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问答 \ 庄慎:城市更新设计是一个系统式的设计

庄慎:城市更新设计是一个系统式的设计

发布于:2023-06-27 14:28:27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问答 [复制转发]

           

嘉宾简介


               

               

               


庄慎的实践与设计研究重点关注日常城市与普通建筑的改变以及建筑未来的改变,其 作品曾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商业建筑类金奖、社会与文化建筑类金奖 及社会责任奖特别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奖、WA中国建筑奖、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探索奖”、美国《商业周刊》/《建筑实录》评选的最佳商用建筑奖、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施工管理杰出成就奖”,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Domus》 《A+U》《建筑实录》《建筑设计》《建筑师》《时代建筑》《建筑学报》《世界建筑》,Archdaily网站、谷德设计网等都先后刊登过特辑或专稿。在创立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前,庄慎曾先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和主持建筑师。




精华分享


             

             

             



这期沙龙的主题是“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曾群老师讲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对汽车一场的改造项目,整个设计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我认为这是城市更新的特征。对于城市更新,我的理解是在既有城市或原有建筑的条件下,在城市或建筑的全寿命期中,对其进行一次集中式的改变和调整。这与时间、建筑的全寿命期及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是由人的使用方式、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周期与建筑实体的全寿命期不同步造成的,因此人们对城市更新有更多的需求。      

我认为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和新建一座建筑相同,因此,建筑的价值评价标准也是相同的。城市更新能够将过去与现在既有事物联系起来,并与建筑的全寿命期产生更大的共鸣。前面薄宏涛老师提及的常州棉仓城市客厅改造是一个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商业空间改造项目。一家线上服装店的业主想要进行线下实体空间的经营,选择的地点是位于仓库园区内一个用于线上服装设计和物流配货的大厂房。这座厂房所处的位置在常州市北站附近,远离城市和居住区,虽然有一定的线上流量,但如何将人群吸引到线下空间成为设计的首要问题。

常州棉仓城市客厅

   
我们设计了一个装配式的屋中屋系统,未来如果将它们搬走,60%以上的材料也能再重新利用,以此节约综合的投资成本。为了满足建筑既要吸引人,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需求,我们做了一个结构设备和建筑空间一体化的局部设计,形成服装和餐饮两个功能区的室内舱体,服装区域采用钢结构,餐饮区域采用木结构和钢木结构。为了节约能源,舱体内部采用局部空调,外部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这个项目完成后,线下游览的人非常多,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常州棉仓城市客厅

这个项目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思考,它与我们一直关注的普通城市空间或建筑更新有密切的联系,就像胡越老师提到的上海市青浦体育馆——一个没有特点的普通建筑,没有文化、历史的传承,在城市之中随处可见。这也是我们近期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

常州棉仓城市客厅

我们在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经常做与城市更新相关的项目,这是我们事务所的一个工作方向。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体会:城市更新一定是“小投入、大改观”的,或者对局部进行投入,形成整体的改观,同时在使用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从而营造出较好的场所感;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筑师要注重设计的全寿命期,最重要的是对整个系统有较为完整的认知,从而进行精准干预。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城市更新设计是一个系统式的设计。我们对城市更新的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解析:
1)建筑师对整个系统的认知。我们所讲的基础设施不仅是指传统的水、暖、电和交通等,还包含互联网及新的技术。这样的基础设施在国内发展得非常迅速。做到“小投入、大改观”,就要与这些系统产生联系。
2)建筑师的精准性干预和设计。像我们设计的上海市永嘉路口袋广场(以下简称“口袋广场”)一样:在技术层面,设计团队需要考虑如何在城市中开展有效而精准的设计工作,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在城市更新层面,设计团队还要重视其他因素,如机制创新,上海市政府在规划层面针对城市开发容积率采取平衡政策,允许当地主管部门拆除原来的建筑并重新设计项目。我们在开展其他项目时也发现,机制和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协同创新,是决定城市更新实现好效果的根本因素。只有在此条件下,建筑师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做有效的设计。
上海市永嘉路口袋广场

上海市永嘉路口袋广场

城市更新不仅是针对某一个建筑或空间的更新设计,还需要进行社会层面的设计。就像薄宏涛老师提到的:“网红”、时尚流行等风格都是非常短暂的,如何能够把短暂的热点变成持续性的优势,是经营者、城市开发或更新的建设者、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该要有主动意识,在过程中主动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应该在人的使用感受、建筑产生的效益等方面,有目标地进行行动式设计。
对于我个人而言,从事城市更新工作让我对建筑、设计工作的价值有不同的认识,我认为这也是设计最有意义的一个方面。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

1.78 万条内容 · 1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张斌:城市更新对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推动力

城市更新这个话题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韩冬青大师提到的“有机更新”、张杰大师对地方产业升级的大力推动等方面,对于国内的城市更新发展来说难能可贵。我自己参与的系统性城市更新项目并不多,但这两年一直配合上海市政府开展“一江一河”、外环绿带公园等工作。在这些公共空间的贯通工作中,我做了一些小型的市民服务驿站,如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 近几年,桥下空间活化是上海市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区域都有相关实践,普陀区政府想对武宁路的桥下空间进行探索,并将其作为一个试点。巧合的是该地点与我小时候住址的距离仅约1 km,上小学时,我参加学校射击队,每天早上都要沿马路跑3 km,每一圈都要经过此桥洞。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州河的岸边基本都是蔬菜批发市场和粪码头,桥洞与河边的空气中都充满了异味。武宁路桥作为一座位于城市干道的桥梁,经历多次的改扩建。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之前,建筑师曾仿照巴黎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风格对其景观进行改造,两岸的艾奥尼克柱式桥头堡成为该城市的时代“烙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