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要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的柱的抗震设计、柱的抗震性能目标。并以16个工程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高大空间直柱和高大空间特殊形态柱的抗震设计考虑,最后指出,柱端约束情况和柱形态对抗侧能力影响很大,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规划和选择。
一、大跨空间结构柱的抗震敏感性和抗震性能目标
首先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的柱的 抗震敏感性 。对于机场、车站、会展类等建筑,直柱应用最广。直柱的抗水平地震与柱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直接相关, 确定高度、截面条件下,柱端约束是影响柱抗水平能力的主要因素 。下图展示了直柱约束的实现方法。
二、高大空间直柱
接下来,周健总以亲身参加设计的航站楼为例,说明在大空间中柱的抗震设计考虑。
案例包括: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T4航站楼采用下刚上铰直柱;
淮安涟水机场采用下铰上刚直柱;
合肥机场T2航站楼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T4航站楼的指廊采用上下刚接直柱;
上海浦东机场T1航站楼采用两端铰接柱+拉索;
扬州泰州机场采用两端铰接柱+拉索;
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采用两端铰接柱+混凝土框架;
呼和浩特新机场主楼采用两端铰接柱+周边悬臂柱;
太原机场T3主楼,利用约束情况调整柱的刚度分布。
三、 高大空间特殊形态柱
高大空 间结构中,特殊形态柱应用也很多。特殊形态柱在塑造室内空间效果的同时,由于斜杆的存在,对抗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常见的特殊形态柱大体上的分类包括分叉柱、A形柱、组合柱等。
特殊形态柱的几个工程案例分享如下。
扬州泰州机场采用V形柱,V形柱,相当于下铰上刚的直柱,刚接通过力臂来实现,功能影响大,较少用;
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主楼采用Y形柱;
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长廊采用Y形柱+拉索;
昆明长水机场T2航站楼采用树状柱;
萧山机场T4航站楼采用伞状柱;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采用伞状柱;
扬州泰州机场采用A形柱;
上海虹桥机场T1航站楼改造采用组合柱。
从萧山机场T4航站楼和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两个案例可以看到, 伞状柱通过相互倚靠,可以实现很稳定的抗侧力结构,而且柱底只需要与下部铰接。 刚接到埋入是一个很大的难点,使下部混凝土结构复杂化。
最后总结:
1、支撑大跨屋盖的柱一般是抗震敏感,地震作用通常是截面控制因素。
2、柱端约束情况和柱形态对抗侧能力影响很大,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规划和选择。
3、大空间中的柱约束、柱形要结合美学需求进行设计。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41.24 万条内容 · 40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棱形结构:大学校园宿舍2016年,Sasaki开始与利哈伊大学合作,改造校园内的学生住宿体验。在确定了改造现有住房的长期战略,将过时的建筑下线,并增加容量以支持学校的发展后,学校和设计团队确定了校园内缺少的东西:闲逛和小组学习空间以及 "桥梁 "类型,比传统宿舍提供更多的隐私,但比公寓式住房提供更多的社区。 In 2016, Sasaki began working with Lehigh University to transform the student residential experience on campus. After identifying a long-term strategy for renovating existing housing, taking outdated buildings offline, and adding capacity to support the school’s growth, the school, and the design team identified what was missing on campus: hangout and group study spaces and a “bridge” typology that offers more privacy than a traditional dormitory but more community than apartment-style housing.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学习了,生活中常见些异形柱,没想到这个柱端做法还有这么多类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