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新鲜事 \ 羿射旭:减隔震行业将迎爆发式增长,应如何迎接市场挑战?

羿射旭:减隔震行业将迎爆发式增长,应如何迎接市场挑战?

发布于:2023-05-29 09:25:29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新鲜事 [复制转发]


导读

近年来,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本刊特设“企业专访”栏目,为减隔震领域企业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以期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科学、规范和有序发展。

 

本期受访企业

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

契机&坚守






Q

贵司创立的初衷或者契机是什么?

A

我司最开始是做结构加固的,叫北京环友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4年。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设备和材料的供应问题,于是在2000年就成立了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加固设备和材料,之后在一些项目中接触到了减隔震,认为这个领域很有发展潜力,逐渐转型为专营减隔震产品。

 

Q

公司目前发展情况,发展过程中面临过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A

其实羿射旭在这二十多年发展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风光过也失落过。目前的状态还是比较好的,功能和建制齐全、运转流畅。现在是稳健发展阶段,不求太大的扩张,而是不断完善自我,把该做好的事情做好。之前的发展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和挫折,但最后还是都成功地走过来了。例如,一开始的时候不够独立,在一些关键领域依赖外部力量,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快速起步,让我们快速进入这个行业。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反应慢、效率低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适应不了激烈的市场,就成了约束。独立的过程是十分艰难且痛苦的,但也是不得不经历的阶段,否则今天这个公司就不存在了。再如,2011~2014这几年,业务量增长显著,于是在2015年和2016年开始扩张,但是那几年建筑业大环境非常不好,加之扩张的速度过快、管理没有跟上,在2017年就跌了跟头,后来我们进行了很大的调整,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才从阴影中走出。

适应&改变






Q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2021)已于2021年9月1日全面实施,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隔震减震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政策背景下,企业发展有何布局调整,有哪些新的举措?您认为市场环境会有怎样的改变趋势,企业如何去适应或挑战这种改变?

A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2021)的颁布,对行业来说肯定是好事,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但是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会有大量的新兴力量进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企业,要做的是练好内功,首先在冲击下活下来,然后在新环境下继续不断成长、壮大。

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是很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行业专家和众多厂家都关注这个问题好久了,目前在编的很多规范都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例如阻尼器的疲劳性能从30圈提高到60圈,希望以此来规范市场。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市场监管的力度过低。目前开出的药方是提高规范要求的性能水平,我个人并不认为市场会因此而规范。根本手段是提高监管水平,让有问题的产品必然暴露,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市场自然就规范了。但是话说回来,提高监督水平是行政问题,并不是编写规范的技术专家和厂家所能解决的问题,开出的提高规范要求的性能水平的药方实属无奈,总比不提好。

 


Q

您认为近年来减隔震产品的应用和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A

减隔震产品的应用会受到两个层面的限制和约束:一是源于建设方;二是源于设计方。源于建设方阻力的主要出于是经济考量,目前建设方仅考虑一次性的建设成本,减隔震技术往往没有经济优势。一般建设方不会考虑整个建筑全寿命的成本,尤其是震后功能恢复和结构修复。清华大学潘鹏教授提出的结构韧性评价体系是非常先进和科学的,对于建筑结构的经济性评价,是要考虑到震后损失和功能恢复的,而不仅仅是建设时的一次性投入。用这种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减隔震技术的经济性会更佳,应用会更为广泛。

源于设计方的阻力主要是减隔震技术会使得结构设计更为复杂,而且较常规结构设计,复杂的不是一点半点。对于常规结构,仅需做弹性反应谱分析,十分便捷。但是应用了减隔震技术后,需要做时程分析和弹塑性分析,还要关注子框架的性能和进行节点设计,所以不是所有设计方都愿意做减隔震设计的。但是现在最常用的结构分析软件都有了相应的模块,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这对于减隔震技术是非常好的促进。

 

消能减震技术在云端廊桥项目中的应用

产品






Q

贵司的产品种类丰富,应用广泛。据您的了解在这些产品中最畅销的是哪种?畅销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A

最畅销的产品黏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这两种产品特色鲜明,一个提高附加阻尼比,一个提供刚度,技术成熟且性价比高,所以最受欢迎。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比较流行用混凝土端墙来连接筒式黏滞阻尼器,这种做法比较经济。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墙肢长度过短,预埋件往往贴着墙肢边缘。几十吨的出力,通过埋件集中在仅有400~500mm长度的墙肢角部边缘,破坏模式是墙肢角部的混凝土45度斜向开裂,角部被切掉,导致阻尼器失效。这种破坏模式的承载力,往往只有阻尼器出力设计值的1/3~1/2,问题很严重。我建议可以把埋件外侧的墙体等效成悬臂梁,然后控制这个等效梁的剪压比,避免出现上述破坏。这样算下来,一般混凝土短墙墙肢长度做到3~4m是比较合适的。如果空间受限,可以用钢架来连接。

另一个问题就是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承载力过大,导致节点设计非常复杂,单个埋件的承载力设计值动辄三五百吨,这么大的埋件设计是没有规范依据的。同时还要考虑和原结构配筋碰撞的问题,非常棘手。设计院还会经常以深化设计的名义把节点设计交由厂家完成,总包招标时,支撑和节点一起招标,最低价中标,但连节点用钢量都没有,又没有规范依据,以至于有些厂家为了节约用钢量胡乱设计,谁没底线谁中标。所以我这里也呼吁,一是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力不宜太大,二是这种涉及到关键受力的埋件设计应由设计院完成。


 

Q

减隔震产品在长期的使用年限中,相关性能(例如刚度、阻尼特性)是否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产品的耐久性如何保证?

A

这个问题很重要,但又很难充分证明,所以回答起来不容易。目前理论上减隔震的耐久性没有太大的问题。保证耐久性的措施有很多,但都没有办法直接证明耐久性合格。耐久性问题只能通过时间和实践去论证和解答。在日本,就有将用了若干年的产品拆下来检测的先例,结果比较理想,性能没有什么退化。

技术&创新&发展






Q

企业是如何突破产品/技术难关的,可以讲讲印象深刻的经历?

A

我们是一个靠技术吃饭的企业,在行业内,对自己的技术一直比较有信心。技术难关确实遇到了不少,一是结构设计方面;二是产品研发方面。那些痛苦和煎熬,拼搏和努力,喜悦和收获都历历在目。既有付诸东流的无奈,也有最后一刻侥幸成功的喜悦,但其实大多数的技术攻关故事并不精彩,有时是一下就出来了,有时是反复磨、反复啃,最后也不能完全解决。我的一个体会是,自己目前的能力是10,可以去干一个能力需求是12的事情,不用怕,逼一逼自己,虽然过程很痛苦,但过来也就过来了,问题也解决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和做两者不可分割。

Q

现在市场上减隔震产品种类复杂,质量也参差不齐,作为相关技术人员,您认为应如何保证产品的创新性和高质量发展?

A

说到创新,我是比较保守的。土木领域比较成熟,既有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进行排列组合,其实都搞得差不多了,好用的已经用上了,不好用的也证明了不好用了。创新是有难度的。小的优化和改良是不断会有的,但是在材料科学及数学、力学等基础性学科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重大的创新概率很小。

关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有几点建议:一是应该进一步加强加快相关软件的开发,使得减隔震设计变得更容易操作,更友好;二是产品应该分级定型,减少产品种类便于降低成本和质量控制,例如参考《桥梁用黏滞流体阻尼器》(JT/T 926—2014)中的规定,将阻尼器的出力、行程、阻尼系数、阻尼指数等指标都明确定准,只选用即可;三是加强质量监督环节,只要产品质量有问题,就马上能发现,这样就能规范市场;四是深入研究、规范和明确节点设计方法,并明确埋件设计的主体是设计方,厂家所应做的只是和产品直接相连的连接件的局部深化。


 

项目现场图






 

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屈曲约束支撑


 

北京按摩医院新院区摩擦阻尼器


 

清华大学新土木馆屈曲约束支撑

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0年,专业生产建筑减隔震(振)及结构改造加固系列产品。

公司业务包括产品研发、方案及产品的生产、检测、销售、安装和售后服务等。

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卓越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以及良好的信誉,所生产的各类减隔震(振)产品广泛运用在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加固中,能有效解决各种建筑中的抗震问题,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约工程造价,改善建筑功能。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赢得了良好信誉,得到了设计单位和业主的广泛好评。用我们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技能,配合工程设计、业主、工程总承包方解决了许多建筑难题,通过广泛的技术交流,切实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了企业和社会效益突破。

在公司参与的项目中,有既有建筑,更有新建工程,特别是很多抗震生命线工程。涉及商厦、交通枢纽、医院、学校、场馆、会展中心等等。

羿射旭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无限可能。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

2522 条内容 · 7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勘察设计资质又双叒叕延期了,到明年6月底

2021年12月份住建部发布通知,宣布核发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 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30日届满的,统一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 2022年10月28日, 四川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延长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效期的通告》,明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