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无障碍,大家可能马上想到的人群是残障人群,想到的内容可能包括盲道,还有方便轮椅通过的坡道,无门槛的通道等等。但其实,现如今无障碍的概念要比这些丰富得多,受益的人群也绝不仅仅是残障群体。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将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共8章、72条,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等很多方面,其颁布标志着我国无障碍建设步入了法治化新进程。
#01
无障碍设施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出于对一战产生的为数众多的残疾人的关注,开始出现了专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包括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也日益成为考察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无障碍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和战略机遇期,但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根据中国残联2017年的百城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无障碍设施整体普及率为40.6%。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经济和发展领先的上海、北京等城市在无障碍设施和适老化改造上走在全国前列,12个无障碍设施示范城市的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如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市轨道交通15条线路的338个站点都建有无障碍设施。《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从法律法规层面保障了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北京则已经发布了《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
#02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 : 无障碍环境对当下的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品,不仅仅只是残障群体的“专利”,而是全社会所有人共享的“普惠”。无障碍环境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 : 我们过去都是自上而下的视角,把对于残障人士、对于老年人的出行、生活的要求都以一种救助和服务的概念,是我要救助你、我要去服务你。但这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强调所有人都应该公平、平等、无差别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这个立意太重要了。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 人们对于无障碍概念涵义的认知是在变化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从个别的、专门解决某个人群的特定需求问题,逐渐走向更加多元性、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及公共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更加平等地共享社会资源和机会。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副所长吴佳雨: 建设城市无障碍环境,知易行难。从思路与方法的改进,到人才队伍的建设,法律标准的提高,都非一日之功。希望能够更多地探讨如何为无障碍的长期持续发展助力。
#03
即将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作出系统规定,覆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维护、管理、监督等全过程。其中规定,国家鼓励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建设人性化、系统化、智能化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设计(Barrier Free Design)的概念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需要注意的是,以前的项目中,无障碍设计基本上是融入项目当中的。所谓融入,其实就是只要满足最低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就可以了。但规范只是一个底线,在底线之上,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立法之后,希望能不局限于规范守则的底线,可以做更多的增量,有更多更有温度的设计出现。
还需要注意的是,无障碍环境既包括物质空间的无障碍,也包括信息与交流的无障碍。因此,不能将无障碍设计的范围窄化了。比如日本的无障碍建设就不仅关注硬件,还特别强调对老年人、残疾人的理解、关爱和具体帮助,即所谓“心灵无障碍化”。无障碍设计应当全面、系统地进行,遵循通用、共享、融合原则,在细节上追求精致、完美,而不应简单地浮于表面。
#04
Cooper Robertson
拱门博物馆位于美国著名的圣路易斯拱门下方,建筑主体是一个埋设在地下的地景建筑。建筑的核心理念就是创造一个所有游客都能平等的使用体验,无障碍设计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博物馆的主入口利用高差,从拱门基座处设置环形坡道,缓缓下到入口的标高,形成了良好的可通达性,在满足了无障碍需求的同时,又形成了一个与城市景观融合的建筑。环形的形式也成为建筑最大的标志性元素之一。
环形坡道一直延续至地铁站,让来访者从下地铁开始就能体验到人性化的设计,由此来提升建筑的可达性,也响应了绿色交通。
通过建筑前方圆形的广场,残障人群就可以进入大厅区域。入口通透的玻璃与夯实的地表形成虚实的对比,室内的视线也毫无遮挡地触及到室外的自然景色。室内大厅区域可以实现自然采光,同时与室外广场形成视线上延续。
案例2:斯波尔丁康复医院
美国马萨诸塞州查尔斯敦
斯波尔丁康复医院(Spauld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是哈佛医学院的教学医院。项目在设计建造时,就以《美国残疾人法案》要求为基础,与无障碍专家进行合作,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以建造一个完全方便于残障人士的医疗建筑。医院作为周边社区的延伸,将首层75%的面积都用来建设公共设施。
医院的入口与街道平接,前台也是适合轮椅使用的高度,定制的橱柜、浴室、卫生间和病房内的设施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方便病人在建筑内实现自理。还设置了疗愈小径,弹力墙、果岭和篮球场等,帮助病人恢复身心健康。
建筑周边是环绕的花园,种植了土生土长的耐旱植物,形成小花园。面对小花园的立面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实现最大化的自然采光,同时提供通透的视野。栽植有绿色植物的屋面可缓解暴雨时的径流,也有助于减少冷却负荷和热岛效应,还为使用者提供了疗愈环境。
案例3:莱顿滨海服务设施
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市
莱顿(Leighton)海滩经历了一次从基础设施、滨海服务到住房的彻底改造。在全新的改造项目中,设计师尤其关注服务性设施对于普通民众,以及来自西澳大利亚州残障人士协会使用者们的使用习惯。
项目用坡道解决了场地内的高差问题,景观、凉亭、更衣室及连通入口都考虑了轮椅使用的便利性。更衣室连接公共空间与滨海入口,并提供室内外淋浴,室内更衣和如厕功能,并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空间布局及净宽也相应扩大,满足轮椅使用需求。
案例4:Nattours自然之旅无障碍休闲小径
芬兰赫尔辛基
Nattours无障碍休闲步道位于芬兰赫尔辛基一个自然风景区内,这里景色优美,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Puisto建筑事务所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无障碍,充满人文主义关怀,融入自然的休闲步道。
步道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将四种不同的构件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步道系统。木制的步道沿着原有的步道展开,并增设了两个鸟类观察平台。同时在岛上现有的鸟类观察塔旁加了一个额外的观赏平台。
架高的步道以坡道的形式解决高差,整体坡度十分平缓,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轻松地观赏。观察平台前端的栏杆也都选用了玻璃栏杆扶手,让轮椅使用者能无遮挡地观赏广阔的自然美景。
案例5:重庆龙湖颐年公寓康复花园
中国重庆
位于重庆的龙湖新壹城颐年公寓是重庆龙湖的第一个养老项目,在公寓的顶层,设计师为老人打造了一个专业的康复花园。作为为老人设计的项目,无障碍设计也成为最重要的部分。
设计从空间布局,细节构筑都考虑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让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专业照料的同时,心灵上也能有愉悦感与归属感。
亲近自然,让老人们能更多地与自然互动,从而缓解身心压力,舒缓情绪,成为设计中重要的理念。设计师抬高了花池,让坐轮椅的老人也能亲密接触到植物,同时在池底留出空间,以便坐轮椅的老人双脚可刚好放入。
立体种植池的尺寸经过精心设计,上层繁花似锦,有意鼓励坐轮椅的老人站起观看或抬手触摸,达到锻炼肢体的目的。灌溉水景既为点景,也提供了水源供老人们与自然互动。
在健身区设置了一个环形跑道,并用橙色点亮跑道,方便老人们在跑道上锻炼散步。跑道上的刻度与提示语鼓励老人锻炼。围绕跑道设置了休憩用的凳子,坐凳两侧细心地设置了供老人支撑起身的扶手,保证身体平衡,使用更加安全。凳子上空还有弧形的彩虹廊架,让老人随时可以坐下休息。
无台阶和双层扶手的设计贯穿整个设计,坡道的宽度以及坡度都考虑了轮椅使用的便利性,地面防滑材料的运用也为老年人的活动保驾护航。
案例6: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期
中国杭州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校园总用地面积约13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91.3万平方米。
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无障碍设计理念融入进去。西湖大学的规划设计贯穿了无障碍思维,以无障碍为牵绳,来做整个方案。到目前,一期、二期已经全部完工了,三期正在动工建设。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畅想这样一所温暖的全龄畅行的无障碍大学:在智能标识的引导和服务设施的帮助下,师生们可以高效便捷地到达每一间实验室和教室;在无高差的道路系统上,师生们可以畅享马拉松的快乐,安全地穿越林地和车道。在中国残联的重点关心下,通过高于标准的全面化设计,西湖大学成为浙江省首个无障碍环境示范性高校。
案例7: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
中国北京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园区内。该项目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473万平方米。场馆从设计、建造施工到装修,处处体现无障碍理念,为残疾人运动员参赛训练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
整个场馆本着“逢棱必圆、逢角必圆、逢坎必平”的原则,采用全平面设计,即场馆内部所有地面都是平整的,不存在凸起高差,所有的墙面阳角都做抹弧处理,最大程度为残疾人参与冰上运动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为方便残疾人运动员训练,保证冰面与冰场周边地面平齐,两块冰面标高均下降4厘米,方便残疾人运动员进入冰场。
位于冰壶馆和冰球馆东侧的综合楼设有运动员公寓,房间内除了设置低位的紧急呼叫按钮外,另一大亮点是窗户把手的设计,其高度要比正常窗户把手低20厘米,这充分考虑到了轮椅运动员的实际需求。
无障碍电梯除了在正常高度设置了一组电梯上、下行按钮外,在距离地面20厘米的地方,还设有一组上、下行按钮。这是专门为轮椅运动员设计的,他们可以直接用脚触碰按钮,方便乘坐电梯。
卫生间房门采用半自动平移门,只需轻轻推拉,便能自动开关,减少了残疾人的操作复杂度。门洞净距为85厘米,方便轮椅运动员通行;洗漱台台面离地面70厘米,低位设计的同时给轮椅运动员留下足够的容膝空间。可移动式浴凳可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设置的双方向L形扶手和上翻扶手,保证残疾人运动员使用的便利性。
在马桶区域设计中,创新性使用了双位排水控制系统。它有两个控制按钮,一个安装在距后墙50厘米、距地面50厘米位置,方便下肢残疾人士使用;另一个安装在距后墙80厘米、距地面10厘米位置,方便弯腰不便的残疾人士使用。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城市环境无障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举报
这个设计很贴心,又美观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