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六安市叶集区文化中心

六安市叶集区文化中心

发布于:2023-08-03 14:35:0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总体鸟瞰


六安市叶集区文化中心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未名湖湖 畔北侧,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5 886 m 2 ,包含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规划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空间。叶集的文化背景丰富且多元,拥有“安徽西大门”“大别山门户”“木模板之乡”“史河明珠”等诸多称号。然而,这诸多抽象的文化意象,也给叶集城市宣传部门带来了苦恼:到底哪些才是叶集地区真正的文化特质?如何也能恰当地在规划建筑设计中反映这些特质中,并使其成为到访游客传颂的记忆?基于对以上问题的针对性回应,设计团队从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绿色理念的策略整合两方面着手,最终为叶集完成了一个拥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当代绿色低碳示范建筑。

“纵横水街”主导的方案生成  

传统“水街”利用多层次的跌落 关系解决人员活动与防汛需求

盛世卷轴


 

1 万水归集,文化卷轴


“朝霭含翠绕远峰,棹歌遥闻水天同。”叶集诗人李霁野 的诗词中反映了叶集“以水为生”的城市特质。史河、史河干渠、沣河西渠三条水系包围叶集城市外侧,向城市中心渗入后形成毛细血管般的水系网络。本项目用地南侧的未名湖是叶集城市水系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与史河水系直接连通。规划用地内对水域蓝线的控制要求,表达了城市规划部门对项目凸显城市水环境空间的强烈关注。古书有云:“邑中舟车之集,商贾所辏,以叶家集为最。”叶集之“集”字可引申为集市、集聚、集大成之意,自明代叶姓商贾在此立埠开市以来,叶集一度成为史河规模最为庞大的商业中心,其市井繁华,盛极一时。叶集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史。

建筑环抱中心湖夜景

由此,设计团队将叶集文化的精髓归结为“水”与“集” 两大特质,并提出“万水归集,文化卷轴”的设计理念。“万水归集”指设计的规划布局围绕场地内的中心湖展开,建筑呈环抱状并依附于人工湖畔,成为生态自然的底景。各文化场馆间留出水景通廊,并导向中心湖体,形成放射、向心的水网脉络,呈“万水归堂”之势,暗示项目是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的焦点核心,并促使项目成为一个水景自然与建筑和谐共生的文化水景公园。

水街人视夜景


一方面,“文化卷轴”体现为建筑依靠穿孔铝板形成完 整、连续的形体特征,其走势西低东高,犹如水面上舒展开来的一幅画卷,最终于入口段(大剧院)扶摇直上,暗示叶集再创明日辉煌;另一方面,“文化卷轴”为建筑与水面间形成的环湖水街,赋予了叶集独有的主题定位,通过营造不同景观场景的氛围,展现叶集“渔家往昔,明清盛世,百舸争流,改革先锋,再创辉煌”五个历史阶段不同的风貌特点,让环湖水街成为展现叶集历史发展的时空卷轴。

借由“万水归集,文化卷轴”的设计理念,设计团队期待 建成后的六安市叶集区文化中心成为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展现当代叶集发展之盛况。

半室外“湖畔客厅” 引导公众活动


2 滨水客厅,健康生活


场地的开放空间体系从建筑与中心水景间形成的卷轴—— “水街”展开,并以此串联各个场馆。该水街一面临水,一面靠屋,人在之间上下游走,与叶集传统的水乡体验如出一辙。水街与场馆的主要入口门厅无缝连通,内外渗透,通过外部街道的宽窄尺度变化,承载不同城市公共活动的使用需求。水街自身根据滨水防汛的高差形成丰富的跌水层次,同时具备多层净化功用。设计根据海绵城市原理实现景观水池用水的自我循环利用。


图书馆门厅


东侧科技馆与少年宫部分功能体量相对较小,因此设计采 用跌落式的多层平台消解建筑体量,层层出挑的平台犹如轮船甲板,给各层使用人群提供多样性的湖景体验,并在行为方式上与叶集发达的航运历史相呼应。甲板系统从地面层上升,并通过各层不同高度的平台连接四大场馆,方便使用的同时,为下方“水街”提供一条遮阳挡雨的檐下空间路径,回应了叶集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挑檐与甲板空间遮阳挡雨


“水街”与“甲板”共同形成了文化中心的开放空间体系。 该项目顺应地域气候特征,承载公共活动,并将传统的室内共享空间与交通空间延伸到室外,让建筑与外部空间共同构成一个面向自然开敞的“滨水会客厅”,引导绿色健康的室外生活方式。

北侧入口

绿色调蓄策略


3 化零为整,功能共享


对于区级文化中心而言,25%的建筑密度条件使用地显得 颇为宽裕,分散式的布局方式在如此广阔的用地上难以体现标志性。因此,设计选择相对集约的方式布置四馆,并通过穿孔外遮阳铝板表皮形成完整、连续的城市形象。根据功能规模形成的体量关系东低西高,在面向新城方向(西侧)实现体量与空间的强化与放大,犹如巨轮出水启航,以此回应叶集航运亨通的时空传承。

纪念馆入口


集约式的建筑布局促进各场馆之间的高效连接与功能共 享,设计考虑到业主后期使用时的多变需求,尽量将竖向交通空间与后勤辅助空间集中于北侧设置,从而在南侧获得大开间、大进深的自由空间。该空间可满足展览、阅读、多功能会议等多种使用需求,如影剧院旁的文化中心在特殊期间可快速转换为会议等空间,满足多会议同时召开的需求。


文化馆前滨水客厅

穿孔金属板为半室外 空间提供遮阳


4 理水导风,绿色调蓄


叶集地处夏热冬暖气候区北部,夏季日照强烈,梅雨季节 相对集中。因此,设计团队将建筑的自然通风与自遮阳设计作为回应气候的主要方向。在总体布局方面,环绕放射式的布局可确保各功能建筑间留有水景通廊,水陆风促进周边气流向中心湖汇聚,加速带走建筑外表面的热量。夏、秋过渡季的主导风由南侧经水面降温后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从而减少空调的能耗负荷。建筑面向水面一侧设置的“甲板”平台系统为建筑提供遮阳、挡雨功用,同时面积为1 825 m 2 的室内交通空间被转换为半室外非用能空间。这些空间立面借助轻量化的建材——穿孔铝板,确保室内通风透气的同时,兼具遮阳效果。夏季,各层平台依靠其良好的舒适度成为室内展览、阅览、休闲等活动的延续性空间,室内外相互连通。在借助空间调蓄方法的基础上,项目通过低造价、极少的设备投入获得一个高性能的绿色低碳示范建筑。业主方提供了项目建成后近一年的数据,由此可知建筑每年约节能能源157 700 kW · h,全寿命期减碳量预估达5 520 t。■

水景通廊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六安市叶集区文化中心

业  主  |  六安市叶集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建设地点  |  六安市叶集区兴叶大道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东侧

设计单位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设计  | 上海宽创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陈及室内)

用地面积  |  123 730 m 2  

建筑面积  |  25 886 m 2

结构形式  | 钢筋混凝土框架

建筑层数  |  5层

主要材料  | 钢筋混凝土,Low-E中空玻璃,穿孔铝板,复合铝板,水洗石等

设计总负责  |  刘恒,王斌

建筑专业  |  徐风,高林,杨茜,杨力吉,邹航

结构专业  |  叶左群,金辉,刘晓娟,王方舸

设备专业  | 洪伟,王平, 冯菊梅, 云岭冬,宋海彬,经久松,曾学柏,窦燕琦,张卉,贾泽宇

景观专业  | 尹迎,王洪宇,李润泽

设计时间  |  2017年

建成时间  |  2022年

摄  影  |  李季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江苏太仓冰雪世界项目竣工,东西跨度约230米,南北跨度约150米

近日,中建八局承建的 江苏太仓冰雪世界项目竣工 内部制冷造雪设备也已启动 盛夏飘起第一场雪 预计不久后项目将正式开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