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也听到了许多“特殊”的声音,比如有同学表示,
自己即将突破35岁的年龄大关,在现如今总是经验失效的就业市场上中,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保持多久与行业的共通,也时刻担心一时不慎失去这份工作后,就会即刻被“困于水底”。
35岁,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是1969年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的场景:
“桥”是南斯拉夫所处的巴尔干地区的象征,它处在沟通东西欧的战略要地,不只是地理区位,还有文化上的内涵。去向此岸还是彼岸,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站在桥上的巴尔干人难免会有身首异处之感。
今年在全国两会上,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准备了一份呼吁建设中高龄劳动者友好社会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议,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探索建立录用中高龄劳动者激励机制, 对聘任一定比例中高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贴 ;鼓励中年人才返乡建设,支持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出台“倦鸟归巢”人才回流计划等。
“‘35岁+’群体(中高龄劳动者)面临着求职难、流动难、晋升难、再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当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老龄化日益严峻,延迟退休即将落地,‘35岁职场门槛’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极易造成就业市场恶性内卷,就业市场人才浪费与断层,增加劳动者焦虑,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吕国泉在他的提案中写道。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年前他收到一封署名“大龄青年”的联名信,反映了渴望打破“35岁职场门槛”的诉求。
全国总工会2022年一项全国性调查也显示, 35-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 70.7%担心技能过时,94.8%感觉有压力,均是各年龄组中比例最高的。
去年年龄≥50岁农民工占比29.2%,较2021年同比增长1.9%
无独有偶。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其中农民工的平均年龄42.3岁,达到了历史最高,50岁以上农民工的比重连年上升,达到29.2%,总人数超过了8600万。
可是随之而来的新闻是 务工行业实行实名制,建筑工地清退超龄农民工。 有超龄农民工办假证被抓——他们试图让自己的年龄显得小一些。
当年,是全国各地的第一代农民工在改革春风中,用自己的双手铸造起第一批世人瞩目的工程; 如今,怀揣梦想的新生代农民工们,被迫迁徙在无数个城市之间,微小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他们只能向下流动,逐渐走到城市的更边缘。
就像吕国泉所说:一个岗位需要的是劳动者的能力和责任心,而不是年龄、性别等因素,不能把年龄、性别与一个人的劳动能力简单划等号。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一个岗位需要的是劳动者的能力和责任心,而不是年龄、性别等因素,不能把年龄、性别与一个人的劳动能力简单划等号。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