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行见BIM \ BIM从业十年的我,从“误入歧途”到走上正道,过得不算太好!

BIM从业十年的我,从“误入歧途”到走上正道,过得不算太好!

发布于:2023-07-17 11:29:17 来自:BIM技术/行见BIM [复制转发]

很多小伙伴经常问我,你干BIM这么多年了,有木有觉得BIM还有“钱”途吗?


这个问题,我不敢一句话来概括,只能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来浅谈,反正我在BIM这条路上会死磕到底的。


当初我们班毕业的同学,如今还坚守自己专业的人不多,我算是其中之一。


时间来到了2013年,小编的第一份职业是深圳广厦结构CAD技术支持;那个时候跟很多深漂人一样怀揣一颗雄心壮志的心想要大干一场。现在深圳广厦也开始转型发展,做BIM结构正向设计与出图。


第一次接触Revit还是一场公司内部培训会上,当时的领导问我: “您知道BIM这个东西么?” 我满脸疑惑的回 答: “没有”。



然后他就解释了一通,重点说了一下那个BIM最常规、最有效的价值点就是碰撞检查,规避后期返工,提前进行优化。这样就很通俗的说了BIM的价值,后来自己装好Revit软件,也就开始了我的BIM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教程可以参考的,完全都是靠摸索,对于BIM的未来趋势发展一点都不懂,虽然接触得早,但是不懂市场发展,看不懂趋势,就算是机遇也抓不住,任何行业都是一样,吃到螃蟹的人总是有着异于常人的市场嗅觉。


其次,用Revit建模最耗电脑,模型没有出来,大概这期间浪费了很长时间的摸索。直到后来去广联达之后,对BIM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立志成为一名BIM工程师。


这里我想说的一点就是: BIM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不能复制,但是在付出和收获直接总还是成一定比例,对于刚入门的BIMer来说,好好学习软件,在和现场施工技术结合,将软件功能运用与现场实践,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的出路。

如今也算是BIM行业的老兵了,回顾自己 BIM之路的点滴,总想写点有用的东西分享给BIM刚入行的学员。


接下来,我们来整理梳理一下我眼中的中国BIM发展


一、BIM概念阶段


国内最早开始有人提BIM的时候应该是2007年(如果有误欢迎指正),如果是学术类的话张建平教授从2000年开始就有这方面的研究。


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的《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施工阶段开展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研究基于BIM技术的4D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等。



2012年1月,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宣告了中国BIM标准制定工作的正式启动,其中包含五项BIM相关标准: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制造工业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当然期间有个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上海中心大厦BIM的应用,那段时间上海中心大厦也为中国的BIM概念推广普及做出了贡献。


所以2007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国内处于BIM的概念阶段,即开始有一些先见之明的人预料到BIM的到来并已经开始做好准备,到2012年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才正式宣告BIM时代的来临。



二、BIM制度建设阶段


在介绍这个阶段之前我们先回顾下住建部和国家级的BIM文件。


2014年7月1日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要推动BIM发展与应用。



最后就是2015年6月16日《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从上文回顾看得出,其实国内的规章制度准备是2011年就开始了,但我个人认为,国内的BIM发展真正进入制度建设阶段,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因为之前都是准备科普阶段,而2014年下半年以后才算是真正有了可以参考的标准规范。


这个阶段现在仍在进行当中,估计会持续5-8年。


我预料的是,这个阶段将会经历以下过程:“要求项目使用BIM”,“确定BIM模型深度及参考价格”,“BIM数据的保护”,“BIM的合同范本及要求”,“BIM职业认证的发展”,“BIM对招投标制度的影响”,“BIM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参考意见”等。


而其实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国内的BIM开始过热,不管什么建设类企业都开始提BIM、做BIM。


三、概念深化阶段


BIM的本质应该是“建设领域信息化”。而国内现在的BIM认知发展是从“BIM=revit”到“BIM=VDC”,现在总体来说仍然处在VDC的认知阶段,而且我们的BIM还没有深入到设计阶段。


其实BIM本质应该是将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用在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就算以后出现了CIM、机器人什么的,他依旧没有脱离这个本质。


而我们之所以还处在VDC这个阶段,主要原因是有三个。


一、是国内科普做的还不够好。 现在国内有几个组织会翻译国外的情况给国内进行科普?尤其是先进技术应用类的。而相关的书籍翻译也不够好,如revitAPI开发的相关书籍和方法。这些是会阻碍大家的认知的。


二、是国内的建筑从业人员编程水平太差。 现在跟编程有关的专业都做IT去了,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本身的编程基础又不够好甚至是0,这样肯定会阻碍BIM的发展的。


三、是国内建筑市场不规范。 但是这三个原因我认为会在5年内扭转过来,这得益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和教育的改进。但不管怎么扭转,我认为都会逐步往“建设信息化”这个方向靠拢。


四、BIM技术深化阶段


从技术层面来说,BIM,更准确的说是“建设信息化”,按发展顺序将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虚拟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大家使用BIM软件来帮助设计与施工。这个阶段重点是在设计,同时会辅助施工和运维(3D点云扫描技术等)。


2、物联网的应用。 这点从楼宇自动化和RFID开始,以后将会有更多硬件设备可以辅助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这个阶段就重点是辅助施工和建筑运维。


3、云平台和大数据的应用。 这点是侧重于运维,对云平台和计算机的要求会很高。同时这个阶段也会影响到行业的制度和盈利模式,这个我在进阶之路施工单位篇和政府篇再谈。


4、工程自动化阶段。 这点先从机器人和可编程的塔吊开始,目标是无人化工地,主要建筑形式将会是3D打印(欧盟已经开始在行动了,你看看他们的月球基地)或者编好程式的塔吊自动拼接预制构件(这点北美现在做的也比较多)。当然现在也有用机器人无人机进行建筑扫描维护,最近巴西就是。


5、建筑即机器人阶段。 这个可能有点超前,但是我现在所做的研究就处在第4和第5阶段。我们认为可以设计出一种智慧化、可编程可操作的构件,建设时自行组装成建筑,维护时自动离开更换一个新的上去,拆除时自动解散直接回收利用。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见BIM

返回版块

9266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从“建造”迈向“智造” 重庆抢滩布局3000亿现代建筑产业

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24个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重庆榜上有名。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将重庆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建造高地的目标,确保到2025年全市现代建筑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如何从“建造”迈向“智造”,重庆提出建立健全智能建造“五大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推广体系、产业体系和监管体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