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淤地坝损毁情况:以岔巴沟流域为例

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淤地坝损毁情况:以岔巴沟流域为例

发布于:2023-07-04 10:55:04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研究背景

?


         

淤地坝是具有降低水流流速、拦截洪水和泥沙、改善沟坡稳定性、减少下游输沙、限制河道侵蚀、增加农业生产农田的重要工程措施。然而,淤地坝由于设计标准低以及缺少维护,一些淤地坝出现了损坏或毁坏,这将增大极端暴雨对淤地坝的危害性。

2017 7 25 16:00 26 8:00 ,陕西省榆林市发生特大暴雨。这是该地区自 1949 年安装雨量计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雨,这次暴雨引发了超过无定河和大理河已有记录的洪水,这次洪水造成了流域内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基础设施的破坏。

调查淤地坝经历暴雨洪水后的实际受损情况,对于分析淤地坝受暴雨的影响和淤地坝受损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研究区域

?


         

调查地点为榆林市的岔巴沟小流域 (109.5°-110.1° E, 37.5°-37.8° N) ,该流域是大理河流域的主要支流,面积为 205 km 2 (平均宽度 7.8 km ,沟道长度 26.5 km ),其出口站草坪站的集水面积为 187 km 2

该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量相对较少(年平均降雨量约 480 mm ),并且降水的年内变化大,其中 81% 的降雨集中在 6-9 月,主要是历时短、强度高的暴雨。

1 岔巴沟流域


研究方法

?


           

调查于 2017 8 27 日至 9 8 日、 10 15 日至 28 日进行,主要记录了各个淤地坝的大小和组成,包括溢洪道、卧管、竖井和涵洞。

淤地坝的坝控面积、坝体长度、上游高度、下游高度和坝顶宽度分别为 0.51-127 km 2 2.8-88 m 0-12.9 m 0.48-30 m 0.15-23.6 m ,坝体上下游边坡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草地、灌丛、农田和裸地,坝顶则为草地、灌丛、农田、裸地和道路,其调查情况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1 淤地坝统计资料

2 淤地坝坝高情况


根据调查得到的淤地坝损坏情况,将其分为三类:完好的、损坏的和毁坏的。毁坏的是指洪水在坝体上制造了一个开口或涵洞(图 2 )。损坏是指( 1 )坝体完好,但是上游边坡、下游边坡或坝顶出现了严重沟蚀或塌方(图 3 );或( 2 )淤地坝的放水建筑物或溢洪道受损。同时记录了损坏或毁坏的淤地坝受损状况,以及每个淤地坝的土地利用类型。



2 毁坏淤地坝的受损状况

3 损坏淤地坝的受损状况


研究结果

?


             

1.   淤地坝受损情况

如图 4 所示,完好的淤地坝有 155 座,损坏的有 53 座,毁坏的 364 座,分别占总数的 27.1% 9.3% 63.6% 。其中淤地坝高度小于 1 m 的最容易被损坏或破坏,分别占损坏坝的 67.9% 和毁坏坝的 51.9% ;而损坏的淤地坝和毁坏的淤地坝中坝高小于 2 m 的分别占 86.8% 89.0%

如表 3 所示,淤地坝以开口或涵洞的方式被破坏。坝体开口宽度为 0.6-23.3 m (平均 1.7 m ),其深度范围在 0.4-5.5 m 之间(平均为 2 m )。大多数因开口被破坏的淤地坝高度在 4 m 以下,而大多数因涵洞而被破坏的淤地坝高度在 3 m 以下。

4 淤地坝受损情况


3 毁坏淤地坝的受损情况


2.   淤地坝受损原因

a)   设计标准低

调查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的淤地坝多为小型的生产性坝,目的是淤地造田。这些淤地坝传统的设计洪水重现期为 10-20 年,校正重现期为 30 年一次,设计淤积年限为 5 年。岔巴沟流域的淤地坝大多是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许多坝体经过 40-50 年的运行很多都充满了淤积物。因此,淤地坝实际的防洪能力远远小于设计标准。

b)   排水能力差

在本研究中,只有 34 座淤地坝有溢洪道,其中 75% 的淤地坝保持完好, 15% 的淤地坝被损坏, 10% 的淤地坝被毁坏。然而,在没有溢洪道的淤地坝中, 23.5% 的淤地坝保持完好, 8.8% 的淤地坝被损坏,高达 67.7% 的坝被毁坏,如图 5 所示。

5 溢洪道对坝体安全的影响


c)         坝体处土地利用方式不当

在被损坏和毁坏的淤地坝中,农田和裸地所占比例均大于草丛和灌木,而农田和裸地的抗冲刷能力普遍较差,易造成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导致淤地坝稳定性较差。

6 土地利用方式对坝体安全的影响


研究结论

?


             

2017 7 25 日和 26 “7.26” 暴雨期间,研究区域内的淤地坝遭受严重破坏, 分别有 9.3% 63.6% 遭到损坏及毁坏。造成所调查淤地坝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此次超常暴雨,以及淤地坝自身的设计标准低、缺乏溢洪道、排水能力差、坝体土地利用不当等。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需要提高淤地坝的设计标准,并且淤地坝在设计和建设时应当设置泄洪道、放水建筑物,以增加泄洪能力,减少对淤地坝的破坏。此外,应定期维修清理溢洪道及放水建筑物,以确保其泄洪能力。由于坝体上的农田和裸地会降低坝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而天然的草地和灌木则是保护坝体稳定性和抗洪能力的更好选择。


编者观点

?


             

这篇文章通过调查陕西榆林 “7.26” 暴雨洪水后岔巴沟流域淤地坝的实际破坏情况,分析了极端暴雨对淤地坝的影响及淤地坝破坏模式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今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编者简介

?


             

赵玉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参考文献

?


Yang Y, Fu S, Liu B, et al. Damage of check dams by extreme rainstorm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 case study in the Chabagou watershed[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0, 75(6): 746-754.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5 万条内容 · 2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土壤生物修复集成技术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为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会将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后持续推广宣传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创新模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