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钢结构工程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屋盖预应力拉索施工全过程仿真技术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屋盖预应力拉索施工全过程仿真技术

发布于:2023-08-10 16:00:10 来自:建筑结构/钢结构工程 [复制转发]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屋盖采用张弦拱壳结构,该结构由屋面钢拱壳、拉索、拉杆组成,钢拱壳由矩形钢管型钢斜交和正交杂交的拱形网壳组成,拉索为上凸设置,拱壳和拉索之间为受拉的钢拉杆,拱壳为可开启的屋面结构,屋面结构跨度为72?m,长度方向超长,达252?m(图1)。

图1??屋盖结构三维图

1??工程概况

屋盖结构每隔6?m在拱壳下方设1根拉索,共41根拉索,拉索沿跨向为上凸布置,通过端部节点与钢结构相连,跨中用2根拉杆与钢拱壳相连,在此处拉索和拉杆通过索夹节点相连(图2)。

图2??单榀张弦拱壳结构

索体采用 ? 110和 ? 95密闭索。跨中2根拉杆分别为 ? 40和 ? 45,其中 ? 40钢拉杆对应 ? 95索, ? 45钢拉杆对应 ? 110索。

2??钢结构安装及张拉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屋盖钢结构安装,采用“累计滑移为主、吊装为辅、分级张拉”的施工方案,整个钢结构体系分3大块,其中,每块又分为3个区域(2个滑移区域和1个补缺区域),如图3 所示。

图3??张拉区分块示意

滑移部分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完成后进行拉索第一级张拉,张拉位置在拼装胎架的外侧边缘悬挑部分,按端部跨向位移约为零来进行控制,使张拉完成后钢拱壳对滑轨的推力为零或最小,以保证滑移顺利进行。待滑移补缺完成后再进行二次张拉,达到设计 索力。

3??施工仿真计算

施工仿真计算是张弦拱壳结构施工方案中极其重要的工作。

首先建立屋盖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按结构位形控制为主的原则,经反复调整最终确定每榀拉索的初拉力,根据该初拉力进行各施工阶段的仿真分析,得出各阶段屋盖结构的位形和张拉力并确定拉索的 索长。

仿真计算过程按实际安装张拉过程进行模拟,屋盖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北区再细分为两个块区,整个钢结构体系分成三大块,每块分3个区域,其中2个为滑移区域、1个为补缺区域。

三大块均采用累积滑移安装方案,在屋盖结构的每块分区下方设1个拼装平台,在拼装平台上完成拱壳拼装,并将其安装在环梁的临时滑轨上,滑移部分安装完成后即可安装拉索,并进行拉索第一级张拉,张拉时,应保证张弦拱壳结构的跨向位移接 近零。

采用累积滑移法将拱壳从拼装平台向南北方向对称滑移,滑移完成后安装中间补缺区域的拱壳结构及中间的拉索并进行初张拉,保证拉索的跨向水平位移接近于零,完成补缺区域的施工。

待2个滑移区域和1个补缺区域安装完成后将三大块进行合龙,并将固定支座固定。

支座固定后进行二次张拉,以达到设计索力。

第二次张拉时跨向位移需满足支座 y 向最大水平滑动位移要求,其中19个支座的 y 向滑移量为120?mm,其余支座为150?mm。

第二次张拉从张弦拱壳的中部往两边对称张拉。仿真计算模型中以只受压节点弹性支承模拟拼装滑移胎架。

计算模型如图4~图6所示。

图4??计算模型

图5??滑移完成后拱壳端部支座约束

图6??支座y向滑移最大允许值

通过仿真计算分析,第一级张拉时每榀张弦拱壳拉索张拉后端部位移最大值为4?mm,接近于零,满足施工控制跨向位移基本为零的要求。

按施工顺序仿真计算的每榀张弦拱壳端部位移和拉索施工张拉力值为现场施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依据。

从计算结果可看出,张弦拱壳结构水平位移 D y 和竖向位移 D z 随着其他拉索第一级张拉变化不大,拉索进行第二级张拉后位移显著增加,且随其他拉索第二级张拉位移增加。

在拉索张拉完成后安装屋盖, D y D z 均显著下降,屋盖安装完成后跨向位移 D y 接近零; D z 从上拱变成下挠。Dy在整个预应力施工过程中最大值不超过100?mm,满足支座的 y 向最大允许值, D z 的最大值不超过200?mm,为拱壳结构跨度的1/414,满足 要求。

对比仿真计算的拉索内力值最终结果与设计整体模型计算结果可看出,按实际施工顺序进行仿真计算确定的拉索内力值与原设计整体方案相差很小,基本在3%内,也验证了屋盖钢结构安装采用“累计滑移为主、吊装为辅”方案的可行性。

以北区最北侧1根 ? 95拉索和北区最南侧1根 ? 110拉索为例,从其拉索内力值随其他拉索安装和张拉的变化可看出拉索内力值随其他拉索的安装呈减小趋势,其中41榀拉索第一级张拉结束后进行第二级张拉时,力值明显增大,随其他拉索第二级张拉结束该拉索内力值减小。

4??结束语

本文对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屋盖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以结构位形控制为主按施工控制跨向位移基本为零的原则确定每榀拉索的第一级张拉力值,待第一级张拉完成、安装支座后再进行第二级张拉。将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拉索张拉顺序和张拉力值用于指导实际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



  • 预应力拉索网架的设计与施工
    深圳市市民中心东区博物馆上空的玻璃采光天棚, 临空高度21.700m, 平面尺寸为30mx54m,结构高1.5m。
  • 仿真技术在正大广场施工中的应用
    简介: 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技术。简单的说,仿真技术是对系
  • 预应力砼T梁预制全过程记录
    采用梁体道碴槽板钢筋和梁体底腹板钢筋分开绑扎工艺,梁体底腹板钢筋及预应力孔道定位网均在钢筋绑扎台座上绑扎成型。钢筋绑扎台座上设置有固定钢筋及各预埋的胎卡具,以确保其位置相对准确。
  • 公司全过程会议管理手册
    公司全过程会议管理手册 周会,月会,季度会,年会 总结会等的召开要求,参加部门,主持部门,与会人员等要求
  •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的控制
    随着人类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静压法将逐渐取代锤击法。静压预应力管桩具有能承受较大的负荷、质量稳定、造价低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很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本
  • 北京某大型会议中心预应力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北京市****公园(B区)会议中心配套设施工程,为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减少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设计对受温度应力影响较大的地下一层顶板内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 烟台某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预应力拉索施工方案
    烟台某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共由五个分区构成,其中一区到四区的钢结构屋面均为预应力张弦桁架结构形式。一区到四区的总覆盖面积为131mm×288m,每个分区均由15榀张弦桁架构成
  • 预应力施工技术总结
    本资料为预应力施工技术总结,本文就是作者根据几年来参与预应力技术施工,结合施工规范,总结出的一些浅显的经验,供大家参考探讨。 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 预应力梁的施工技术
    预应力技术具有结构刚度大、混凝土不开裂、提高层间净空高度、耐久性好以及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阐述了预应力梁的施工技术。
  •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包含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归档资料,可供参考。
  • 北京某大型会议中心预应力施工方案
    预应力工程概况 ****公园(B区)会议中心配套设施工程A座首层坡道部分梁、二层夹层至十六层部分梁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预应力绞线采用j15.24高强1860级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f
  • CYYF全过程除臭技术简介
    “CYYF城镇污水厂全过程除臭工艺”专利技术,是将含有组合生物填料的培养箱安装于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液经过培养箱,其中的生物填料对除臭微生物的生长、增殖产生诱导和促进作用,增殖强化除臭微生
  • 广东省某体育馆预应力拉索施工方案
    xx体育馆屋面钢结构采用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体系,上弦为单层网壳,下弦为由环向索和径向拉杆组成的索杆体系。大部分节点采用相贯焊节点,部分采用铸钢节点。结构立面图、剖面图和三维轴侧图
  • [广东]体育馆预应力拉索施工方案
    xx体育馆屋面钢结构采用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体系,上弦为单层网壳,下弦为由环向索和径向拉杆组成的索杆体系。大部分节点采用相贯焊节点,部分采用铸钢节点
  • 楼房施工全过程图解
    本资料为楼房施工全过程图解,pdf格式,共30页。 【相关内容】 一、承台砖胎膜砌筑 二、承台基础梁砖胎膜砌筑 三、承台、底板垫层砼浇捣后 四、地下室底板及承台基础梁防水卷材施工 五、钢筋绑扎
  • 洪水预报和防汛调度系统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洪水预报(flood forecast);防汛调度(flood-control);仿真应用(emulate application)
  • 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
    孟家洲中桥系安乡县深柳大道东延伸线道路工程上跨孟家洲哑河而设,桥轴线与河道约呈75°夹角。 桥梁中心里程为K10+294。墩台斜交布置,斜交角度为15°。 桥梁宽度:总宽26m,双幅设置,2m(人行道
  • 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国家体育馆屋面采用双向张弦网格结构,其预应力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介绍了预应力施工方案及施工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如施工仿真模拟计算、张拉工装的

阅读下一篇

大角度锚杆在紧邻地铁深大基坑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地上3层,高45m,设2层地下室,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型式为平板筏形基础,设计室内±0.000标高为45.2m,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43.800m。本工程基坑深14.3m,东南角局部开挖深度21m,基坑平面东西长约196m,南北宽约465m,面积约91140㎡。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