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光机:浙江农房的变迁
从“低矮暗”到“高大亮”
七八十年代的浙江农村,居住条件简陋,多数都是以砖木或草房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老旧房,或者年久失修的残破房,面积也小。数据显示,1980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6.07平方米。
在过去,距离杭州淳安县城50多公里的山区偏僻小村下姜村,由于地处深山、交通闭塞,因贫穷而远近闻名。“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不嫁下姜郎。”这首乡间童谣传唱着的,正是下姜村不堪回首的过往。家住下姜村的77岁老人余彩元说,在当年,媒人给姑娘说婆家,只要听到下姜村三个字都会直摇头,但她还是坚决嫁给了老伴,虽然当时他家“穷得连条板凳都没有”。
除了贫穷,当年下姜村的环境也很恶劣。据老支书姜银祥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姜村的露天厕所、猪圈、羊圈多达154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余彩元说,那个时候,村民们最怕下雨,因为村道都是土路,下雨后非常不好走。更严重的是,下雨后,从村里100多个露天厕所渗出来的黑水,会沿着山路一直流到河里。
在浙北,湖州安吉县高家堂村对农房的规划建设意识“觉醒”较早。村民沈佳平的房子建于1989年,当时建房选址基本依照“就地”原则。“那时手头不宽裕,就想着先把房子建起来。”话虽这么说,可老沈觉得既然建了就得像模像样。于是,房子造了两层,安了走廊;墙壁用石灰粉刷了一遍,不再像旧房般裸露“寒碜”;材料不再是木和泥,改用了砖和预制板。
在此后10年时间里,高家堂村内低矮简陋的泥石土坯屋逐渐被挺拔明亮的砖混楼房所代替。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高家堂村人对房屋的质量和美观有了追求。但是,那时农房一味追求高、大,建设面广、布局分散、随意性强,导致建房无序,也造成村庄凌乱分散、土地浪费,还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外在美”兼具“内在美”
进入21世纪,经济基础逐渐坚实,村民对房屋追求也就更高。除了外观和质量,对村庄布局、农村文化等也有了考虑。对此,“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就很有自己的见解。早在2002年,王澍就和妻子陆文宇决定要对浙江的乡村做初步的调研,作为建筑师,城市化的大潮让他们企图转身回望被时间淹没却不能被忘记的东西。
2013年,王澍选定富阳文村率先进行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项目。在文村项目上,王澍就地取材,利用杭灰石、黄黏土等材料,运用美院实验室研究出的夯土、抹泥新技术,做出了像是传统,但又不是直接模仿传统的建筑,使新村和老村有机融合。他还试图重构了村民的生活与文化方式。每户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入口,不但是这户人家的形象,也是尊严。门口有一个小空间,妇女可以和邻居说说话,或者摆个小板凳剥剥毛豆、看看风景。还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能看到风景,小孩可以在那跑,大家可以一起吃饭。还有作为象征性的空间的堂屋,祖先、待客、议事,婚丧嫁娶……一个家庭必须有一个这样的精神空间。
保留乡村的风貌特色和建筑肌理,农房民居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着重解决农房质量安全和风貌特色管控,标志着我省农房建设管理有法可依,填补长期以来农村住房质量安全管理的空白。《管理办法》中明确,农村住房建设应当遵循规划先行、节约用地、因地制宜、保障安全的原则,符合适用、环保、美观的要求,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
影响村庄布局的还有村庄环境。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把下姜村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在一次座谈上,下姜村老支书向汇报了“通过建沼气池来解决生活垃圾,提供绿色能源”的想法。不久后,村里就号召大家建沼气池,猪粪成了新能源。下姜村村民姜祖海家是村里第一个用上沼气的。随后,下姜村46户农民家里都建成了沼气池,以沼气作为替代能源,全村每年能节省居民用电9000度,节省液化气6000公斤。更重要的是,下姜村附近的340亩山林得到了保护。
村里的卫生变好了,山上的绿树也没人乱砍乱伐了,令人头疼的土路成了水泥路……沼气池的建设,打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接着,河道整治全面拉开,水果大棚一个个搭建起来,精品民宿也慢慢在村里生根……
从宜居跨越到乐业
从2011年开始,淳安下姜村启动了“美丽乡村、幸福下姜”和“富丽下姜”建设,结合下姜村3A景区创建,打造景点式村庄。如今的下姜村,山明水秀,俨然一幅 “幸福山居图”,每个村民生活在其中,在山水田居里筑梦。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项目案例
返回版块1967 条内容 · 74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