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杭州智慧新天地创新中心

杭州智慧新天地创新中心

发布于:2023-07-03 14:20:0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 建筑译者·姚力

创新中心建筑的形象是一组堆叠的白色模块。传统结构做法中,同层板面平齐的情况下,悬挑部分下挂,露台部分面层叠加,错动的体块间会呈现咬合的形态。但在本项目中,我们想追求一种更为极致平整的观感,实现模块相接面的干净利落。


 
智慧新天地创新中心项目位于杭州市高新区,钱塘江北岸,之江大桥旁,是汇集商业服务、商务办公功能为一体的智慧产业集聚区和孵化基地,未来将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入驻。场地的独特区位与未来特定人才的聚集,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办公的新诉求。  

 
 
▲沿江立面   ? 建筑译者·姚力  

 

 

 
01. 为什么是模块化  

 
基地位于之江大桥进入滨江的门户位置,所在的沿江一面已经有成片的城市建筑作为背景,与其隔江对望的是连绵的山脉。绿色的缺失使得城市中的新生建筑正在失去与自然的联系,面对场地周边的环境,我们便产生了引入自然、模拟山体的想法。通过像素化的方式拆分形体,产生多平台,创造同自然山体般可攀登、可驻足的场景。  

 
 
▲区位图   ? gad杰地设计  

 
 
 
▲沿江立面   ? 建筑译者·姚力  

 

 
模块之山  

 
我们设置两栋独立的高层建筑满足不同企业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塔楼前后错动,并自然形成了入口及临江两个相互联系的广场。模拟山体的堆叠形式,两座塔楼由场地中心自下而上,逐层退让,获得两个楼栋间的最大距离,尽量减小相互干扰。受快速道路和临近规划高层的影响,退让的体块进一步交错移动;同时引入屋顶花园和共享观景平台,使自然从江边蔓延到建筑内部。  

 
 
▲形体演变图   ? gad杰地设计  

 

 
 

 
 
▲项目模型    ? 建筑译者·姚力  

 
 
▲形体与远山相呼应   ? 建筑译者·姚力  

 
 
▲东北面小鸟瞰   ? 建筑译者·姚力  

 

 
弹性生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往往超越当下社会的普遍认知,有一定的不可预测因素,这需要建筑空间的设计具备“弹性”,以适应各类新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办公空间拓展的需求。每个“盒子”设定为标准柱网和3-5层的模块化单元,适应了小型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可单层使用,亦可整体出租。  

 
 
▲西南面小鸟瞰   ? 建筑译者·姚力  


▲西北面视角  ? 建筑译者·姚力


 

 
立体花园  

 
传统办公塔楼的密封形态因为自然活动空间的缺失,造成办公环境枯燥沉闷。我们在项目中使用一系列灵活错动的体块,创造出丰富的户外露台空间。屋顶绿化与空中花园的植入打破了通常标准化办公空间的僵化现象,开放畅通的活动场所为其增添了活力,在带来积极体验的同时,也强化了绿色办公的理念,建立与自然的对话,促进使用者的社会交往,激发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屋顶花园   ? 建筑译者·姚力  

 

 

 
02.怎么做模块  

 
让模块更像模块  

 
创新中心建筑的形象是一组堆叠的白色模块。传统结构做法中,同层板面平齐的情况下,悬挑部分下挂,露台部分面层叠加,错动的体块间会呈现咬合的形态。但在本项目中,我们想追求一种更为极致平整的观感,实现模块相接面的干净利落。我们将每个模块立面的上限控制在上层悬挑部分的吊顶收口高度,同层露台外部立面同样受此线控制。露台部分降低面板,预留足够的面层和室内外防水高差。不同标高的顶板通过斜梁联系为整体,实现悬挑、普通层、露台三个位置穿孔板顶部平齐的堆叠效果。  

 
 
▲坚塔路视角   ? 建筑译者·姚力  

 
 

 
 

 
 
▲底层院落空间   ? 建筑译者·姚力  

 
同时,为了避免室外机设备和凸出的电梯冲顶井道对平整度的影响,我们将核心筒分高低区分散布置。低区核心筒电梯提前一层收口,楼梯保留满足疏散需求。利用露台与下层面板的高差区设置降板空间,作为电梯冲顶的缓冲。原先应外置在露台的设备也整合藏于降板空间内,顶部设通风百叶,提升了露台的空间品质,也让“盒子”之间的边界更加清晰,建筑形体更显轻盈。  

 
 

 
 
▲沿街立面   ? 建筑译者·姚力  

 

 
从模块到模数  

 
立面上,我们采用了内部玻璃外衬穿孔板的双层幕墙体系,以减少对桥面交通造成光学影响。为了与形态的极致呈现相契合,形体错动与建筑立面均遵循一定逻辑:错动距离与结构柱网的1/3、1/4计算相对应,再以最小公约数将进退尺寸拆解为更小单元对立面进行控制。  

 
 
▲底层视角   ? 建筑译者·姚力  

 
设置南北3米、东西2.8米的立面模数框架,使得立面分割与错动位置都严格受此控制形成上下对应。再在框架上覆以1/4宽度的穿孔板,采用渐变肌理,延伸至角部通高空间处逐步剥离。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实现了建筑形体的精准感与纯粹性,同时,模数化的控制也落实于景观、设备等方面,构成统一秩序。  

 
 

 
 
▲立面模数化框架   ? 建筑译者·姚力  

 

 

 
03.    结语  

 
智慧新天地创新中心在设计师追求精巧、偏执于精致的坚持下最终得以呈现。它代表了高新企业办公的前沿面貌,也表达了我们对新一代城市空间的思考。作为可持续、创新和面向未来工作场所的典范,期冀它成为滨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形成沿江区域自然和科技和谐共存的办公花园。  

 
 
▲西北面小鸟瞰   ? 建筑译者·姚力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 gad杰地设计  

 
 
▲一层平面图   ? gad杰地设计  

 
 
▲标准层平面   ? gad杰地设计  

 
 

▲立面图1 ? gad杰地设计


▲立面图2 ? gad杰地设计


▲立面图3 ? gad杰地设计


▲立面图4 ? gad杰地设计


▲剖面图1 ? gad杰地设计


▲剖面图2 ? gad杰地设计


▲剖面图3 ? gad杰地设计


▲剖面图4 ? gad杰地设计


 

 

项目名称:智慧新天地创新中心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详细地址:滨江区坚塔路

设计时间:2017.08

建成时间:2023.06

用地面积:20002㎡

建筑面积:89891.8㎡

容积率:2.9

设计单位:gad杰地设计

施工图设计:gad杰地设计

景观:gad久和

室内:典尚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业主: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材料:穿孔板/铝板-高士达;玻璃-信义

项目总监:张微

项目主创:程越

团队成员:郑一林 郭欣欣 孙骏 施懿媛 章静(建筑)、宋仁乾 钟舟能(结构)、张斌 胡挺(给排水)、李金牛(暖通)、卓祖航 余海洋(电气)、郭宇 周润 王丁丁(景观)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的魔幻空间:BWT德国倍世净水体验中心

该项目位于中国成都富森美家居南门2号馆, 商场的二层中庭,店铺位置有较强的招识性,这次的设计是此前店铺的全新升级,业主希望通过这次的更新带给更多用户全新的感受。     01    品牌故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