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照明工程 \ 商业步行街照明的融合与创新—— 以杭州湖滨步行街区提升改造工程为例

商业步行街照明的融合与创新—— 以杭州湖滨步行街区提升改造工程为例

发布于:2023-07-13 09:08:13 来自:电气工程/照明工程 [复制转发]

工程概况


杭州湖滨商业步行街区项目位于西湖景区东侧、东坡路沿线,街区范围北至庆春路,南至解百新元华,东至延安路,西至湖滨路,包括长生路、学士路、平海路、邮电路等部分路段,占地面积41万m 2


夜景照明现状存在问题


杭州湖滨商业步行街区道路沿线建筑大部分已做夜景效果,灯光以3 000 ~ 4 000 K光色为主(如图1所示)。平海路以南建筑立面夜景效果较为完善,但部分建筑由于灯具老旧,存在断亮、光衰严重等问题,造成建筑无光或效果表现不佳;道路部分区域灯具由于损坏无法点亮,破坏了街道空间的整体性。部分建筑缺少灯光,广告招牌杂乱,使用跑马灯等多彩灯光,造成道路局部区域断亮,无法表现良好的夜景效果。



东坡路原先作为通车道路,道路照度以满足车辆通行为主,采用常规钠灯光源路灯,道路照度功能性照明明暗反差较大,灯光品质欠佳。建筑灯光手法单一,缺少地方特色。未来作为商业步行街打造,商业灯光缺少集中控制系统、故障反馈系统,智慧控制技术能力弱,影响整体道路的夜景品质。


笔者对道路照度数据进行现场随机检测(如表1所示),整体平均照度介于25 ~ 45 lx区间,明暗反差较大。


商业街灯光常见不足


a. 智能设备集成。本项目位于城市商业核心区,人流量较大。该区域导视系统、公共广播、安保监控等设备较多,对设备集成一体化要求较高。


b. 照度均匀度。商业街区路灯杆、监控杆等临近点位存在纵横排布,布置不合理,导致整体街区平均照度不足,或暗区偏多。


c. 灯具隐蔽性。植物照明多采用低位照明(如插泥灯、地埋灯等),用于高品质商业步行街隐蔽性较弱。


d. 防眩光。本项目商业步行街区多为骑楼特色建筑,且多为近人视角,采用穿透的灯具安装方式容易产生眩光,破坏夜间环境舒适度。


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融合创新


> > > >     多功能需求与智慧路灯的融合


项目智慧路灯杆的改造整合了智慧监控系统,实现无死角全覆盖、人脸识别、实时统计区域内人流数量以便提前疏导、公共广播定点喊话、公益信息发布、一键求助等多项新技术,实现了整个区域内的全面智慧管理。


将智慧照明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统一接入智慧路灯管理平台,统一的入口,统一的标准,利用统一的视角进行智能管理,提高数据采集、分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图2是智慧路灯功能分布间距图。



> > > > 照度计算


根据JGJ / T 163 - 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第5.1.4条对照明标准值要求,商业步行街区属于高亮度环境区(E4区)。由于商业步行街区的特殊性,需要合理控制游客活动区域面的光照舒适性,包括色温的统一、照度的均匀度,且尊重现实需求,所以建议项目地面平均照度维持在50 ~ 70 lx;本项目采用利用系数法对现场照度进行计算,经计算平均照度约为62.72 lx。图3是智慧路灯地面照度分布模拟。



表2是街道路面改造前后照度对比。根据现场实际测试数据,通过多点取平均方式进行测算,由于受部分商业外摆、内透光影响,整体道路照度平均值高于计算值,为68.73 lx,达到原有设计要求。



> > > > 装饰性与功能性结合


植物照明底部是1 800 mm × 1 800 mm的树池,树径均在360 mm。尝试采用地埋灯时,会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且眩光严重,还会带来行人绊倒或触电隐患。银杏树枝属于单轴分枝类型树木,使得灯具不适合上树安装,并且在行人能够伸手触碰到的区域安装灯具存在安全隐患,既不能影响植物生长,又要确保行人安全,难度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采用4 mm厚度不锈钢板多功能定制灯架(如图4所示),封闭嵌体内上端用于放置120 W LED四通道全彩环形投光灯,腔体下端用于隐藏信号放大器,电力电缆及超五类8芯双绞网线引至灯架底部,通过网线与控制器端相连进行联动变色。



同时,银杏树加入雾森系统,采用不锈钢高压管外敷仿真树藤形式,通过棕丝绳捆绑上树。这套灯架集成系统既解决了安装受限问题,又保护了银杏树,丰富了载光面,为效果加分。


> > > > 骑楼特色建筑防眩光创新


骑楼的墙门高为8.5 ~ 10 m,墙门进深为100 mm × 100 mm的方形空间,传统灯具发光面暴露易形成眩光,影响道路品质,且灯具长时间暴露容易老化泛黄,反而影响建筑效果,所以灯具需要特殊的眩光处理和安全性考虑。


设计利用漫反射原理,灯具采用“面壁式”出光,压铸铝盖板遮掩灯具的腔体,外壳做仿建筑色喷涂,见光不见灯。


采用1.5 mm厚压铸铝板定制特色门框灯(如图5所示),通过多次试验,采取与墙体45° 夹角出光面更为均匀,铝盖板与墙体预留20 mm间距,通过漫反射将灯光浸透出来。灯具采用低压安全供电,灯具管线隐藏于发光面后,做到管线、灯具一体化,灯具开关电源隐藏于骑楼内空间顶部安装,利用原有灯具格栅网等巧妙隐藏,合理把控灯具的电压降,保证灯具的稳定性。



本次改造将照明光线严格控制在被照区域内,灯具的出光方式、特色外形等限制了灯具产生的干扰光,溢散光不超出被照区域10 %。表3为平均亮度实测值。



> > > >    采用智能夜景照明控制模式


建筑、景观照明控制模式根据时控及回路控制方式将开灯方式分为3种:平日模式、节假日模式、重大庆典模式。根据不同时期、时段的需要,决定开灯的数量和区域,智慧路灯采用单灯PLC控制模组,可以根据时间、人流等调节灯具的光通量,既建立了切实有效的节能管理机制,又丰富了夜景照明效果。


> > > >     实拍效果(如图6 ~ 图9所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照明工程

返回版块

14.05 万条内容 · 42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项疏散指示标志案例

某高铁站疏散指示标志实例,看看地面疏散指示标志灯的设置情况。设计需要遵循“就近原则”,现实使用还有特殊要求,例如安检。因此,设计与使用不一定一致,如何解决?最好的办法将使用需求作为设计要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