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行见BIM \ BIM一骗十年?不抬杠,我有点话想说

BIM一骗十年?不抬杠,我有点话想说

发布于:2023-06-26 14:17:26 来自:BIM技术/行见BIM [复制转发]

你好,这里是BIMBOX,我是老孙。

连续有好几个小伙伴,给我发来一段短视频,大体意思说的是BIM这十年,一场骗局,黄粱一梦,问问我怎么看。前两次我一笑无感,后面发的多了,都问我怎么看,我就觉得,是不是该说点啥。

我猜,发来视频要听听我想法的,大概是想让我帮忙抬抬杠,或者说找个情绪上的「嘴替」:自己辛辛苦苦干这行,被人家说是黄粱一梦,这大过节的心里堵得慌呀!不行老孙,你得来怼几句,出出气。

不过讲真,这个杠我是真不想抬,我想说的是一件更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事儿。

背景

这是个啥事儿?  

咱们先看看视频里说到的BIM当下的问题,总结有三:

? 第一,信息化的前提是工业化,我们的行业连工业化都没有达到,原始劳作方式和管理方式跨越到搞信息化,是 脱离现实 的。

? 第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各自为政,冲突才是常态, 无法协作

? 第三,工程行业几十年的浑水文化,不透明是大家的生存手段,BIM带来的精细透明断了人家的财路, 撼动不了游戏规则

你看,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好抬杠的呢?哪一条是胡编乱造扣帽子?都没有。人家说的现状都是对的。
你问我怎么看?我竖屏看。
群里还有朋友挖黑料说人家做营销,我觉得这不太好啊,咱们只谈观点表达,不揣测动机,人参公鸡就更不礼貌了。
说实话这位兄台我并不认识,所以关于他为什么说这些话、目的是什么,为人如何,我不敢给任何一句评价,尤其不能乱讲坏话。
只不过,就事论事,这段表述里有两个小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只讲了存在的困难,却没有给出可行的方案。  
建筑业管理方式落后,怎么办?就这么再凑合100年?
冲突大于协作,怎么办?建立更好的协作机制,还是继续深化冲突?
建筑业不透明,从来如此便是对的么?脱口秀都不是法外之地了,建筑业就是么?
在一个微信群里讨论这件事的时候,老朋友 @秦明 这样说:

一直认为,只谈问题不给出逻辑自洽的解决思路的内容,相对而言会制造更多的焦虑,而往往这类内容能传播得很广。

视频的第二个问题是,每条最后给的一句话结论,说得太绝对了。
三句原话分别是「 脱离现实 」、「   无法协作   」、「   撼动不了   」。
哎,问题就出在这儿了,这种结论,不符合 「第一性原理」
有一次,B20二十国集团工商界峰会上,埃隆·马斯克接受印尼技术部长纳迪姆·马卡里姆的采访,谈到第一性原理的时候,马卡里姆问到:   「当你尝试推进一件事的时候,会有一群人,不断地试图说,你所要实现的目标太遥远了,是不可能的,你如何应对这些反对者?  
马斯克回答:

任何人的意见都不重要,面对反对的声音,就不停追问、不停拆解问题,你说的不行到底是哪不行?一直追问到你遇到物理学的边界。 只要没打破物理定律,一切皆有可能。

马斯克谈这些话的时候,挑战的权威是NASA,他对火箭这东西做出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在向世人证明,过去60多年来,NASA的科学家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并没有违背物理定律。
有趣的是,时间退回到1962年,就在NASA成立第五年,肯尼迪总统公开发表演讲,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很简单,而是因为它很难」 。这句话后来被称为NASA迈向月球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可以达成统一,把建筑行业推进新技术的现状归结为「很难」,而不是「不可能」,那么接下来我想讲的所有话,才算是有意义。
关于「难」,我想起最近经历的四件小事和一点点心得,先说给你听。

第一件事

难就对了  

做这行的媒体不算太晚,有幸在比较早期认识了一些朋友,大家各自努力,有不少做到了企业的管理层。
其中就有这么一位朋友,所在的公司在咱们行业也算数一数二,名字没经人家允许就不说了,在职位上做得很好,深得董事长的信任。这两年公司需要做一个重大的业务转型,开辟一片完全不同的市场,就让这位朋友带着一支年轻的队伍,出去做排头兵。
出去摸了几个月,大家回来跟董事长汇报。老板就问,大家这几个月感觉怎么样呀?
大家纷纷抱怨说,老板你可不知道,这市场太难做了,水太深、客户太难伺候、钱还不好赚。
老板笑了笑回答说: 那挺好,难就对了。要是你们说挺容易干的,那这事我的决定还就真错了,这么几十个年轻人出去一趟就能成,那证明商业门槛太低,干成了也没有护城河。
听他说这事的时候,我正好在读《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开篇给了25条真诚的建议,其中第16条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巨大的变革性机会,不要疑虑其他人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没有看到的东西。问题越严峻,竞争就越有限,对问题解决者的回报就越大。

人们做一件事特别需要精神共识,共识越多、安全感越强,但有句话怎么说的?当隔壁大妈都来跟你聊股票的时候,赶紧抛。
机会是稀缺资源,事后的成就和事前的共识,很遗憾地成反比,而你只能选一个。

第二件事

赤脚的老板  

想让大家对一件事达成共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一起对这件事挑毛病。
前阵子有机会出差到上海,一位国际知名公司的老板,带着几位技术骨干做调研,核心的议题就是入场了建筑业数字化,遇到了些困难,事情怎么搞,听听大家的意见。
我有幸作为一个见证者,被邀请到这个闭门会议里谈谈自己的观察。
八个人从下午聊到晚上,不知道从哪个话题开始,与会专家、连同这家公司的技术骨干,都对一个话题打开了话匣子,那就是工程建筑业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搞数字化有多难。
你敢信,大家各抒己见,彼此认同,这个话题硬是聊了两个多小时。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说,在座的各位我比较年轻,斗胆问一句,咱们议题的方向是不是跑偏了?今天贵公司来调研,母题应该不是「多难搞」,而是「怎么搞」,对不对?如果我们今天讨论的结果是「什么都不做」,那是不是有点太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后来在那位老板的主持下,我们总算是又聊了几个小时的方案建议。
那天晚上,这位老总执意要我坐他旁边,弄得我非常不好意思。酒过半斤,我问起原因,他说:「今天下午你说的对,我压根就不是来听困难是什么的,我想听的是解决方案。想当年创建这家公司,除了一脑门子的困难,那真是要啥没啥,如果听了当时那些说没戏的意见,现在还是一家小破公司呢。」
那晚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如果一家公司上上下下都是能敏锐地发现困难的聪明鬼,那它早晚完蛋。我们的每一个业务,都是在没有充分了解困难的情况下,边做边琢磨地做出来的。

第三件事

流氓与海盗  

这位老总的话,我一直没太理解,稀里糊涂真的行吗?
巧了,最近听了一期播客,是对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峰的专访,采访中范卫峰提了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他说,为啥总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因为书生太理性了,缺少莽劲儿,他们得把一切问题都分析清楚了,各种风险都规避掉了,再去做事情,等他们动手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他还自嘲到,我们干投资的也不能去创业。还没行动呢,先站在上帝视角一顿分析,市场上看一圈数据,再看看同行,哎不行不行,这个事情风险太大了,不能做。
范卫峰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说现在咱们回看,过去十年在北上广深买几套房的,都赚大钱了,对不对。但你回到当时那个时间点,去问高级知识分子,去问分析师,人家懂市场规律、懂欧美历史,直接跟你说,不行不行,千万别入局,这房子很快要降了。
结果呢,这些人还就真的没买几套房,那些赚到钱的,全是不认识知识分子和分析师的「莽撞人」。
这个段子印证了一句话,我在前几年认识一位互联网投资大佬说过的: 那个变革的时代,凡是做成事的,没有书生和秀才,全是流氓和海盗。
那书生干什么呢?等海盗把江山打下来了,书生们会去海盗那里上班。他们会很快忘记上一次不可能是怎样被打破的,然后对下一个「不可能」嗤之以鼻。

第四件事

和谁聚在一起  

范卫峰这个投资人做的事很有意思,他专门跟各行业里优秀的年轻人打交道,给自己的定位是长期影响这些年轻人,培养他们成为企业骨干和创始人,借着人的变化来参与时代的变化。
老范在这期播客里自嘲,说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的抖音,失败了,他发现自己要讲的每个话题,都要经过仔细的推敲论证,可评论区里根本没人能听他把话说完,看了标题就开杠,团队的人也建议他,别详细论证,5秒之内咔咔直接上结论。
老范觉得这样太难受了,自己玩不来,就弄了一个叫「老范聊创业」的播客,一期40多分钟,把一个话题好好说透。结果做播客特别开心,抖音做失败了一点都不遗憾。为啥呢?
因为作为一个投资人,他需要通过输出内容,吸引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人——也就是那些他希望影响、甚至投资的年轻人。发到播客来听的,起码是那种肯花时间听你把一件事论证清楚的理性人,也算是先做了一层筛选,还真是遇到了不少良驹。
选择和什么人打交道,可以通过内容深度进行筛选,老范的这个说法,我特别认同。
前段时间在重庆见了个朋友,他问我,BOX搞了这么久了,你们看到行业里有很多问题,甚至有很多黑幕,只要你写出来肯定有流量,又没人管你们,为啥你不讲那些很扎眼的坏事?
我说:讲坏事流量多,情绪密码嘛,这我知道。但咱这圈子本来就人不多,我爆个料搞来几万的阅读量,拿出去也真不算啥能带货变现的大流量。我得问自己,然后呢?然后来关注的全是跟我一起喷行业的人,那这些人我能联合他们一起做什么事呢?
当一群人对某件事的共识,建立在「这件事不行」的时候,当大家讨论的结论,集中地指向「什么也不做」的时候,这样的流量我还真是不要也罢,还不如联合少数正经想做事的人,走得更远吧。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我更愿意把宝压在乐观者身上,与他们同行。
在讨论这段短视频的时候,秦明还在群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包括BIM在内的任何技术都不应该被攻击与批判,只是可能没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与所处的时空。被攻击的对象本质上只是不符合个人利益或当下的潮流。当建筑业没有BIM,就像汽车产业没有BOM,那大众谈数字化变革可能再会谈什么话题呢?显然很难找到了。

判断大变革时代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新的组织是否不断诞生,央企层面的中央企业联盟很多,国央企旗下新建的组织就更多了。往往塑造这种新的组织就给大众提供了很多机会。

你说短视频里的观点和秦明的观点,哪一个见识面更广、背后的人生经验更丰富?不同位置的你可能有自己的判断,对我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更愿意与后者做同路人,因为前者在一起做事的可能性为0.

正题

真正的警惕  

好了,这四件事讲完,你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开头提到,我想对那些把这段视频发给我、问我怎么看的小伙伴说,我不想抬这个杠,逐条反驳他分析的对不对。
人家讲的没啥不对的,我们需要警惕和反思的,是另外一件事。
需要警惕的,并不是有人针对我们的「饭碗」提出了质疑。  
我曾经问ChatGPT,「BIM技术的普及存在哪些困难」,结果它回答了5条,可以说句句戳中要害。咱们今天聊了,能发现困难,是任何一个认真思考的年轻人都能做到的,这事不值钱,在AI面前就更不值钱,人的价值在于能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需要警惕的,也不是这条反对的声音能获得大量的点赞和认同。  
看到这么多人在评论区打出「太精辟了」、「人间清醒」等评论,会不会有点慌?
别慌,你把这类视频标题里的「BIM」换成任何东西——建筑不行了,设计不行了,男人不行了,都会获得大量认同。
无论作者本意是什么,从结果来看它起到的作用是大众情绪的「嘴替」,是替大家道出心里的不爽。不爽可能来自于不喜欢改变,可能是尝试过失败了,可能来自于认为「什么都不做、维持现状就挺好」。
没有这条视频,看看身边有多少人支持和反对,这件事儿心里早没数吗?
前面说了,大量的反对,反倒意味着可能还有机会,全民共识也就意味着没啥搞头了。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看到这些内容和评论,动了心的我们自己。  
是不是走错路了?是不是眼界短了?是不是脱离群众了?是不是没未来了?
当你所有的动念,全都来自于一段只有2分钟的、不认识主讲人是谁的、只抛问题不给答案的视频,当你发现自己被大众的情绪主导、而不是理性思考的时候,你要警惕自己认识世界的模式,是不是已经被没有制作门槛的「浅内容」给潜移默化地侵害了。
我把这种侵害归结为: 理性向感性投降、思考向娱乐投降
干BIM一定行吗?当然不是。如果你期待我的抬杠是「别听他的,干BIM一定行」,那抱歉了,这话不能乱讲。
地域区别、企业环境、个人爱好、上下游配合、时机运气,每个人、每家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失败当然有,搞成的也大有人在,在不同的阶层,会遇到初出茅庐对建筑业充满希望的人、看破规则大失所望的人、利用规则投机取巧的人、积累能量改变规则的人。
我个人有幸,各种人都认识一些,BIM可以成为他们用来逃避的罩衣、或是做出改变的武器。
你不能说,做失败的就代表时代的真相,做成功的就是江湖骗子。我反过来回一句:做成的才是时代的趋势,做失败的都是缩头乌龟。这么抬杠,比谁举的特例多,那就真没意思了。
时代的好与坏是硬币的两面,你不能只选一面,同样的现状,可以当做是离开的理由,也可以是弯道超车的机会。怎么选都不是错的,关键在于: 进或退的选择得是经过思考的、理性的决定,而不是「唉,算了,就这么着吧」。
正如电影《红鳉鱼》里师傅讲给徒弟的一段话:

将责任推卸给时代,推卸给世界,你的处境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你要观察和理解现状,好好分析,现实中一定蕴含了人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原因,发现其中的现象和道理,再采取行动。

到今天,除了那些在BIM领域有所建树的朋友,我们同样有很多经过理性思考、最终选择离开行业的朋友,他们到了一片新天地,做得也很成功。
无论留下的、离开的,还是后来的,能做得好的,无一例外,全都不是人云亦云随大溜,而是经过仔细的外部与内部剖析,想明白到底自己想要什么、外部环境能给什么、以及自己能给环境提供什么,才决定怎么去做的。
我们要去学习的,不是别人直接给出的结论,而是他人思考事情的方法。
我为什么要讲马斯克、讲苏世民、讲范卫峰、讲大公司的高管和老板?难道我不知道他们是少数的幸运儿吗?难道我不知道大多数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他们的成就吗?
不,我当然知道,但我也知道一句古话: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无所得
当我们观察世界的信息来源,全都是以情绪为导向的浅内容时,当我们以点赞数而不是内容深度来做行为指导时,当我们不去判断信息源、而对讲述者直给的结论频频点头时,当我们不去看那些一流人士的人生分享,而去把吐槽当做精神食粮时,我们就是在「求下」。
稻盛和夫和左晖都一直在说「做难而正确的事」,这句话也变得越来越流行,那什么是「难而正确」?要把这事想清楚,本身就很难。
前些天BOX内部开会,我分享了个观点:你把一块石头从山下搬到山,每天搬100次,坚持两年,这事很难、很了不起吧?对不起,这事只是很难,但它没价值,不是正确的事。
那你说我不搬了,躺在家里可以吧?这事倒是正确,但太简单、没门槛,肯定也是没收获。
难不难,可以问自己,正不正确,就只能去「求上」,去看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怎样思考,去学习前人怎样在「不可能」中求生。
而想要「求上」,去看那些一流的智识,你会发现,它们要承载先行者一生的跌宕,还要捎上「向下兼容」的比喻和注解,都会不太好吸收,看起来不那么「爽」。
我们说不要只提困难、而要去思考解决方案,那些方案的灵感出处,藏在有深度的内容里——可能是一篇枯燥的会议纪要、一段谈具体问题的短视频、一本厚重的学术书籍、一期深度交流的访谈、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
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曾经和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有过一次对谈,问起读书的事,张一鸣说,自己喜欢读传记,因为去看优秀的人从平凡到卓越的故事,能让你变得有耐心。
而有点讽刺的是,崇尚耐心与长期主义的张一鸣,正是「抖音之父」。在这个庞大商业帝国上生长出来的许多视频制作者们,掌握的成功密码是:不要挑战耐心,直击大众情绪,流量为王,娱乐至上,变现就走。
我无意对时代的变迁较真或者批判,内容有深有浅,大家有时学习、有时思考、有时娱乐,这是好事,别难为自己,我自己刷起娱乐视频也是不亦乐乎。
只是要提个醒,警惕自己身上那些那些看不见的改变, 那些被剪断的思维长链、被压扁的认知阶梯。
我好像也只谈了困境,没给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倒是不难,平时娱乐视频该刷刷,遇到情绪化的反对意见图个乐就好。
而遇到与工作和选择相关的东西,多去看有深度的内容,去听不同方向的意见,去看他人的行动而不是结论,去观察那些你更希望成为的人。
看内容的时候不断反思,讲这段内容的人是谁?他有过怎样的成就和思考?是在抛问题还是给方案?有什么可借鉴的办法?对自己是否适用?有没有其他相反的论证?
这样的习惯,可以让你在任何形式的媒介中,找到能帮助自己决策和成长的内容。
最后这段话,来自于「趁早」的创始人王潇,我也把它写在了BIMBOX六周年礼物《    BIM沉思录     》附赠的一封信里:  

在成长的岁月里,总会有人走过来对你说:「算了吧!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就凑合过你的日子吧。」

你将信将疑,于是向对你说这话的人身后看去,发现他们的生活的确是这个样子。

可是,明明在很多瞬间,你感觉自己被朝其他什么方向的力量推了一下,你想听听那些生活不是这个样子的人会怎么说。

因为你知道,一旦你听他们说了,一旦你看见他们背后的东西,就无法再假装今天和昨天一样。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见BIM

返回版块

9266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想要进行BIM施工工艺模拟用什么软件?

需要进行土方工程,脚手架模板工程,临时支撑,大型构件及设备安装,垂直运输,复杂节点,预制构件拼装等施工工艺模拟,有什么软件可以实现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