整合。  

 
这就是三峡集团著名的 “水管家”模式 ,它要做到涉水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这样一来,有4方面好处:一是降本,精准投资,减少边际成本;二是增项,系统治污,提高运营效能;三是筹资,主动作为,建立长效机制;最后是明责,明晰边界,统一涉水权责。  

 
以六安为例,六安水管家公司就是由六安三峡一期公司、六安三峡二期公司、六安三峡水务公司组成的,包含了100%污水、雨水、污泥、内河、中水资产,以及80%供水资产。  

 
目前,六安水管家已经基本实现厂网河一体,排供涝一体,机建投运一体,初步形成“供水-排水-河湖水”全业态资产链条。  

 
王殿常也表示, 水管家在六安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只有政府更有为,市场才能更有效。  

 
除了以上三方面措施,长江生态环保还创新生态价值转化。例如,在浙江松阳的项目中,他们通过保护、修复、构建、营造四部曲,恢复流域生态网络,为全域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奠定基础, 通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提高入地能级,通过土地关联权益释放,形成补充耕地指标(又称土地指标),通过指标收入反哺生态投资  

 
通过土地指标收入反哺生态投资,听起来有点像EOD模式。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副主任颜莹莹  
   
此外,他们还借助清洁能源的老本行,推出了 “污水厂 + 光伏” 的模式。长江经济带芜湖、六安、岳阳、亳州等地相继投产污水厂光伏电站12座,全部投产后平均每年可为污水处理厂提供清洁电能超3300万千瓦时。  

 
以六安为例,那里的凤凰桥水质净化厂全部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87mw,光伏月发电量在17万度电, 大约可覆盖目前凤凰桥水质净化厂总用电量的 15% 。城北水质净化厂未来全部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3.3mw,光伏月发电量在28万度电, 大约也可以覆盖目前成倍水质净化厂用电量的 10%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管网价格机制改革、按效付费机制、水务资产整合等制度改革,加上生态价值转化、“污水厂+光伏”等手段,三峡集团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管网攻坚战“钱从哪来”的问题,为管网攻坚战提供充足的“弹药”。  
3      

     

年出台 8 项政策

2 万亿 管网大市场开启

   
虽然已经摸索出了很多经验,但坦白来说,目前管网攻坚战确实还存在着许多难题,需要大家一起去攻克。  

 
例如,我们国家的污水治理价格机制尚不完善,污水领域目前仅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成本,不包括污水收集成本。  

 
程杰表示, 目前在污水处理全成本中,污水收集成本约占 50-60% ,污水处理成本约占 30-40% ,污泥处理处置成本约占 5-10% 。但目前收费标准仅涵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占全成本的 50% 左右。  

 
“污水收集成本占比最高,却没有回报机制。这就导致的一个情况——大家都不愿意建设管网。”他表示。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投资中心副主任程杰  
   
同时,我国的污水处理费价格水平也比较低。 对比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他们的污水处理费中位数大约为 1.5 美元 / 立方米,而我国平均水平 1 / 立方米,之间相差达到了 10 倍。  

 
不过,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总体来看,管网仍将是未来几十年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首先,在市场层面,管网已经逐渐成为最活跃的领域。  

 
回顾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历史,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污水处理厂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但进入“十四五”以后,这个趋势则明显出现了拐点。  

 
但与此同时,排水管网、污水管网的增速则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所以未来,整个污水市场的增量应该是在管网。  

 
生态环境部原水司司长张波也说过, 黑臭水体整治涉及大量投资,光是污水管网就有一万亿元的投资缺口,加上雨水管网一共超过了 2 万亿。  

 
其次,水污染治理的短板也是在管网。  

 
一方面,管网密度不足,我们国家现在的管网能力,基本上跟美国、日本这样一些发达国家上世纪初的水平差不多,同时各个城市还非常不均衡。  

 
另一方面,管网年久失修。初步统计, 我国 10 年以上的管网长度大约占比 42% 15 年以上的管网长度则占比 28% ,如此大量的管网都存在修复、维护、改扩建的需求。  

 
第三,水污染治理的关键也在管网  

 
地下排水管网、箱涵错综复杂、隐蔽性很强。虽然目前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是在增加的,但其实它们的进水浓度却是在下降的.  

 
也就是说, 污水处理厂的总体治污效率其实是降低了的,基本上平均 COD 去除率下降了 20% 左右。  

 
第四,目前关于水污染的政策也主要 在管网层面发力。  

 
2021 年到现在, 2 年多的时间里,国家大约出台了 8 项环保方面的重要政策 ,如“十四五”规划、“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 每个里面都提到城镇管网全覆盖,管网更新改造等要求,管网已成为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最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也在关注管网。  

 
虽然大家都知道管网很重要,国家也在三令五申地讲管网的问题,但管网问题依然非常严重。 仅仅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就至少有 15 个管网问题被点名通报。  

 
总之,督察在管网,政策在管网,关键在管网,短板在管网,市场则更是在管网。  

 
未来 10-20 年,管网将成为水污染防治的主战场!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好资料,对于管网智力和完善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2023-08-16 07:06: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战无不胜工程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23-08-15 15:56: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

2.3 万条内容 · 1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黄润秋部长抓现行!“绿色工厂”竟然多个装置无污染治理设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