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发布于:2023-06-02 09:44:02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北京考察调研、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充分体现了对首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这些年来,北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确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区“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和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五子”,以此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本文字数: 1535字

阅读时间: 5分钟

       


只有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9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规划、重要事项把关定向。 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9月正式投用,是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首都重大标志性工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推动北京迈入航空“双枢纽”时代。图为俯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日报记者 潘之望/摄


首都北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道路,始终 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以更高的标准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坚定不移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大红门市场”变身成为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实现了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把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分内之事, 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京雄直联直通的交通体系初步成形。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环球主题公园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


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三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已占京津冀地区比重4成以上,有力支撑了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环京地区着力打造“通勤圈”,重在提升环京地区与北京的同城化效应,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更好实现职住平衡;强化京津、京雄联动,围绕疏解和承接功能打造“功能圈”,重在通过功能互补,共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着眼区域更大范围打造“产业圈”,重在深化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新征程上,北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一核”带动辐射作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协同发展各项工作,着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疏解工作。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做好央属单位疏解服务保障。 扎实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统筹处理好同雄安新区的关系、同中心城区的关系、同周边地区的关系, 加快推进第二批北京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迁入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水平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提升“通勤圈”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功能圈”错位联动发展,促进“产业圈”节点城市强链补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3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首个国家级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来了

导读 日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正式公示,成为全国首个公示的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 本文字数: 1426字 阅读时间: 4分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