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云上梯田灌溉记——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水密码”

云上梯田灌溉记——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水密码”

发布于:2023-05-29 11:38:29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有云上梯田之称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哈尼梯田,层层叠叠,铺展在从山脚到海拔近2000米的山巅,层级最多超过3000级,顶层梯田时常隐没于云雾之中。


当下是元阳最干旱的季节,也是新栽禾苗需要水的时候。云上梯田是如何进行灌溉的?传统灌溉方式遇到了哪些新问题?现代水利如何助传统灌溉一臂之力?记者近日来到元阳探寻了哈尼梯田“水密码”。


河流在梯田之下

3类“水库”供给梯田灌溉用水

站在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坝达梯田上方远眺,层层梯田尽收眼底:土筑的田埂随山势回旋,因坡度变化,缓坡处一块梯田可达数亩,陡坡狭窄处则只有几个簸箕大,天光水影中禾苗泛出绿色。梯田旁是村庄,村庄上面是茂密的森林。


“元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9万亩,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至2000米的山区,核心区梯田多分布在海拔900米至1800米之间,最大落差可达1380米。”在水利部门工作了19年的元阳县水务局局长和毅说。


来到山顶前,记者在山下看见红河的支流。它们在梯田下方,是梯田水系汇流地,无法直接灌溉梯田。


和毅告诉记者,元阳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条干流为主的水系有29条支流,它们不直接灌溉梯田,却是灌溉水之源。高温增加低纬度干热河谷的河水蒸发量,形成丰沛降水,借助于常绿阔叶林植被形成的“绿色水库”和疏松砂岩体形成的“地下水库”,化作山间常年不断的清泉和溪流,流入哈尼人修建的600多条沟渠,渠水灌入梯田,层层下注,最后注入河流,开始新的循环。


“村寨、梯田之上的森林植被和山体蓄留的降水,是哈尼梯田的水源。哈尼人利用沟渠系统,将水引入梯田,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和毅说,沟渠是哈尼梯田重要的水利设施,村民管护沟渠,用传统的“赶沟人”“木刻分水法”等水资源管理办法,减少水资源浪费。


除了“绿色水库”和“地下水库”之外,近年来,元阳县在坝达梯田上方新建的东观音山水库,也为梯田提供灌溉用水。


工程性缺水

时代变迁中的灌溉难题

海拔1900米的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牛倮普村,依傍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多依树梯田。60多岁的村民高有忠每隔几天,就要去离家约3公里处的自家梯田管水——雨水多时放掉一些,天旱水不够时放入一些。前些天高温干旱,他去田间更勤一些。


红河州水利局局长李颖告诉记者,1月至5月是元阳的旱季,元阳梯田核心区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坝达、多依树片区取水水源有限,缺少具有季节性水量调节能力的蓄水工程。


由红河州水利局等单位合作撰写的调研报告指出,元阳县境内山高谷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虽然总量并不短缺,但只要遭遇连续多旱少雨年份,就会凸显现代水利设施短缺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旅游人口增多,特别是气候的不断变化,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缺水问题较突出。


“以前元阳哈尼梯田整个山体基本都是湿润的,梯田里经常有地下水冒出来,现在这种现象已难看到。”李颖说,通过沟渠引地表径流灌溉梯田,无调蓄能力,需辅以现代水利设施,通过修建水源工程、供水连通工程等增加梯田旱季供水量。


科技兴水

建设新时代的云上梯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元阳县修缮扩建了105条哈尼梯田的灌溉沟渠。此外,新建东观音山水库、新建和加固16个小型坝塘,改善梯田灌溉面积6670亩。同时,实施82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遗产区内居民由天然水域取水到集中工程供水的历史性突破。


“保护好梯田,水源是关键。”和毅说,牛倮水库工程和元阳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均于去年底开工建设。前者建成后可解决2.92万人的生活供水和2.61万亩梯田的灌溉供水,后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项目区内人与梯田“争水”问题。


开源还需节流。在坝达梯田边,记者遇到正在对稻田进行水位测量和渗漏量观测的河海大学研究生张婉君和孟祥虎,他们正在参与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河海大学合作的“新时代哈尼梯田红米稻绿色低碳节水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负责人、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赵燕说:“我们对梯田红米种植和稻鱼、稻鸭等综合种养模式进行观测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水位控制条件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不同海拔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适宜水位和灌排技术指标。最终从节水、生态、景观、安全等目标提出哈尼梯田不同海拔区、不同种植模式稻田适宜水位和水稻可持续灌溉技术模式。”


据悉,红河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和红河州水利局、元阳县政府正开展一系列科技攻关和水利工程示范项目,保护梯田和水田面积,实现梯田旱能灌、涝能排,围绕“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要素做好梯田保护利用,守护和传承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 ndghw
    ndghw 沙发

    保护梯田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要素,守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

    2023-06-08 17:14: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5 万条内容 · 2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黄河泥沙之变——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探究

由中国水利报社、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专 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黄河泥沙之变”——《中国水利》杂志“   玉   渊六人谈”主题沙龙第四期在河南省济源市举办。嘉宾与现场观众围绕黄河保护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理念的发展、黄河泥沙之变的科技支撑、泥沙资源利用困境与破局展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共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