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新鲜事 \ 中南院陈焰周: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中南院陈焰周: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发布于:2023-06-05 09:58:05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新鲜事 [复制转发]


引言

一位从大别山区皖西小山村走来的结构博士,逐渐成为中南院的一名优秀结构工程师。他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总是砥砺前行于生活和工作的困难之中,一起在他的故事中感悟新的人生体验。


本期受访嘉宾:

陈焰周  中南建筑设计院服份有限公司第三结构院总工程师

1

不识土木的追寻之路

高考那年的暑假 

高考那年暑假,在接到武汉大学录取通知时,我刚从山上放牛回家,看到录取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时,内心还是有些惊愕。对于一个山村农家孩子来说,土和木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在内心留下的是生活的艰难和辛苦,从记事起,每到农历6、7月份的农忙季节,我总是和父母亲顶着烈日辛勤劳作于田间,收割、打稻、耕田、插秧……。而上山放牛更是暑假每天的必修课,跟着自家的黄牛穿行于漫山的松林之间,烈日下的松林总是无比闷热,满身的汗水粘混着松树粉,自是对松树林毫无好感。但实际上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县城的青年, 能够到大城市去上大学,无论什么专业都是无法拒绝的机会,土木工程是干啥的,没有概念,总比干农活强些吧

土木工程专业的“数学生”

大学四年,我过的“特别”充实,除了课程学习外,还要养活自己 。从大二开始,我就没有向家里要过学费和生活费,其实我知道家里也没有钱给。每天清晨当室友起床时,我已拖完半层宿舍的走廊、楼梯、洗澡间和洗碗间,再和大家一起去晨读;晚上当同学们在图书馆自习时,我也在图书馆里整理图书和换发代书牌……,几乎做过校园里每一个勤工俭学的岗位。

由于专业必修的三大力学成绩较好,再加上人长的“粗矮壮实”,我也总被同学们戏称为“力王”,而后来,由于我在数学建模竞赛方面的成绩,又获得一个新的称谓“ 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数学生 ”—— 2002年获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03年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04年获首届全国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大学四年,虽然学习成绩好, 毕业时还获得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颁发的“詹天佑土木工程 高校优秀毕业生奖” ,但是土木工程对我来说,也还仅仅是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稳定”的结构博士 

保送本校研究生之后,我学习生活的日子变得稳定多了,上学学费全免,而且每月除了学校发的生活补助,导师还会给发一些科研补助。研究生的几年里,在导师郭耀杰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从试验室的构件试验到设计院的设计图纸,从施工工地到钢构件加工厂,使得我对结构工程专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体验和清晰的概念。

确定博士论文研究课题时,我选择了稳定类的研究课题 ,完成了面内各类复杂应力作用下的薄板稳定研究以及探讨了薄壁构件畸变的理论研究, 260余页的博士论文字字凝结心血,也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另一种可能埋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年稳定的研究生生活下来,我感到待在高校里似乎太“稳定”了, 虽然高校可以做一些理论和试验研究,但是距离实际工程还是有些远 ,因而在毕业时慎重考虑后选择了设计院,没有同大多数博士一样再选择生活更为稳定的高校。

 

▲  博士毕业时的求职简历

2

结构设计的成长之路

说实话,让一个做了多年科研的博士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是一件艰难的事, 需要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进行转变,将在学校养成的追求事物本质、力求准确的科研方式转变为追求安全、经济合适、施工方便的工程师式的方式 。我也一样,虽然顶着博士的“光环”,但在以按时、按质完成设计任务的设计院里,博士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慢慢地改变自己,改变方式、改变习惯,渐渐的跟上同事的步伐,从实际工程中锻炼自己,从多层框架别墅到高层剪力墙住宅、从多层框架综合楼到超高层框架-核心筒办公楼、从大型场馆的隔震减震到航空塔台的特种结构,努力做好一名普通的结构工程师。

资料整理开始的设计生涯

可能与大多数结构工程师有点不同, 我在进入CSADI的第一项工作是整理项目的报优文本 。2009年5月完成学校的博士论文答辩后,6月初就开始到CSADI报到,接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整理广东科学中心项目和无锡博物院项目的报优资料,其中广东科学中心项目尤为复杂, 李霆大师带领的结构设计团队在2004年设计时就采用了巨型钢框架体系来实现展厅的多层无柱大空间 ,并对该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采用了无统一隔震层的隔震设计。由于没有设计经验,对拿到的大量设计资料辨别不出各自的重要程度,只知道对资料进行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学习,在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后才整理出初稿。但初稿文本主次不分,条理不清,在李霆大师的多次指导下,几易其稿,才得以勉强完成报优任务。

在CSADI的第一个任务虽然不是楼梯、门房等之类的小设计,不是进行设计技术的直接学习,但通过对复杂项目的资料整理和学习,让我在进入设计院的开始就清楚了一个出色的建筑结构所应具有的特质 ,当建筑有特殊的功能和复杂的造型要求时,结构可以努力通过采用创新的结构体系和先进的结构技术来实现。

 
 

▲  广东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更多内容详见《建筑结构》2010年第8期《广东科学中心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设计》(作者:李霆、李宏胜、尹优、孙兆民、张季超;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学) 点此 订阅)

 

▲  无锡博物院

从减震分析开始的结构设计

昆明市国家开发银行大楼项目是我 入职后参与的第一个工程项目 。随着防屈曲耗能支撑(BRB)在国内的研发和大型示范项目中的应用,2009年已开始流行在高烈度区采用BRB进行减震设计,项目组计划该项目同时采用BRB与黏滞阻尼器的混合减震策略,并将减震分析及阻尼器相关设计的重任交付于我。

对一个还没有做过结构设计、也没有接触过减震知识的新员工, 直到现在还能很清晰的感受到当时自己心里巨大的压力 。面对减震设计,当时公司内也基本没有人有过工程实践,可用的软件以及相应的参考资料都不是很多,难以直接咨询到分析与设计方法,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从学习基础减震知识开始,摸索着采用通用有限元ANSYS进行建模反复试算,最终还是完成了设计任务。

虽然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分析和设计,可能会觉得略显拙劣,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但依然还是很庆幸自己的坚持, 在面对新事物和新技术时没有退缩,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后应用于工程实践

 

▲  昆明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大楼

结构工作室的“快乐”成长

2010年4月份,李霆大师在公司内组建了结构工作室,当时进入工作室的大部分都是新员工,很幸运作为其中的一员,能够在以后的几年中直接得到大师的指导。

在这里完成了自己设计生涯中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设计联排别墅与高层剪力墙住宅、第一次设计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办公楼、第一次设计复杂商业综合体、第一次设计剧场和展览馆、第一次承担大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其中 第一次完整负责的超高层项目,是2012年开始设计的合肥高速·滨湖时代广场C1栋 ,该项目建筑高度241.50m,建筑方案由境外公司设计,由于采用了通高共享中庭的设计理念,平面布置形成“凹”形,造成平面严重不规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李霆大师确定采用“巨型钢框架+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钢筋(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新型复合结构体系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另外,建筑北向的全立面还采用了高大空间单层索网幕墙,也给主体结构、索网的计算分析与设计带来不小挑战。

为了得到合适的结构体系,在前期的体系比选阶段,我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与比较工作;项目在报送全国超限委员会审查的过程中,前后也经历了数次的超限报告修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以说该项目从基础设计到上部平面、钢结构复杂节点的设计,从结构方案比选到超限报告的编制,从内部各专业对接到施工现场服务,主要都是我负责完成,而 这辛劳付出的收获,一方面是自己设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另一方面是得到更多参与大型复杂项目的机会 ,因此在后期福州宇洋金座、华电集团华中总部等复杂的超高层项目以及湖北省科技馆、中国动漫馆、山东科技馆等复杂展馆项目中,都能为其贡献一份力量。

在工作室的这几年,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每天在一起辛苦画图,经常晚上加班熬通宵, 但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工作,赶走辛苦只留下快乐

 

▲  李霆大师与工作室部分员工在项目现场

 
 

▲  合肥高速·滨湖时代广场C1栋


合肥高速·滨湖时代广场项目更多内容详见《建筑结构》2012年第12期《巨型框架与框筒复合结构体系设计》(作者:李霆、陈焰周、肖飞、彭林立;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点此订阅) ; 2018年第18期《双重环箍在一柱一桩局部承压中的应用研究》(作者: 肖飞、张玉良、纪晗、陈焰周;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点此可阅读全文)


参与的大型复杂项目

山东省科技馆新馆

山东省科技馆新馆建筑高47.8m,地上建筑面积60000㎡,平面总长度超过250m, 为特大型科技展馆 ,平面长、楼层高、荷载重、跨度大,属于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采用钢(骨)筋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

 
 
 

山东省科技馆新馆更多内容详见《建筑结构》2020年第8期《山东省科技馆新馆结构设计与分析》(作者: 陈晓强、李宏胜、陈焰周、陈元坤、赵建超、李晓瑾、孙威、陈威;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点此可阅读全文)

 


中国动漫博物馆

中国动漫博物馆建筑高44.8m,总建筑面积30382㎡,结构的一层采用钢网格筒-钢框架-支撑(钢板剪力墙)结构,二层及以上采用钢框架-支撑(钢板剪力墙)+跨层桁架结构。首层的网格筒结构外形与建 筑造型保持一致,是三向圆钢管交叉“编织”形成的曲面筒体结构。

 

中国动漫博物馆更多内容详见《建筑结构》2017年第1期《中国动漫博物馆钢网格转换筒结构设计》(作者:许敏、李霆、张卫、敖晓钦、陈焰周、陈晓强、刘传佳、邵兴宇、宋峰;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点此订阅); 2018年第15期《中国动漫博物馆单叶双曲面菱形钢网格筒结构设计》(作者: 敖晓钦、陈焰周、许敏、李霆、张卫、邵兴宇、王雪、肖本林;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 点击可阅读全文


湖北省科技馆新馆

湖北省科技馆新馆建筑高51.1m,总建筑面积约为71757㎡,巨型钢框架结构,四个电梯间井筒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支撑(或屈曲约束钢板墙)结构,组成格构式巨型框架柱;跨层钢桁架,组成巨型框架梁。并利用巨型跨层钢桁架进行外伸,解决建筑方案外伸悬挑32.4m的设计要求。

 
 

湖北省科技馆新馆更多内容详见《建筑结构》2017年第6期《湖北省科技馆新馆基础设计》(作者:宋峰、许敏、熊森;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点此订阅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新塔台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新塔台地上总建筑高度为114.95m,为国内最高民用航空塔台,造型为非轴对称形状,且向一边伸出较多,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筒体,成椭圆形截面;上部功能区为钢筋混凝土筒体+钢结构的混合结构。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新塔台更多内容详见《建筑结构》2020年第8期《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新塔台结构设计 》(作者:陈焰周、王颢、李霆;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点此可阅读全文

3

中南院“证王”诞生记 


自从2009年注册成为一级结构工程师后,我似乎很喜欢这种学习并取得认可和收获的成就感, 不知不觉在考证的路上一去不返 。看到身边的少数同事除了有注册结构证外,还有注册岩土证,在2010年那会儿的设计江湖,这类有双证的“厉害”角色,几乎可以“横行”,薪资待遇极高,很是羡慕,想着那我也考个吧!毕竟大学时岩土方向的课程也没少选修,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作为设计院的结构新人,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实在太多,每天总是处于疯狂的画图或者出图之中,注册岩土考试的准备只能是“晒网式”学习。据了解,2011年注册岩土考试通过率36%,第一次尝试没有考过,但神奇的是我竟然在历届通过率最低的2012年凭借一本2010年购买的“考试宝典”通过了考试!要知道2012年全国参考人数5845人,通过365人,通过率仅6.19%, 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再接着,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的持续深化改革,工程总承包与项目全过程咨询类项目逐渐增多, 我觉得结构工程师不能只懂结构设计,还需要对项目有相对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服务 。没消停几年的我,又走上了注册考试的征程,并相继于2015年一次性通过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2016年一次性通过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2018年一次性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在2020年一次性通过一级造价师考试之后,暂时停下了注册考试的步伐。 至此,从2008年到2020年,前后坚持注册考试13年, 获得6项注册证书,基本涵盖了项目从可研立项、设计、建造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全方位工程咨询服务所需证书

这十二年,我也 从青葱少年变成了中年大叔,顺便成为了同事们口里中南建筑设计院的一代“证王 ”,我想这个新的“称呼”也是对我的一种赞赏和肯定吧。

 

4

博士的那点小情结


2005年博士论文选题时,导师郭耀杰教授建议对新型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多层住宅进行相关研究,但当时我发现钢结构标准中关于钢梁腹板在三种面内荷载联合作用时的局部稳定验算公式,居然是参考两组两种荷载联合作用时临界应力关系式进行简单而任性的相加组合得到,于是往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便倔强地沉溺于求解薄板在复杂荷载作用时临界应力关系曲线(面)。

到博士毕业时,望着260多页纸的毕业论文,心生诸多感慨,读书二十年,除了几张毕业证和学位证,就只有这本博士论文是自己几年的心血结晶,不论如何都得给自己的学生生涯做个总结。我当时能想到的就是, 等哪天手头不那么紧,有点闲钱时,一定找个出版社,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出版成书

一晃之间,在CSADI工作的十多年间,心底的这个小情结总难以忘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0年底,我终于从武汉大学出版社拿到了心心念念的专著——《薄板稳定分析与应用》。 当然,从书名就能看出来相对学术,我其实自己也深知它可能不会畅销于结构设计行业,但我在意的是这本书了却了我埋藏内心多年的小情结或者说是小愿望,我很满足。

 

5

∑F=0的平凡之路

结构设计的∑F=0 

在CSADI上班的前几年,李霆大师总是说,∑F=0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的设计过程就是检验节点、构件、结构及基础、结构体系与外界之间是否处处是∑F=0的过程。 这么多年来,大师的话我一直铭记于心,每当结构设计中遇到问题或者有新的设计思路时,都会从∑F=0开始进行思考。而对于刚入行的年青工程师来说,总是容易轻率地认为由程序计算出来的结构分析结果,自然是∑F=0的,而实际情况是多数软件只是解决了构件、结构两个层面上的∑F=0,而对于节点(尤其钢结构)、结构体系与外界间的∑F是否为零,都是在考验工程师的结构概念。

做结构设计多年后我也时常感悟,也许∑F=0不是仅限于结构设计,可能也适用于很多事物,比如人生 。当大家把自己的“(顺境+荣耀)+(逆境+低谷)”互相叠加时,会得到一条人生价值线(简单记为C值),去体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这可能就是每个人的∑F=C的平凡人生之旅。虽然每个人生的公式相同,而C值的大小却决定了人生对社会的价值,每个人为之坚持、努力、奋斗都是在提升C值,这好像也是激励一个人向前的最简单道理。

心安之处是中南

时光飞逝, 转眼之间我也从26岁的青年博士到40岁的中年工程师,不知不觉已扎根CSADI有14年 。在这里,我把个人的成长与公司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进退,在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智,找准自己的定位方向,无悔于青春。

犹记得2016年4月从结构工作室转到第六设计院,是始于公司的第一个D+B建设模式的项目——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项目工期紧,且技术复杂,由于我在以往工作中有一定技术积累,可以解决部分结构技术问题,遂决定根据项目需要,调入六院工作,随后协助设总、专业负责人顺利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工作。而正是因为齐心协力做好了该项目,在2019~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的建筑设计奖评选中获得结构专业一等奖,就这样既为公司完成了任务,个人又能获得了工程经验和荣誉。

背靠中南院这颗参天树木,这颗来自山野的兰花草在树脚下乘凉、汲取养分、安静成长的同时,也将一颗感恩的心静静地安放在这里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正好是中南建筑设计院成立70周年,向公司致敬的同时也感恩公司的培养!感恩一路上为我提供帮助的恩师郭耀杰教授、李霆勘察设计大师、公司领导、同学、同事和朋友! 未来可期,我们继续肩并肩“战斗”!

6

近几年荣誉及获奖项目

  • 2019年10月获评中国建筑学会2017-2018建筑设计奖青年工程师奖。

  • 2019年4月获评“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

  • 2021年9月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项目获评中国建筑学会2019-2020建筑设计奖结构专业一等奖、2019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018年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 “大型装配式会展建筑绿色建造技术及应用” 2020年获评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2021年获评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21年7月高速·滨湖时代广场项目获合肥市绿色建筑与勘察设计协会2020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 天地不言
    天地不言 沙发

    陈博士非常优秀,青年榜样,值得学习。结构设计过程是检验节点、构件、结构及基础、结构体系与外界之间的博弈过程。

    2023-06-10 08:19: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

2108 条内容 · 5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试了试用ChatGPT进行Abaqus二次开发,绝绝子!

  最近ChatGPT很火,据说有了ChatGPT,许多初级码农都失业了。 说来惭愧,本人从事仿真工作多年,实则并不擅长编程,虽有一定编程基础,但实际使用中,最关键的是需要熟悉函数库,真心觉得没有几年项目经验,很难记住...因此写代码对我来说一直是件挺神秘的事情。 但就是这样的小白,仅花10分钟,居然搞定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真的太好玩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