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水体修复方面主要分为两种修复技术,即异位修复、原位修复,基于经济性原理,当水体面积较大不宜选用异位修复方法,当前,普遍选用原位修复技术用于河道水体污染治理。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其能够通过生物吸收、转化及降解水体内的污染物,进而满足水体污染消除,及水体生态功能恢复的目的。在河道治理中,选用该修复技术,可从整个生态系统上进行全面修复,相比其他修复方法,其修复效果更持久、更清洁、更有效。
微生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针对水生植物来讲,微生物的特点为培养时间短、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及转化效率强等,因此在河道污水治理中意义重大。其河道水体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去除水体有机污染物,因同化作用,将有部分有机污染物被转化为菌体自身物质;同时,针对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可迅速降解,以此达到
降解、消除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2)去除水体磷素,基于代谢作用,微生物可对水体内的磷素浓度进行有效降低,同样利用同化作用,部分微生物能够将水体内有效磷进行自身有机磷的转化,并利用食物链的传递功能,达到水达内磷素被去除的目的。
微生物驱动水体氮素循环。作为我国现阶段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氮素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并对水体生态平衡产生极大影响。通过微生物,可能快速分解水体内的有机形态氮,将其转化为氨。有氧状态下,能够把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如水体内具有大量硝酸盐氮,则表明在需氧方面水体环境具有稳定性,缺氧状态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氮可产生反硝化作用,并向氮气还原,井藻类等植物作用,空中的氮气向水体内溶解,同时,水生植物也可吸收、利用硝酸盐氮,构成植物蛋白质,此时水生动物可食用,并进行动物蛋白转化。随后水生动植物死亡又被微生物分解,再次形成氨,以此循环反复,去除水污染中的氮素。
河源项目-治理前
当温度适宜、污染程度一般的情况,选用甘度微生物进行河道污染水体治理,菌种适用于湖泊、静止/流动河道、坑塘、景观水体等黑臭水体的治理,可有效的降低水体中COD、氨氮、总氮、总磷等相关指标和抑制藻类及有害生物等增长,可保证水体状态稳定。如果温度过低或具有较高污染程度,则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应用效果明显不足,同时微生物投放组合合理,才能达到最佳净水效果。
河源项目-治理后
综上所述,在河道污染水体治理中,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
广,相比其他修复技术,其特点为成本低、便于操作,且还能与其他治理技术同
时使用。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水体微生物的活任,加快降解、转化水体污染物的速度。生命起源于水,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淡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目前,在河道管理中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将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用于河道治理,可将水体内有机、无机污染物彻底消除,恢复水体生态,提高其自净能力。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 万条内容 · 144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收藏】浸没式MBR膜的启动方法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浸没式MBR膜组件的启动运行的方法。 首先,正式运行前进行清水运行。 (1) 检查和设置 清水运行前,请先进行以下检查准备工作。 (a)请再次确认空气管、污水管的正确连接。 (b)确认膜元件箱体在曝气箱上已固定好。 (c)确认膜组件放置的反应池内已清洗完毕。打开保护盖。泥土和灰尘可能会对损坏膜组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关注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