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岛开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公园城市建设作为攻坚行动之一全面势起。 团岛山基于现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资源,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使城市绿色资源价值充分释放、城市绿色空间优化拓展、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人文与自然高度融合,成为了青岛市山头公园改造建设的成功范例。
“公园城市”理念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青岛,这座有质感有温度的海滨城市,正在城市更新中向新而行、进阶而上。
团岛山是一战时期德日战争的炮台旧址,历经沧桑的台西镇炮台,让这座山有了深厚的 底 蕴。 坐拥胶州湾海岸风光, 在孩童的欢笑声中, 空气中散发淡淡的烟火味。
原场地内植物资源丰富,存在大面积黑松林和刺槐林,设计团队 在保护公园原有地形地貌及原生植物基础上,融入海绵城市系统,对场地进行改造提升,并保留 周边居民日常休憩活动的场地,保留居民对场地的独属记忆。
通过融入历史、科学、文学、自然、艺术、体育等多元板块,打造一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山头公园。这是一次传统社区升级,也是一次老城区经济与社会效益赋能的提升。
场地内的炮台遗址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在炮台栈道两侧设置景观栈道,游客在不同的观赏距离,能够多方位体验炮台不同角度的景观。将历史文化融入游览路线,打造沉浸式的历史研学通道。
在栈道两侧的护栏处设置历史展示板,将炮台所承载的历史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游客眼前,更加真实直观的去了解这个充满故事的炮台。
一座林下感悟的主题教育展厅,通过融入山野气息,打造自然无界的氛围。展厅正对的圆形大草坪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营造了一处自然弹性的草坪空间,成为周边居民周末露营、聚会的好去处。
草地为音乐会、露营、表演等活动提供了场地,结合研学活动,文化展馆与炮台旧址联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青岛历史,了解团岛文化,在人间烟火中,品味生活的韵味。
团岛山公园与周边的海岸带、居民区在城市功能上有机结合。
开阔的林间剧场,自由舒展的环形座凳,宽阔的草坪,为周边居民群体、幼儿园等提供一处聚会活动空间,也可供周末亲子活动、家庭野餐等活动使用。
为了延续周边居民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习惯,场地中的黑松林被保留和修整,划分种植空间与活动空间,形成不规则周边场地的林下客厅, 原有居民的习武场地也加以保留, 并 设置健身器材和拉伸锻炼设施, 供市民休闲运动。
以自然为底色,建立森系的全龄段游玩体系,营造自然野趣的活动空间。利用现状平坦素土场地,打造林下活力球场。
场地内原有的倒伏树木,加工处理成原木座椅,放置在林下,形成极具自然感的原生林下客厅,成为了周边居民健身活动、休闲聊天的场地。
场地内现状植物资源优越,分布着多棵长势良好的原生大树。
一遍遍推敲场地与大树的位置关系,避让大树的同时,让其成为场地内可进行观赏的视线焦点。
对于无法避让的大树,则给其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以树池的形式让其在路径之上也能完好地保留下来。
在场地中心的下凹地块,长期汇集雨水。因此,结合场地现有地形,营造一处旱溪花园,在周边补植一些水生植物,营造场地独特的旱溪景观,同时形成场地内舒适的小气候环境,也是一处以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展示空间。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公园成为城市居民感受自然与人文气息的窗口。团岛山公园作为历史遗址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体,不仅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我们尊重原场地生态环境,以轻介入低干预的处理手法,重新组织场地路网体系,适应观赏者游览体验的同时,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融入叙事表达,在游客、公园以及“公园的故事”三者之间建立联系,营造一个以观赏者感知体验为中心的空间环境。今天,团岛山公园在延续场地的记忆与精神的同时,成为了青岛文化新起点, 向更多人呈现青岛故事与文化 。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