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冰篮”转换、“冷巷”降温、海绵城市......“碳”索成都那些“绿色低碳”大运会场馆!

“冰篮”转换、“冷巷”降温、海绵城市......“碳”索成都那些“绿色低碳”大运会场馆!

发布于:2023-08-01 14:17:01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行。 成都大运会坚持节约、节俭、可持续原则,全面建成了49个场馆。 其中新建场馆13个、改造场馆36个,场馆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标准。

坚持绿色低碳办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千方百计务实节俭,深入推动科技赋能……在大运会各场馆建设过程中,成都着力在低碳智慧上彰显特色。  


在世界大运公园多功能体育馆,可实现“冰篮”转换,在成都大运村,藏着无需空调的“冷巷”,在凤凰山体育公园,通过BIM建模,实现低碳环保,在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海绵城市”技术可让全年节省绿化用水3000吨……这些场馆建设中有何绿色亮点?


世界大运公园

场馆“四面”低碳建造    

     
进世界大运公园,站在多功能体育馆(体操馆)中心环顾四周,四面的看台上是密密麻麻的座椅。大运会期间,该场馆将承担体操小组赛、决赛任务。  

 
 

 
华润置地成都大运会赛事保障现场指挥部场馆建设部工作人员彭科银介绍到,“座椅下方是我们在西南地区首次大规模采用的‘预制清水砼看台板’,该施工工法观感好、工期快,且为100%工厂定制生产,无现浇,无装饰,是目前最为环保的施工方法。    
 

 
不仅如此,场馆的屋顶、墙面也藏有环保“密码”。   场馆均采用隔声节能金属屋面体系,内置保温隔热层,可充分节约能源。   墙面采用仿清水混凝土墙面装饰层,相比传统涂料,它具备不开裂、不易脏、不褪色、不释放有害气体等优点。  
 

 

凤凰山体育公园

BIM设计避免材料浪费    
 

 
 “凤凰山体育公园的绿色低碳设计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凤凰山体育公园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峰透露,凤凰山体育公园通过BIM建模,提前解决了管线碰撞和标高需求,避免材料的浪费。   预制弧形管道、装配式机房的应用,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实现了零切割、零焊接、零排放、零污染。  

 
 

 
 “BIM设计和施工,避免了材料的浪费,特别能体现环保。   ”项目主管黄朝阳介绍,外幕墙、机房建设都体现了BIM的作用——空调核心机房冷冻站里,有很多设备及管道管件,通过BIM建模在工厂里面预制加工,然后拉到现场像拼积木一样组建。   不动用焊机,火花、烟雾、粉尘等污染物也在施工现场销声匿迹。  
 

 

香城体育中心

“海绵城市”技术吸水又节水
 

 
经历了一夜的大雨,而新都香体中心外的地面却干爽整洁,毫无积水。   这座位于新都区,造型前卫的体育场馆,将承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水球预赛。  

 
 

 
雨后地面无积水,是因为这座大运场馆使用了透水混凝土技术,这是“海绵城市”的一项建筑材料技术。   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场馆地下,设置了雨水回收系统,从地面渗透下来的雨水,经过雨水回收系统的处理,就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   在香体中心,利用这种雨水回收系统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耗水量降低20%,能基本满足场馆区域绿化养护用水。  
 

 

双流体育中心

双向行驶电动车提升运行效率    
 

 
作为田径比赛项目的所占地,双流体育中心一侧的田径场馆低碳元素也十分显眼。   “为应对赛时运动员衣物运送车辆行驶空间不足问题,田径场馆还创新采用了双向行驶电动车,最大化节约了场馆空间,提升了运行效率。   ”田径场馆中心宣传及转播副经理刘云嘉介绍。  

 

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水球馆

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雨水    

 
远处看,一座贝壳形状建筑十分显眼,近处看,金网壳结构的建筑屋面“暗藏玄机”,这是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水球馆。  
 

 
 

 
2020年7月,游泳击剑馆正式改造升级成为现代五项水球馆,“场馆屋面建立了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水球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水球馆的建筑屋面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雨水,供绿化用水和人工湖的平常补水。   而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场馆低碳节能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照片不错,真漂亮,值得一看,谢谢楼主分享

    2023-08-02 07:02: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6 万条内容 · 12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碳捕手”让二氧化碳变好用

“碳捕手”让二氧化碳变好用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一辆二氧化碳运输车在等待装载二氧化碳。记者 廖睿灵 摄 6月2日,工作人员在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检查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运行情况。汤德宏 摄(新华社 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能捕捉起来进行再利用?这个曾经的设想如今已成为现实。上月,亚洲最大火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每年可捕集50万吨二氧化碳,所捕集到的这些二氧化碳,将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业等领域,真正实现资源再利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