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为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会将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后持续推广宣传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创新模式。
一、模式背景
干旱区降水量少而致使其地表干燥、植被稀疏,加之人类干扰,其局部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等灾害极大地威胁着区域生产和生活[1-2],降低风沙灾害对于干旱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具有深远意义。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限制了造林密度较小,雨养条件下灌木林覆盖度达不到防风固沙要求[3-4],需要机械工程措施补充,以提高防风固沙效果。另外,采取生物措施防风固沙时,直接在流动沙地栽种植物,容易造成风蚀和沙埋,影响造林成活率[4-5]。如果仅采用沙障固定流沙,则受沙障寿命和工程施工条件限制[4-6]。因此,19世纪60年代,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科技人员经过试验研究,根据植物治沙和沙障固沙原理与效果,发明了黏土沙障+梭梭林治沙技术模式[6-8]。这是一种将灌木林和沙障结合的综合固沙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干旱区水资源不足,植物治沙受限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7-9]。
二、模式要点
黏土沙障+梭梭林治沙技术模式包括黏土沙障设置和梭梭栽培及其组合。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黏土沙障设置:黏土沙障由沙面上堆设成一道道的小土埂组成。如果起沙风方向单一,则采用行列式沙障;在多风向区域则要加设竖档形成“格状”沙障。障间距多为2~4m,根据沙丘部位、坡度陡缓、地形和风力强弱确定障间距大小;障埂的高度为20~30cm;沙障需土量根据障埂横断面的三角形面积与障埂长度的乘积计算。
2.梭梭栽植: 沙障设置后,待沙面稳定后,在障间营造梭梭林。梭梭栽植位置应该靠近上部障埂。梭梭林密度由降水条件决定。梭梭造林采用穴植1年生苗,栽植时间选择春季或秋季。在黏土沙障造林成活后,沙障与梭梭林组合成综合防风固沙体系。在梭梭生长的前3~4年,沙障固定流沙,减少风沙危害,保护苗木。梭梭成林后,形成“黏土沙障+梭梭林”治沙模式,实现防风固沙的目的。
三、模式效果及推广
(一)适宜区域
该模式适于干旱区有黏土分布区域的固沙造林,已在河西走廊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运作模式
1.设置黏土沙障:在沙面上堆设小土埂组成沙障。根据风向、沙丘类型、设置部位,确定好障埂的方向和设置形式,然后进行取土堆设。沙障的设置形状,如起沙风方向单一,则采用行列式;在多风向区域则要加设竖档成“格状”沙障。在新月形沙丘链设置沙障,应在两丘衔接的链口处缩小间距,在链身弯曲转折处,要根据坡面转折情况加设一道或几道竖档或设成格状。障间距为沙丘下部间距大,沙丘上部间距小;地形简单间距大,地形复杂间距小,坡度平缓间距大,坡度陡处间距小;风力弱处间距大,风力强处间距小,风向稳定处间距大,风向易变处间距小;常用的黏土沙障间距多为2~4m。障埂的高度根据障间风蚀深度控制为5~15cm,则障埂高20~30cm。沙障需土量根据障埂横断面的三角形面积与障埂长度的乘积计算。需土量与障埂高低的平方成正比,与间距大小成反比。
在新月形沙丘上设置时,先沿沙丘迎风坡中部顺主风平行方向划一道中心轴线,再从轴线向两侧划线,障埂方向与主风夹角稍大于90°,而不超过100°。沙垄设置沙障形式则为:垄头部分和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的设置形式相同。在垄脊规划一道或离垄脊数米处设两道障埂,然后在两侧坡面上顺坡规划一道道障埂,沙障形式呈“鱼刺状”或“双墙脊的非字形”。垄坡上的障埂要上部的密一些,下部稀一些。
2.栽植梭梭:沙障设置完成后,经过一个风季障间沙面就会稳定,然后在障间营造梭梭林,栽植位置应该靠近上部障埂。梭梭栽植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春季造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降雨量较大的地方,也可秋季造林。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确定,尤其是降水条件;造林用1年生苗,苗高30cm以上,主根长20cm以上;采用穴植,深度大于苗根长10~15cm。栽植过程中首先除去流沙表面的干沙层,然后挖穴,入穴根系舒展,填沙踏实,浇定苗水。
(三)示范推广情况
该模式已在河西走廊沙区推广,特别是民勤县得到大面积应用,为保护绿洲、保障当地生态安全稳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4.34 万条内容 · 20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