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epc项目标杆,设计与施工同步,一年建成盐城国际会议中心!

epc项目标杆,设计与施工同步,一年建成盐城国际会议中心!

发布于:2023-06-05 10:07:05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举重若轻----盐城国际会议中心

盐城国际会议中心定位为盐城最高级别的会议接待服务功能,能够承接国家级会议接待任务,与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盐城皇冠假日酒店、盐城湿地公园、市民广场共同组成盐城标志性的城市更新项目。此区域集观光旅游、文化展览、商务会议、节日庆典、市民公园等功能为一体,建成后将是盐城城市的地标和重要名片。

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项目整体效果


从开工到建成本项目仅仅花了一年的时间,作为epc项目设计与施工同步进行,难度是巨大的,所幸依靠都设一体化设计的体系以及epc管理系统,加上业主专业的管控,项目高质量的完成度得以保证。


| 项目概况


盐城国际会议中心位于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与盐城皇冠假日酒店之间,串联起地块内各个公共建筑。其中的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是利用老火车站大厅改造而成,盐城皇冠假日酒店保留了老火车站台改造为酒店的大堂及公区。新建的会议中心使整个区域连结成一个整体,同时成为湿地文化广场北侧的标志性形象建筑。

国际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包含一个3700平方米净高11米的宴会厅、58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580平方米的会见厅及若干会议室等,可承载宴会、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
sw

整体规划功能落位


会议中心的独立与融合


会议中心既融合在整个区域规划中,也相对独立。从功能上看,会议中心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单体;从造型上,与博物馆有联系,也有区别,博物馆与会议中心主入口的双曲面造型隐喻了仙鹤飞舞翅膀的形态,是对盐城市新的城市文化意象的诠释;而八字双柱柱廊则是对城市广场空间的回应;从室内风格上,介于博物馆现代极简与酒店精致细巧之间,取大气庄重之感,造鹤羽飞升之势。

博物馆与会议中心主入口相互呼应的双曲面造型

会议中心整体效果


会议中心主入口朝向城市主干道,双曲面构架造型与博物馆相呼应。平面分为宴会区、会议区两个板块,宴会厅及前厅朝向规划广场布置,通过柱廊手法延续主入口构架的序列感,同时塑造一个室内到室外的廊道过渡空间;VIP入口放置北侧,连接会见厅、多功能厅及其它会议空间,平面上与宴会区相对区隔开。

会议中心一层平面图


| 会议中心的内外一体,互为因借


敦实与通透-门厅


大堂的设计思路是一个嵌入建筑主体的剧场空间,立面通过一个不锈钢的‘画框’强调室内空间,室内吊顶形态如同挂起的帷幕,将视线向空间深处引导,最终落在以呼应城市主题的“盐晶”为核心元素设计的背景墙上。

主入口效果

主入口实景

在这个设计思路下,对大堂立面幕墙的设计,关键词就落在了“轻” 与“透”上。为了最大化通透效果,幕墙系统选定为全玻幕墙。整个幕墙系统高9.3米,宽27米,幕墙的受力结构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为了保证屋顶双曲面造型的轻盈感,不能让结构尺寸过大,整个屋顶作为独立结构,不承担额外荷载。因此在方案初期采用了玻璃幕墙“坐地”而非 “吊挂”的方式。

入口双曲面造型

主入口的双曲面造型钢构架


但是在深化过程中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全玻幕墙需要“坐”在门斗之上,导致门斗必须设计成为一个粗重的框架,来满足承重要求,因而失去了轻盈感。  

幕墙坐地方案 门斗粗重


因此我们调整思路,将玻璃幕墙   “挂”   起来,一可以解放门斗的设计,二因为玻璃幕墙不再需要再承载自重,得以降低玻璃厚度,减少幕墙造价。

如何实现?吊挂的玻璃幕墙自重大,且横向挑出的不锈钢框增加了结构扭力。植入一个独立受力的门型结构,与原结构柔性连接,承载吊挂玻璃幕墙的功能后,问题得以解决。



“自由”之后的门斗如何显得更通透轻盈?我们将原本设置在转角处的承重构件向中间挪,前后共八根120mm宽的构件支撑整个门斗,转角不设支撑,让门斗显得漂浮了起来。


细节方面,门斗竖梃凹槽做镜面处理,进一步消解重量感,同时增加了细节层次;玻璃幕墙落地节点、不锈钢门斗与石材幕墙交接节点等材料交接位置,收边凸出两侧完成面,以避免施工误差导致的交界面不平。


室内设计:   门厅的室内设计关注了材料的延续和入口画面感的铺陈以及吊顶形式与外部啊造型的呼应。门厅两侧的墙面材料采用与室外相似的颜色和质感,强调了室外延伸到室内的感觉。吊顶的造型延续了室外横向桁架的感觉,吊顶截面为双弧“S”型,为了遮挡顶部机电设备同时反射光线。入口门厅对景墙的设计是空间重点,取意于“盐晶”,在长达50米,高9米的墙面塑造了整面的晶体画卷。  

由白色大理石打磨而成



宏大叙事与细节雕琢-宴会前厅  

宴会前厅立面是一个横向展开长达140米的立面,设计首先通过八字型的双柱元素,给与立面一个统一的序列。整个立面从西侧如同轻盈羽毛的双曲面造型,到如同卷轴展开的前厅空间,最终回归东侧的厚重体量,是面对着城市广场展开的一场宏大叙事。

从剖面上看,首先从结构体系上取消了常规玻璃幕墙后的结构柱,使得室内外连结一体。玻璃幕墙部分高度接近11米,仅做一道横向划分,最大程度保证通透性。

一条简洁的弧线统一了整个室内外空间,室内外一体设计,通过饰面的逐层进退,间接照明逐层展开,来给整个空间提供光源。

前厅剖面关系


立面设计中,对常规柱廊模式做了创新性提升,以双柱为单元,打破了常规单一的立面节奏。双柱两侧、屋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做斜面切割处理,将最外边尺度控制在柱子600mm,屋面300mm,最大程度消解了第一层级立面的体量感。

柱廊形态生成


屋面有3米宽的一段坡顶对外排水,建筑立面过长,找坡到两侧排水也很难实现。设计在单柱改双柱后,部分柱子中空,无结构柱,可以方便地隐藏排水管,达到了造型与功能的统一。

最终柱子界面被设计为不规则五边形,外窄内宽。柱子造型存在很多不规整拼角,拼角位置石材的拼接方式就成为幕墙深化的重点。

常规石材拼角效果案例


采用局部单元式幕墙的方式,转角两块石材在工厂进行机械固定,打磨处理拼缝,将表面处理至完全均一、拼缝几乎不可见的效果后,再运到现场进行整体安装。柱子上的造型凹槽,也是采用同样思路,后衬石材在工厂完成绑定加工,现场统一安装。


如果所有转角均采用现场拼接的方式,可想而知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且转角拼接缝无法消除,整个柱子的简洁造型也将收到影响。用工厂化的加工替代现场拼接,则极大保障了现场的完成度,同时施工效率也能够大幅提升。

  柱廊最终设计效果

柱廊细部效果


柱廊展开至尽端, “空”的廊道转换为“实”的墙面,双柱序列依然延续  

现场效果

墙身及节点图


室内墙面设计了弧线波纹机理,分为两部分,下部墙面为平面,上部为弧线造型,与吊顶延伸为一体。材料希望呈现洞石的效果,整体颜色均一一致,细节又有石材质感,可选材料为天然洞石、人造石、GRG。  

洞石切割为波纹造型成本过高,人造石可塑性更强,成本更低,因此下部墙面采用了仿洞石的人造石材质。而上部分呈现纵向大弧线,横向小弧线的三维曲面效果,且一部分作为吊顶,材料自重不可过大,否则有安全隐患,因此采用了更轻、造型能力更强的GRG材料。最终上下部色泽均一一致,下部近人位置又保证了石材质感。

现场效果
节点图纸


母题与序列-西立面造型设计

会议中心西立面是面向城市的对外立面,为了凸显主入口全玻幕墙的 “通透”与弧线造型的“飘逸”,主入口之外的形体被处理成一个简洁纯粹的方盒子。而要想保持纯粹也不简单,议室的开窗、楼梯间的排烟、立面对城市的夜景照明效果需求等都需要在立面上满足。

西立面现场照片


设计采用了M形凹槽作为设计母题,玻璃幕墙与石材幕墙造型间隔设置。石材凹槽侧面布置灯光,打亮凸出的三角面,呈现内凹的雕刻壁柱般的效果。凹槽靠近楼梯间位置还可以隐藏侧面的通风百叶。

墙身及节点效果


玻璃幕墙部分作为会议室对外的窗,特殊的三角面造型不止是呼应了立面整体的序列感,也改变了从室内看向室外的视角,室内外的沟通通过这面三角窗增加了仪式感和趣味性。

M窗墙身及节点效果

室内效果


整个面高13米,长78米,为了消解巨大的尺度感,石材拼接也颇费心思。石灰石选取亚光面和荔枝面两种表面处理,三种基本拼接单元错位布置,营造出丰富的立面变化,变化中又隐藏秩序。单元化的方式能够最小化石材模数种类,同时减小现场的施工难度。

石材控制图纸


在简洁纯粹的型体下,M形凹槽的母题给立面赋予了雕塑感和序列感,解决通风、开窗等各种需求的同时给建筑赋予了独特个性。

立面局部效果


内敛与外显-北立面VIP入口设计


建筑北立面的VIP入口作为重大政府会议的领导入口,可到达贵宾室、会见厅和多功能厅,是重要的入口空间。设计不愿打破会议中心低调简洁的整体形态,在入口盒子上采用了内凹的内敛设计,嵌入一个入口。向内切斜的面采用仿铜不锈钢,特殊的质感和色彩的出现彰显了入口的特殊存在,又不会跳脱出建筑的整体气质。

墙身及节点图


檐口追求简洁轻薄的线条,只用一块200宽的石材实现,在此极限尺寸下通过斜切面产生的空间隐藏了排水沟。

建成照片


| 会议中心室内空间的“ 精在体宜”


精在体宜”是源于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会议中心的室内空间大部分为大空间,所以在设计时着重关注 “体宜” 的处理,保证人处于空间的中的舒适感。

宴会厅,面积   3600 m 2   ,长度88m ,宽度41m ,吊顶净   高控制11m(最高点)。这个空间尺度可以跟小型的火车站相比,但宴会厅需要能够聚拢气氛,同时能够精确地控制声音,光线和空调。我们从剖面出发,提出半弧形的天花曲线,保证了中间有足够的高度,超大空间中不显压抑;两边高度适当降低,与墙面连成一体,墙顶一体的设计方式弱化了空间高度,化解了超大尺度空间带来的空旷;同时简化了空间元素。

现场效果


接见厅,面积500 m 2 ,长宽相同,约20m,吊顶净高控制7.5m。接见厅的主要用于高规格接待,最重要的面就是主坐席背景墙,两侧面简洁精致,不能太过复杂而干扰主背景墙。整个空间中除了主背景墙,天花的设计是空间的重点,这个位置因为与灯光相结合,所以对整体效果影响显著。针对正方形平面,我们采用圆形的天花来营造中心感,多层次渐收圆形与折线格栅组合,脱胎于传统建筑的藻井。这一方式使得这一空间产生视觉焦点,将视觉关注点从20mX20m的方形平顶转化为直径12m的圆形藻井,再通过直径5m的吊灯进一步转化尺度,最终呈现现在的效果。

接见厅现场效果

贵宾室现场效果


大走廊是连通门厅与会议区域的交通空间,长度100m,宽度8m,吊顶净高控制4-8m。从剖面可以看到整个走廊区域高低变化较多,有些变化是客观条件制约,有些变化则是刻意为之,主要为了更好地控制和调节空间的尺度。在走廊与门厅交接的位置压低高度形成两个大空间的过渡区域,在贵宾入口区域同样控制净高为4m形成大走廊的收头。走廊在不仅有高度的变化,也有对应的平面空间收放。在长度方向上,两侧墙面增设金属格栅虚隔断空间分段形成层层递进的效果。走廊两侧墙面较高,设计时考虑墙面石材的进退和尺寸变化处理来弱化尺度。

现场效果

| 室内细节处理


会议室的吊顶与灯具的一体设计

会议室的设计时,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筒灯或者线性灯下照的方式,希望营造均匀空间亮度,没有眩光,同时将灯具与吊顶造型相结合。从确定造型到选择材料(导光板)都比较顺利,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处理灯的走线问题。最后与施工单位一同试验,最终采用单边暗敷金属线的方式较为完美地解决了明线走线问题。



大楼梯的细节设计

大楼梯区域要处理的细节比较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楼梯扶手和楼梯踏步的处理。在设计大楼梯时,楼梯平面取曲线线形,楼梯下段整体落地,强化与地面的联系,希望大楼梯与整体空间是融合的。楼梯的扶手与楼梯侧板统一材质,顶面弧形处理方便抓握,同时增加低一层次的扶手方便不同年龄层次人员使用,将灯带隐蔽设置在低扶手的内凹处。在材质选择时,考虑到后期的打磨,我们选择了基本没有表面花纹的米黄色石灰石,这样在后期处理拼缝后呈现更为整体的效果。

楼梯的踏面和踢面常规处理时为同一材质,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视觉效果延续,把踏面设计成为米黄色石灰石,从二层往下看时材质统一,浑然一体;把踢面统一为地面的深色石材,从一层看过去,踢面与地面形成延续感,形成多视角的材质统一。


| 厚重与轻盈-整体设计思考


为迎接湿地遗产大会,会议中心已经先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回顾整个过程,这是一个很“重”的设计,   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项目理念层面,纵观城市级会议中心的建设史,大型会议会展建筑,往往都承担着定义城市形象、承载城市文化的额外责任。

二是设计体系层面,一个大型公建项目,建筑师如何协调建筑、结构、设备、幕墙、室内、灯光、景观等众多配合单位,完成建筑与室内的一体化设计,并保证高完成度的落地,是一个巨大的 “重”任。

三是设计手法层面,建筑体量较大,且以石材墙面为主,如何平衡厚重与轻盈,敦实与通透,是设计的思考重点。

在强大的设计体系的支撑之下,建筑师可以实现从提出室内外一体化的设计想法,到统领顾问工作成果、整合顾问意见建议,发现问题,并系统性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最终能够“举重若轻”地将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型公建项目高质量实现。这是没有体系和系统支撑的建筑师所不可想象的宏大工作,也是作为职业建筑师所应该追求的工作状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1 万条内容 · 2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复合叠加式共享校园 — 深圳中学初中部

  复合叠加式共享校园   ——深圳中学初中部 01. 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深圳对标先行示范要求,全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为此,深圳对多所中小学开展新改扩建工程,深圳中学初中部就是其中的一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