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家装设计 \ 园宅,回乡建一座房子

园宅,回乡建一座房子

发布于:2023-06-08 11:29:08 来自:装修设计/家装设计 [复制转发]


 

△ 俯瞰建筑  摄影:SD虞志强

 

△ 东门出入口,姐姐拉着弟弟向前冲  摄影:堺工作室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莺飞草长的初夏,诗人陶渊明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耕作读书。安雅清闲,自然平和,让人心生向往。


 
△ 项目视频介绍  ?SD虞志强  

 

01

初见


S是我大学时期的好友,有一天他突然说准备在乡下的宅基地上翻建一栋新房子,地点在苏州。S常年戴着一副粗黑框的圆形眼镜,睿智而又纯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情怀的理想主义者。于是我有点忐忑又欣然地应约前往。欣然自不必说,忐忑在于能否一同顺利完成任务。  

 
第一次来这个村庄的时候,有一条小河静静地穿过,整个村落就在这河网交织的节点上繁荣。房子大多临河而建,河道上架起桥梁。小桥、流水和人家构筑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图景。S的爷爷奶奶年近九十,奶奶仍在房子西侧的菜地里忙碌,爷爷和几个村民坐在村道旁的砖墩上闲话家常,三两的村民在河里拉起了渔网,为挂在网眼上的鱼儿们眉开眼笑。  

 
这里的房子形态基本一致,近几年翻建的宅基地,只有外墙材质与屋顶颜色略有不同,好像大家都在暗地里比较谁家的外墙材料更高级,颜色更花俏。新建的房子一眼望去都是一排排的欧式门窗和柱子,看起来的确繁复且奢华。但这些建筑的外形、高度、格局却出奇地一致。  

 
近几年政府重点推进的“千村美居”项目让这个不到百户的村庄变得整洁有序,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同时也保留了乡村肌理。但整个村庄坐落着千篇一律,只在外墙材质与材料贵贱上有所区分的住宅群,又稍显无趣。  


这,便是我对这个村子的所有印象。


 

△ 宅基地方位图  ?堺工作室


 

02

引子


就像去过的很多中国的大小城市,庞大的住宅数量与其对应的地域特色的丧失及单一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城乡土地二元制、农村宅基地可依法自由使用的现状下,很多“新农村建设”下的村镇依然是千村一面。


在三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也许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受到了房地产商开发的各式各样的欧式别墅商品房的影响,也许是最早一批去大城市或国外闯荡的人衣锦还乡后建造了第一批西洋风格的宅基地,村民们也开始纷纷效仿,这一类样式在农村一直颇为盛行。在乡建的号召下,各类自媒体和宣传平台以逐利为目的让这种“欧式别墅”在农村更为迅猛地流行。大家都用着统一的图纸统一的户型,方正的平面布局再辅以各类欧式装饰,或者加一个穹顶几根罗马柱进一步把自己的房子打扮成“欧式皇宫”。


这些“欧式别墅”不存在于以往建筑史的任何阶段,它只是一种方盒子加各种GRC欧式装饰构件的拼贴形态。它好吗?不好说,它不好吗?它给多数人灌输了一致的审美,不再需要思考房子的样式。这些住宅以它廉价的图纸、成熟的生产施工流水线,以及高性价比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迅速蔓延。


但是,住宅不应该是这样的快销商品,它是承载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全部生活的容器,个人有独立的价值观、思想,以及不一样的生活习性。在一定规范限制的前提下,农村住宅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与多元化。


与S酒过三巡,定下基调,我们决定一起设计一个既体现文化自信,又简约现代,融入地域特质,兼具美感且实用的房子。还有重点是不能超越规范且没有罗马柱、欧式窗、圆穹顶。


 

△ 原房屋  图片来源:S


 

03

制约


新建宅基地的基本功能要求只有2个:四个卧室,保证房子的私密性和舒适度。


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宅基地设计远比提出的这几个要求复杂并且固化。宅基地设计被限制在两个框架之下:一是文件的规定,根据政府的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等公文,对宅基地面积、建筑面积、阁楼前后墙的高度、地基(宅脚)的高度、屋脊、屋檐高度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二是当地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采用开放式空间,不建外部围墙;后檐檐口高度比前檐低,这样不会影响后面的人家,前面屋檐不能挡住邻居的视线;南面设置小平房与院子;房屋布局整体呈凹字形等。


这些规定和规矩将宅基地建筑限定在了某一个形态内,前者定义了建筑的体量,后者定义了建筑的形式。


 

△ 本地传统民房形态  引自:《常来常熟》


 

本地的民房设计中,屋顶的坡度普遍较陡,导致与墙相交的一片区域基本用不了。部分房屋在前檐处伸出一块屋顶,这样的话人走到屋檐下也不会矮,顶层的空间会更宽裕。


在保证每层有足够层高的前提下,我们决定降低屋脊的高度,将屋顶的坡度缓和,这样可以做挑檐。因此房子最高处也低于周边房子一米多。


同时我们将原本第二层一半的面积用做平台,营造出半外部空间,使得第三层由原本二进三开间的规模变成了一进三开间,这样房屋形态自然呈现出一个南北向双坡三层的独特的阶梯状体量。在保持面积不超出规范的情况下,通过削减体量,让房屋南向的景观和采光通风面积大大增加。


 
△ 俯瞰建筑  摄影:SD虞志强  
 
△ 东立面外观  摄影:堺工作室  
 
△ 西立面外观  摄影:堺工作室  
 

△ 南立面外观  摄影:堺工作室


04

形态


建筑形态引用了江南民居中坡屋顶挑檐的形式与江南园林中的高低错落和蜿蜒曲折。


蜿蜒曲折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来看:弧状的墙体蜿蜒,向内围合成内向的私密空间或向外舒展成外向的共有空间;高低错落主要是从立面的角度来看:通过形式不一的扶手、矮墙、挑檐、烟囱,以及高度不一的露台,点缀一些花木,形成丰富的立体层次,有堆山叠石的意味。


既蜿蜒曲折,又高低错落,我们期待这样让建筑空间的变化以及视线的交错更加丰富有趣。


 
△ 建筑东南面局部外观  摄影:堺工作室  
 
△ 建筑南立面局部外观  摄影:堺工作室  
 

△ 建筑西南面局部外观  摄影:堺工作室


我们想,住宅建筑的空间不应该全是四平八稳的六面体,处处只能看到呆板的一点透视的场景,它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有变动的视觉感受,按照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和日常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有分有合,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一种充满生气的感受,这是住宅可以带给我们平凡生活的积极能量。


05

布局


 

 1层 


一层东边是主入口,主入口与原来老房子布局一致,从南面的弧墙向东走,映入眼帘的是三米宽的平台和一片草坪,再往前就是小河了。草坪的边界是用红砖砌成的镂空矮墙,不去争夺草坪的主角地位,也没有造高高的围墙。这也响应了政府号召,个人管理好宅前屋后,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在千村美居建设中,政府起到引导作用,多元主体参与其中,每家每户都可以为村容村貌贡献一份力量。


东门入口往前走,也是爷爷奶奶卧室的单独出入口,入口朝平台敞开。正午过后,太阳斜过西边,东边就有一大片阴凉区域,于是这儿成了村子里大人们休闲纳凉、小孩子们嬉闹打闹的好去处。小孩子们在草坪上肆无忌惮地奔跑撒欢,大人们呢,搬张椅子坐下喝茶聊天,等待夕阳西下黄昏夜幕的降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这样平常又联系紧密。


 
△ 东侧平台  摄影:堺工作室  
 
△ 东门出入口,姐姐拉着弟弟向前冲  摄影:堺工作室  
 

△ 东北侧出入口处  摄影:堺工作室


 

房子的西侧按照原来的布局保留了菜地。初夏,蚕豆的叶子和油菜花疯长,点点阳光洒入厨房与餐厅的长窗,透过玻璃能看到窗外满眼葱郁的绿。打开西侧的门,迈过平台,从菜地里拔出还带着泥土的大白菜,就在平台边就能冲洗干净。


 
△ 从客厅看向菜地  摄影:堺工作室  
 
△ 西侧出入口  摄影:堺工作室  
 
△ 厨房  摄影:堺工作室  
 

△ 厨房的长窗  摄影:堺工作室


房子的北侧还有一个大大的全景窗户。垂挂的白纱随风轻轻拂动,闲暇时坐下来独酌一杯,想想最近的心事,看看近处的花草与远处的村落,这片刻的宁静也弥足珍贵。


 

△ 北侧小客厅  摄影:堺工作室


 

整个一层,我们希望在设计中充分引入江南园林般内外交融的特点,安静却又活泼。连续的流通空间,按人的活动节奏,空间的组织、变化、层次,以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客厅的中心部分,通过实墙、玻璃、半透明玻璃砖墙的穿插与交错,人的视线可以穿透更多的空间。从建筑内部看向建筑外部,再看向建筑内部,内外空间可以互相映衬、补充、流通,连续组成一个有动有静的有机的空间整体。在建筑的边界上,我们则以凹凸、穿插、悬挑的方式取得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


 
△ 苏州狮子林五松园  引自:《中国园林建筑》  

 
△ 视线的相互穿透与建筑内外环境的联系  ?堺工作室  
 
△ 客厅  摄影:堺工作室  

 

大院子中包含了一个南向敞开的天井,在平面上呈凹字状,意图让自然融入建筑。小院子的中心种了一株腊梅,从房间的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到它。腊梅是当地古代文人墨客在自家院里栽种最多的植物。春天,它树影婆娑,生气勃勃。冬日,它在墙边斜枝花展,暗香浮动。暖暖的黄,淡淡的花,衬着白墙玻璃砖,让小院多了一份雅趣。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由天井进化成的小园林,努力地把自然带入到建筑中。


△ 天井里的春与冬  摄影:堺工作室

 
△ 客厅与玄关的过道  摄影:堺工作室  
 
△ 从卧室看向天井  摄影:堺工作室  
 
△ 从二楼俯视天井  摄影:堺工作室  
 

△ 从南门看向院子  摄影:堺工作室


 

东面的光线透进卧室,推开窗,玻璃上映照出的树木剪影,四季的变换,以及听闻到的沙沙声响,耀眼得发白的阳光,都使人联想到外部广阔与热闹的世界。


 

△ 一楼卧室  摄影:堺工作室


 

通往二楼的台阶位于西北角,左边是台阶,右边是仓库。


 

△ 通往二楼的台阶  摄影:堺工作室


 2层 


走上二楼,伴随台阶往上走,是一整面的弧墙。现代住宅大多是矩形,这与现代主义、经济性、施工便利、工业化息息相关,但从人的情感来说,更倾向于变动的曲线,它更自然,更符合人心理上的节奏,弧形墙面可以增加空间的动感,柔和空间线条。


 
△ 二楼楼梯处  摄影:堺工作室  
 
△ 夏日的阳光从西侧窗户外靠着墙往里移动  摄影:堺工作室  
 

△ 客厅与楼梯之间的走廊  摄影:堺工作室


 

走进二楼,有一个会客厅和一间卧室。会客厅也作为书房、吧台,供家庭成员或与朋友交流休闲。


在这里,我们同样也想让使用者的视线可以穿透更多的空间,因此我们将二层楼板的高差错开,留出一道三十公分的缝隙,透过玻璃,在一楼也可以看到二楼的脚步攒动。同样,挑空的空间也让二楼与三楼的关系亲密起来。


 
△ 从客厅看向南面  摄影:堺工作室  
 
△ 从客厅看向北面  摄影:堺工作室  
 
△ 从客厅看向西面  摄影:堺工作室  
 
△ 客厅西面局部  摄影:堺工作室  
 
△ 从客厅看向卧室  摄影:堺工作室  

 

△ 客厅局部 摄影:堺工作室


 

客厅的西侧是一个小书房,和客厅用格子稍稍隔开,这样可以使两个孩子一起学习也互不干扰。再往外看,房子西侧的草地和菜园子的景色就尽入眼底了。


 
△ 从客厅看向书房  摄影:堺工作室  
 

△ 书房  摄影:堺工作室


 

为了使视线不受阻碍,我们加了一根结构梁,这样就可以将原本客厅中央的柱子挪到走廊处,同时起到划分空间地作用。高差的调整与挑空空间的演绎,将各楼层紧密联系起来。即使处于不同空间,也可以感受到家人的生活气息。


 
△ 去掉了柱子的客厅结构  摄影:堺工作室  
 
△ 各楼层的空间联动  ?堺工作室  
 
△ 仰望挑空空间  摄影:堺工作室  

△ 俯瞰二楼  摄影:堺工作室


 

走上与桌面连成一体的台阶,打开门便是二楼的大平台,这是会客厅空间向外的延伸。沿着平台往前走,下了台阶还有一个小平台,这里与三楼的露台、二楼东侧房间的露台以及一楼的小庭院隔空相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偶尔可以邀请亲朋好友举行烧烤派对和露天聚会,各平台在视线上互相关联却互不打扰。


 
△ 五个平台的空间联系  ?堺工作室  
 
△ 大平台  摄影:堺工作室  

△ 从小平台望向西、南、东侧  摄影:堺工作室

 
△ 各平台隔空相望  摄影:堺工作室  
 
△ PFW屋面细节  摄影:堺工作室  
 
△ 新型隔热防水涂料  摄影:堺工作室  
 
△ 通往三楼的楼梯  摄影:堺工作室  
 

△ 楼梯两侧  摄影:SD虞志强


 3层 


S平日工作较忙,希望在郊外的这个房子里能有自己便利而不受打扰的生活空间,同时可以悠闲地独酌一杯或者安静地品茶读书。


 
△ 卧室与吧台  摄影:堺工作室  
 
△ 木窗与吧台  摄影:堺工作室  
 

△ 木窗与灯具  摄影:堺工作室


 

于是我们将三楼的卧室、吧台、书房以及衣帽间整合在一起。挑空部分的大落地窗和屋顶天窗充分满足了空间的采光和景观的需求,可开合的室内木窗又充分给予了使用者居住空间的隐私。卧室的另一侧还有一个茶室空间,将来根据需要可作为多功能室使用。


室内和家具强调原木和混凝土带来的自然,温暖和纯粹。衣帽间的入口处还有一个小阁楼,从梯子爬上去,可以到达塔楼的顶端,在那里可以俯瞰江南水乡中这片美丽的土地。


 
△ 卧室  摄影:堺工作室  
 
△ 天窗采光  摄影:堺工作室  
 
△ 衣帽间  摄影:堺工作室  
 
△ 楼梯处天窗采光  摄影:堺工作室  
 
△ 茶室走廊  摄影:堺工作室  
 
△ 走廊天窗  摄影:堺工作室  

 

△ 茶室  摄影:堺工作室


 

06

结语


在这个住宅中,我们将新型的材料,现代的建造技术,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和传统民居的营造手法融合在了一起。整个房子没用石膏板吊顶,也没用大理石板,用料少而简单,最奢侈的地方可能就是保温隔热门窗及外墙隔热涂料了。


历时三年,终于与房主S共同完成了这个住宅。到目前为止,它满足了我们对一个美丽环境中的房子的所有期望。


 
△ 三楼露台望西侧  摄影:堺工作室  
 

△ 三楼露台望东侧  摄影:堺工作室


 

社会赋予了住宅很多属性,是商品,是学区,是面子……但在“房子是用来住的”的呼吁声中,人们对于住宅的思考还剩多少?作为设计师,我们也时常思考居住为何物,在住过很多个房子,自己也是局中人的反思中,抛开世俗的偏见,我们觉得居住的本质,在于有量体裁衣的适度感。抽象一点就是让居住者与空间共呼吸,让人们进可以不出城廓而丰富生命的情感,退可以身居闹市而汲取片刻安宁。


 

△ 房子与倒影  摄影:堺工作室


 

在苏州这样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城乡基本已经一体化,如果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居住,重建乡村人文环境,重拾村民文化自信,相信离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也就不远了。



设计图纸 ▽


 
△ 一层平面图  ?堺工作室  
 
△ 二层平面图  ?堺工作室  
 
△ 三层平面图  ?堺工作室  
 
△ 东立面  ?堺工作室  
 
△ 南立面  ?堺工作室  
 
△ 西立面  ?堺工作室  
 

△ 北立面  ?堺工作室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园宅  
项目类型:住宅建筑  
项目地点:江苏苏州  
设计单位:堺工作室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成潜魏、张卓群、来源、何竞飞、岑展杨、赵心怡、陈华星、苏荻  
建设时间:2021年3月—2023年4月  
用地面积:190平方米  
建筑面积:316平方米(一层140平方米;二层88平方米(不含平台);三层88平方米)  
室内深化:SD虞志强  
室内施工:苏州方块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成潜魏、SD虞志强  
撰文:成潜魏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家装设计

返回版块

22.32 万条内容 · 38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听说95%的阳台都被浪费了!!!

在阳台规划这一块,大部分小伙伴只考虑了晾晒,最后阳台变成了大大小小衣服的堆叠区,实在可惜。 ▍图源网络 阳台是全家采光通风最好的地方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仅仅用来晾衣服未免也太浪费了。给大家分享一些神仙阳台的规划参考,看完快把你家阳台捯饬起来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