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2023
╱ 厌氧工艺 ╱
上图为宝鸡某污水处理厂厌氧池照片
厌氧池主要是用于厌氧消化,对于进水cod浓度高的污水通常会先进行厌氧反应,提高cod的去除率,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提高bod/cod的比值。
厌氧池污水调试最关键的是污泥接种,即向污泥厌氧消化池内投入总容积10%~30%的厌氧接种污泥的方法。接种污泥一般取自正在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池,当液态消化污泥运输不便时,可使用经过机械脱水的干污泥。
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耗氧处理。
厌氧池主要是用于厌氧消化,对于进水cod浓度高的污水通常会先进行厌氧反应,提高cod的去除率,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提高bod/cod的比值。而且在除磷工艺中,需要厌氧和好氧的交替条件。
厌氧条件下,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如大分子有机物可以被厌氧菌分泌出来的胞外酶水解变成小分子有机物,这样就有利于后续好氧生化池的运行,否则会对好氧池产生冲击,导致出水COD不达标。
Spring 2023
╱ 厌氧处理原则 ╱
厌氧是污水处理中的一个工艺,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水解酸化的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著提高,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例如天然胶联剂(主要为淀粉类),首先被转化为多糖,再水解为单糖。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成纤维二糖与葡萄糖。半纤维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单糖。
水解过程较缓慢,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在酸化这一阶段,上述第一阶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菌体外,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酸(VFA)、乳醇、醇类等,接着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酸化过程是由大量发酵细菌和产乙酸菌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机酸。
Spring 2023
╱ 厌氧生物处理阶段 ╱
第一阶段为水解发酵阶段(也称酸化)。此阶段,通过兼性水解发酵菌(即产酸菌)的代谢活动,将复杂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发酵成为有机酸、醇类、CO2、H2、NH3和H2S等。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专性厌氧的产氢产乙酸菌的生理活动,将第一阶段细菌的代谢产物--丙酸及其他脂肪酸、醇类和某些芳香族酸转化为乙酸、CO,和H。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主要是由产甲烷菌利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产生的乙酸,CO2,H2(还有甲酸、甲醇和甲胺)等为主要基质,最终转化为CH和CO2。产甲烷菌包括两种特异性很强的细菌:一群产甲烷菌主要利用H把CO还原为CH(也可利用甲酸);另一群产甲烷菌主要以乙酸为基质(也可利用甲醇和甲胺),把它分解为CH和CO2。
总之,厌氧消化是一个多种群多层次的混合发酵过程,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细菌种群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其代谢产物之间在系统内也存在着动态平衡。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8 万条内容 · 144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污水处理入门必读(请收藏)1、什么叫废水的生化处理? ◆ 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是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简称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将废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机物有效地去除,使水得到净化。事实上,我们对生化处理并不是很陌生的,天然的水体中存在着一条食物链,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小虫吃微生物,微生物吃污水,如果没有这条食物链,自然界就要乱套了。在天然的河流中,有着大量的、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它们日日夜夜地将人们排入河流中的有机物(如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粪便等等有机物质)氧化或还原,最终转化为无机物质,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我们周围的河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二年,就会成为臭河了,只是由于微生物太微小太分散,以致人们的肉眼看不见罢了。而废水的生化处理工程则是在人工条件下对这一过程的强化。人们将无以计数的微生物全部集中在一个池子内,创造一个非常适合微生物繁殖、生长的环境(如温度、pH值、氧气、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和效率。然后再往池内泵入废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得到氧化降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处理。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生化法具有能耗低、不加药、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等特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对于学习厌氧调试技术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值得一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