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赵萨日娜 杨红:基于文渊阁彩画科学分析的清官式彩画描渍工艺解读与复原

赵萨日娜 杨红:基于文渊阁彩画科学分析的清官式彩画描渍工艺解读与复原

发布于:2023-05-24 09:27:2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描渍是一种现已失传的清官式建筑彩画绘制工艺,经文献研究与实例调研发现,文渊阁大木彩画中仍留存有该工艺的使用痕迹,且现存彩画包含自始建年代至清末的多次修缮遗迹。本文以文渊阁勘察项目为依托,采用剖面显微分析和偏光显微分析等科技考古手段,结合文献研究,揭示出文渊阁彩画中描渍工艺的用料与操作特征,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此工艺进行复原。

1 文渊阁建筑彩画概况

2 文渊阁彩画样本采集与显微分析

3 描渍工艺解读与复原

4 结论


基于文渊阁彩画科学

分析的 清官式彩画

描渍工艺解读与复原

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Qing Official-style Miaozi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Wenyuange’s Polychrome Decoration


赵萨日娜 杨红

ZHAO Sarina,YANG Hong


文渊阁明间脊部包袱心

清代的建筑彩画因兼具案例遗存丰富和匠作体例传承较为连贯的优势,对其进行的研究已获得大量成果。其中关于彩画作工艺的定名和解读,多以近现代彩画匠师的经验为依据。若将这些工艺名称与清代对营造业进行详细记载的文献——匠作则例中的记录相对比,可以发现,有大量文献记载中的工艺名称并未被现代匠师继承或理解。关于这些工艺的解读和揭示是既有彩画工艺认知体系的重要补充,其操作方法的复原也将为保护和修缮工程提供更多技术思路,而此类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清代匠作则例中直接记载的彩画作工艺共计43种,其中仅有11种工艺仍被当代彩画技法延续,此外的多数工艺则未能沿用至今,处于失传的状态。对这些失传工艺进行研究和解读,一方面需要依靠文献记载,另一方面应探究其在现存实例中的应用情况,若可使文实二者对应,便能对此类工艺建立较为全面的认知。在这些失传工艺中,有一种尤为值得关注,即描渍。该工艺在匠作则例中存在明确的文字记载,证实其曾在清中期被应用于文渊阁建筑彩画的绘制。而文渊阁现存建筑彩画包含自清中期至清末民初多个历史时期的痕迹,为该工艺的实物解读提供了条件。本文即从文渊阁彩画遗存的科学分析入手,对描渍工艺的做法展开研究、解读与复原。  

1 文渊阁建筑彩画概况  

1.1 文渊阁建筑历史沿革  

文渊阁(   图1   )为紫禁城外朝部分东路的重要建筑之一,坐落于文华殿后方。有清一代常设“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官职,但文渊阁的实际建造,却是在乾隆年间。“   乾隆三十九年,于文华殿后创建文渊阁,藏贮四库全书   ”;乾隆四十一年(1776)文渊阁落成并用作藏书之所。  

图1 文渊阁现况

据内务府档案记载,文渊阁建成后,曾于嘉庆、道光年间数度对槛窗装修等处进行油饰粘补;光绪二十年(1894),为接待外国使臣觐见,又对整个文华殿院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整,“   文渊阁委固年久失修,瓦料不齐,脊兽间有走错,窗棂门扇亦多不整,油饰全行剥落,内檐天花板尚齐,油饰鼓裂,其余阶基墙垣地面砖亦均酥減走错。臣等公同商酌此项工程自应一律兴修,庶免日久情形愈重   ”,可知此次的修缮涉及瓦作、油饰、彩画等诸多匠作类型。此后至今,未见关于文渊阁修缮的文字记载。  

1.2 文渊阁建筑彩画遗迹及特点  

编修于乾隆年间或稍晚时期的《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中详细记载了文渊阁始建时期枋梁大木彩画的形制、做法与用料:  

  文渊/源阁上架彩画青绿香色地苏做染色流云、江洋海水、龙马负图、海屋添筹,汉文式描渍水纹,上下边线立粉贴金,箍头哨青绿,每丈用:水胶二两、白矾二钱、青粉三两、土粉一两、定粉三两、广花一两四钱、天大青一两二钱、天二青二两、梅花青一两、干大绿一两五钱、石大绿一两八钱、螣黄二分、彩黄四钱、油黄一钱、黄丹三分、银朱四分、赭石三分、胭脂二片、香墨三分、红金一帖、黄金一帖、贴金油三钱二分,画匠三工半。    

根据现场勘查,文渊阁的明间脊部梁架因位置特殊,不易触及,在后世修缮中往往不加以处理,故仍保留了珍贵的早期彩画遗迹,与上述则例的文献记载具有极高的吻合度,极有可能为乾隆时期原迹。而其外檐彩画在肉眼观察下可见多个彩画层次的叠压,说明曾经历多次重绘,其在用色与形制上体现出清晚期特征,可能为光绪年间的修缮遗迹。  

文渊阁脊部彩画(   图2   )为苏式彩画风格,选用青、绿、香三种地色,边线均采用沥粉贴金工艺进行加工,主要图案母题有流云、江洋海水、龙马负图、海屋添筹等,找头位置绘书册或龙纹;根据则例的记载,此处彩画的流云采用染色(作染)工艺绘制,箍头处采用哨青绿技法,包袱边处的水纹造型则用描渍工艺进行加工。在现存的清代彩画原迹中,文渊阁是采用上述彩画造型的孤例。  

图2 文渊阁脊部彩画(左半侧)(横屏观看)

文渊阁外檐彩画(   图3   )的样式与脊部大同小异,地色采用青、绿、红三色搭配,边线同样采用沥粉贴金工艺进   行加工,主要图案母题与脊部类似,为流云、海屋添筹等,找头位置绘书册或龙纹;   相比于脊部彩画,外檐彩画海屋添筹的中心楼部分换用沥粉贴金做法,箍头改为退晕做法,包袱边处水纹的造型和画法也与脊部略有差异。

图3 文渊   ?   阁外檐彩画(   ?   左半侧)  

文渊阁脊部彩画为檩、垫板、枋三件连做,整体布局更为从容;外檐彩画中因有斗栱间隔,故檩、枋彩画均独立绘制,画幅宽度有明显压缩,致使内外檐彩画在造型上有较大差异。这一差异中是否同时存在时代发展的影响,尚待进一步商榷。  

2 文渊阁彩画样本采集与显微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文渊阁彩画的工艺与材料,并借此理解现已失传的描渍工艺,主要围绕文渊阁大木彩画包袱边处采集典型样本,开展剖面显微分析(Cross-section Microscopy Analysis)和偏光显微分析(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Analysis)两种实验室显微分析。  

剖面显微分析需将样品固定于约1厘米见方的模具中,注入紫外线固化树脂(Extec多元凝胶)并使其在自然光或紫外灯下充分固化。随后取出样块依次在150目和400目的砂纸上粗磨,使样本剖面充分暴露;再用1500~12000P的抛磨布依次进行打磨和抛光。将制备完成后的样本置于金相压平泥上,并粘在载玻片上,用压平器将其表面压平后,在Nikon LV100ND金相显微镜下观察。  

偏光显微分析则需刮取少量样本粉末,使其充分分散于载玻片上   ,并用Meltmount TM 树脂将其固封在盖玻片下,然后在Nikon LV100ND显微镜的偏光   模式下观察。  

因文渊阁脊部与外檐彩画的风格样式及绘制年代均有所差异,故对二者分别开展取样及分析。  

2.1 文渊阁脊部彩画显微分析  

文渊阁脊部彩画的取样位置及剖面和偏光显微分析结果如   表1     图4~图7   所示。  

经分析,文渊阁脊部彩画均只含一个时期的彩画痕迹,未见任何重绘迹象,支持了此处彩画为乾隆年间原物的推测。从剖面上看,其基本构造自下而上(由内至外)可分为三层,依次是:木基底、预备层、颜料层。其预备层由三部分组成:地仗灰层、找平层及合操层。各样本的灰层中均未见麻、布的使用痕迹,说明其采用了单披灰地仗做法;灰层的成分包含黏土类矿物、砖灰和大颗粒砂砾类矿物,在紫外光下呈现白色荧光反应。找平层呈白色,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略显透明,在紫外光下无荧光反应。合操层呈蓝黑色,部分样本此层中掺杂有黄色颜料颗粒;合操层在紫外光下无荧光反应。  

?   ?
a)jl-05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100倍  
b)jl-05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100倍  
 
c)jl-05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碱式氯化铜及碳酸钙  
 
d)jl-05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4 jl-05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jl-07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100倍  
 
b)jl-07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100倍  
 
c)jl-07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铁红  
 
d)jl-07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5 jl-07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jl-12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100倍  
 
b)jl-12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100倍  
 
c)jl-12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碱式氯化铜及碳黑  
 
d)jl-12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6 jl-12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jl-14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100倍  
 
b)jl-14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100倍  
 
c)jl-14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碱式氯化铜及铅白  
 
d)jl-14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7 jl-14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   ?

 
由分析结果可知,脊部彩画在绘制色彩前先以沥粉划定色彩区域,再分区涂刷地色,并绘制纹样。包袱边描渍水纹部分均预刷绿色地色,其上采用描渍工艺进行加工:先用墨线绘制出纹样造型,再勾描白线,二者并置,仅在交界位置存在局部叠压关系,是由施工误差所导致。墨线厚度极薄,仅约5~10微米,线条宽度一般在2~3毫米间;白线对应颜料层较厚,约10~30微米,但线条宽度更窄,最宽处仅1毫米。  

文渊阁脊部彩画使用的颜料均为传统矿物颜料、植物染料或传统人工合成材料,在包袱边的描渍水纹部位,应用的颜料具体包括碱式氯化铜、碳黑、铅白、碳酸钙等,其中碳酸钙主要见于找平层中,碱式氯化铜用于绘制绿色地色,碳黑颜料用于描画黑色墨线,铅白用于勾描白线。取自不同构件的三处描渍水纹样本的剖面构造层次相似度极高,充分体现了清乾隆时期描渍工艺的操作工序和材料特点。  

2.2 文渊阁外檐彩画显微分析  

为对比清代中晚期描渍工艺的操作方法,探索其随时代发展演变的情况,另对文渊阁外檐枋梁大木彩画的包袱边处进行取样和科学分析,取样位置及剖面和偏光显微分析结果如   表2     图8~图13   所示。  

表2 文渊阁外檐彩画取样与分析记录  

a)SMJ-01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100倍  
 
b)SMJ-01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100倍  
 
c)SMJ-01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绿色颜料成分不明  
 
d)SMJ-01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8 SMJ-01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SMJ-03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200倍  
 
b)SMJ-03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200倍  
 
c)SMJ-03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碱式氯化铜  
 
d)SMJ-03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9 SMJ-03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DS-05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200倍  
 
b)DS-05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200倍  
 
c)DS-05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碱式氯化铜  
 
d)DS-05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10 DS-05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HY-06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100倍  
 
b)HY-06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100倍  
 
c)HY-06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碱式氯化铜  
 
d)HY-06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11 HY-06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HY-07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50倍  
 
b)HY-07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50倍  
 
c)HY-07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碱式氯化铜、巴黎绿及碳黑  
d)HY-07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12 HY-07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a)HY-08样本剖面照片 可见光100倍  
 
b)HY-08样本剖面照片 紫外光100倍  
 
c)HY-08样本偏光照片 单偏光500倍 检测到铁红及碳黑  
 
d)HY-08样本偏光照片 正交偏光500倍  
图13 HY-08样本显微分析照片  

 
经分析,文渊阁外檐彩画的样本大都包含两个时期及以上的彩画痕迹,证实外檐彩画曾经历重绘,在外檐彩画呈现蓝色的部位中检测到人造群青颜料的应用,说明外檐表层彩画的绘制年代上限为清晚期。就剖面层次而言,每一时期的彩画均先做预备层,再做颜料层,最早期的彩画底部应有木基底。文渊阁外檐彩画的预备层至多包含地仗灰层与找平层两个层次,未见合操工序的应用痕迹。地仗灰层中未见麻、布使用痕迹,且表层晚期彩画的灰层极薄,为单披灰地仗做法;灰层的成分包含黏土类矿物、砖灰和大颗粒砂砾类矿物,在紫外光下呈现白色荧光反应。找平层多呈白色或淡黄色,在紫外光下并无荧光反应。  

外檐彩画的颜料层同样是借助沥粉划分色彩区域后,再分别上色并绘制纹样。对比可知,文渊阁的外檐彩画在后期修缮时,已对包袱边换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在造型上,外檐包袱边的宽度变窄,转折更为复杂,造型更接近于回纹(   图3   );在画法上,包袱边之内虽也做水纹造型,但为单一的墨画做法,并未用白色线条进行强化。剖面显微观察下可见此处的水纹做法是在地仗灰层之上先涂刷绿色颜料层作为地色,厚约30~70微米;其上为一道较薄的黑色颜料层,厚约5~30微米,对应墨线线条宽度为3~5毫米;之后再无其他工序叠压。  

严格意义上讲,文渊阁外檐彩画现存的包袱边水纹造型仅采用了简单的描画技法进行加工,并未使用描渍工艺。  

文渊阁外檐彩画所使用的颜料种类也与脊部的清中期彩画存在差异。因外檐彩画的绘制年代较为复杂,且重绘时间较晚,故其使用的颜料除传统矿物颜料与染料外,还存在大量西方化工合成颜料;具体就包袱边水纹部位而言,绿色地色使用的颜料除碱式氯化铜外,还包括巴黎绿和另一种成分不明的颜料,墨线部分仍采用碳黑颜料进行绘制。取自不同部位的样本在预备层的构造层次和颜料层的材料形貌上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修缮活动的做法差异,而历次修缮中均未再沿用描渍的做法。  

3 描渍工艺解读与复原  

3.1 文献视角下的描渍工艺解读  

据《康熙字典》,描,“摹画也”;渍,“沤也,又浸渍也,又染也”,描渍可能是一种先描画纹样线条,再进行表面罩染的工艺。关于此工艺的文献记载仅见于匠作则例,则例中与之相关的词条共有27则(   表3   ),主要见于枋梁大木及墙边彩画的绘制。  

表3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描渍相关词条一览  

记载上述词条的匠作则例在年代上涵盖自清雍正朝至光绪朝的多个历史时期,整理可知描渍工艺曾应用于中南海、北海、紫禁城、雍和宫、圆明园等多处建筑上;多用于描绘缠枝莲、宝祥花、异兽、四季花、宋锦、花卉、番草、妆花、水纹等纹样,并常用于彩画合子部位纹样的绘制。  

通过几则造型和用料都较为简洁的墙边彩画词条的比较分析可知,描渍工艺中必有黑色颜料的参与,一般用香墨,偶有使用烟子者。此外,该工艺需选用另一种不同色相的颜料与黑色搭配,如   表4   中的II、III两词条中用藤黄与香墨搭配,词条IV以二青与香墨搭配,词条I因是五彩描渍做法,则各色颜料均可分别与黑色组合。而对比词条III与同文献中“墙边刷绿,界黑白线”词条的用工数,可知描渍缠枝莲这一画法每覆盖宽1尺、长37.5尺的面积时计画匠一工(作为对比,内庭及圆明园等处则例中规定刷色做法每长60尺计一工,平贴金每13尺计一工,金琢墨做法每长3尺计一工),描渍属于一种相对简单省力的彩画技法。  

表4 描渍工艺相关墙边彩画词条 (单位:每宽一尺长一丈)  

匠作则例中还记载了一种名为“描机”的工艺,被匠师们认定为是切活技法的早期名称,“描机”与“描渍”名称接近,是否为相同技法呢?答案是否定的,最主要的证据来自《内庭工程做法》与《工程做法》,此二种则例同时由果亲王允礼主持编修,并于雍正十二年(1734)首次刊刻颁行,某种程度上可将二者共同视为一部工程规范。两书中分别记载了描渍和描机两种工艺,可见当时对两种技法有意地进行了区分,且描渍仅见于内庭则例中,其应用等级较描机更高。  

实际上,仅从字义出发,描渍的含义与当代彩画匠师继承的“勾填法”存在共性。只是勾填法多用同色系的颜料勾线和罩染(   图14   ),描渍则必用黑色颜料勾线;且文渊阁实例中的描渍水纹做法并不符合勾填法的特征。或许勾填法是自描渍工艺演变而来,但二者并不可完全对等。  

图14 勾填法     操作流程  

3.2 科学视角下的描渍工艺解读与实验性复原  

由前文针对匠作则例所载文渊阁枋梁大木彩画“汉文式描渍水纹”的显微分析可知,其操作方法确是在地色之上先用黑色颜料“描”,再用白色颜料“渍”,所选用的颜料种类与文献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  

本研究基于文渊阁彩画所用描渍工艺的科学分析,结合匠作则例中的文献记载,制定该工艺的复原方案并开展复原实验。需要说明的是,严格意义上讲,文渊阁现存彩画仅有脊部包袱边处的水纹采用了描渍工艺,外檐彩画虽装饰题材相同,但绘制技法有明显简化,故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均以脊部彩画分析结果为主要依据,仅将外檐彩画的做法作为对比。  

  图4、图6、图7   可知,文渊阁脊部描渍水纹样本由下至上包括地仗(灰层)、找平层(白色)、合操(蓝黑色)、地色(绿色)、墨线、白线共计6个层次,其中描画墨线与描画白线两道工序属描渍工艺。  

为了尽量全面、准确地复制文渊阁脊部彩画描渍工艺的做法,对地仗之上的各层次逐一进行还原,复原实验的实操环节由非遗传承人王光宾开展。地仗直接采用当代彩画施工中通用的单披灰做法,绘制之前用砂纸打磨其表面(即磨生),使操作面更加平整,同时防止地仗中的油上反影响彩画效果。  

复原实验在600毫米×300毫米的木板上进行,借用文渊阁水纹造型并将其调整为条带状进行展示。自下而上各层次的用料情况及操作方法(   图15   )逐一开列如下:

1.刮找平层  

a)刮找平层  

 
偏光检测分析显示该层使用的物质为白垩(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剖面显微照片中本层厚度波动极大,主要起到找平操作面的作用。复原实验中选用主要成分同为碳酸钙的腻子粉为骨料,加水将其调为糊状,并加入少量明胶以加强粘度。  
操作时用胶皮制成的皮刮子将材料均匀地涂刷在地仗之上,使地仗的颜色被完全覆盖,且样板表面平整即可。待干后用细砂纸打磨表面,增强平整度,并擦去表面的剩余材料及浮尘。  

2.合操  

b)合操  

由剖面观察可知合操层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厚度集中在20~50微米,应是单次涂刷所形成;偏光显微分析下检测到靛蓝与碳黑的应用。复原实验中选用花青与松烟墨为主要材料(二者的物质成分分别为靛蓝与碳黑),加水调和为流动性强的液体。  

操作时用大毛刷蘸取溶液,将其涂刷在找平层之上,使底层白色被完全覆盖即可。待干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文渊阁外檐彩画中未见此工序的应用痕迹,故外檐对比做法的复制过程中省略此步骤。)  

3.刷地色  


c)刷地色  

 
经偏光检测分析可知该层使用的物质为碱式氯化铜。其在自然界中以氯铜矿形式存在,至迟在五代时期,人工制备碱式氯化铜的技术已发展成熟,此后的彩绘文物中出现的碱式氯化铜均以人工合成颜料为主。剖面显微照片中,地色层的颜料厚度在120微米左右,说明涂刷遍次在两次以上。  

本研究将当代化工厂生产的碱式氯化铜直接与明胶调和后涂刷时,发现材料粗糙,颗粒感明显,且颜料覆盖力极差,难以稳定附着在样板表面,说明出于化工目的而生产的碱式氯化铜材料并不具备直接用作颜料的条件。为保证颜料的附着力和显色效果,按1∶2的比例将碱式氯化铜与石绿两种颜料混合,再加胶调和后使用,效果有明显提升。  

本工序选用大号毛笔进行绘制,在实际工程中,如加工面较大,也可换用毛刷绘制。颜料层涂刷遍次共为三次:第一道刷色完成后颜料层厚度波动较明显,色彩不均;第二道刷色完成后颜料色彩鲜艳,整体效果较好,局部色彩略浅;第三次刷色前加胶水将颜料稀释,用笔刷蘸取薄涂一层,以求颜料层厚度一致、色彩均匀。但是在涂刷第三道颜色时发现颜料成膜能力减弱,出现水分析出并凝结成水珠的现象,应是颜料品质问题所导致,若提前将颜料粉末置于研钵中进行研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现象的产生。  

4.描画墨线  

d)描画墨线  

据匠作则例记载,文渊阁大木彩画使用的黑色颜料仅有“香墨”一种,经偏光显微分析可知,此处的黑色颜料对应物质成分为碳黑,与则例记载相符,故选用松烟墨为此步骤的绘制材料。宏观观察可知文渊阁水纹墨线宽度约2~3毫米,剖面显微照片可见,黑色颜料层厚度仅约5~10微米,为单层绘制形成。  

本次实验中,为尽量准确地还原文渊阁描渍水纹图案的造型,提前用铅笔打底稿,实际工程中,该过程无需起稿,由匠师徒手绘制。根据线条宽度选用细毛笔,蘸取松烟墨描画水纹造型。  

5.描画白线  

e)描画白线  

匠作则例所载文渊阁大木彩画使用的白色颜料仅有“定粉”,与偏光显微分析中观察到的铅白颜料一致。宏观观察可知文渊阁脊部水纹中白线的宽度仅不足1毫米;剖面显微照片中白色颜料层的厚度约10~30微米,为单次绘制形成。  

因线条过细,选用勾线笔蘸取明胶调和的铅白颜料进行绘制,白线须紧邻墨线,且位于其内侧。  

复原实验完成后(   图16   ),从样板上采集微量样本进行微观观察,发现其形貌与文渊阁的原始样本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图17   ),证实了复原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图16 复原实验样板(上:描渍,参考文渊阁脊部彩画;下:墨画,参考文渊阁外檐彩画)    
a)描渍工艺复原样本 可见光200倍  
b)脊部参考样本 可见光200    
 
c)描渍工艺复原样本 紫外光200倍  
 
d)脊部参考样本 紫外光200 倍  
图17 描渍工艺复原样本与实物样本的微观对比    

4 结论  

以实物分析为主要证据支撑,以文献记载为辅证,可对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中使用的描渍工艺进行较为系统的解读与复原。  

描渍是一种在大木与墙边彩画中较为常见的技法,常施做于合子、包袱边等局部,多用于绘制缠枝莲、异兽等造型复杂的纹样,其操作工序虽较为简单,但对匠人的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要求。  

描渍工艺中至少有两种色彩参与,一种为黑色,另一种则较为灵活,由此造成了其用料的丰富。据文献记载,描渍所用黑色颜料以香墨为主,常见与之搭配的颜料有藤黄、二青等。根据文渊阁脊部彩画包袱边水纹的分析,此处描渍工艺所用的材料为碳黑与铅白(香墨与定粉)。  

以文渊阁脊部描渍水纹为依据,可知该工艺的实际操作工序仅有描画墨线与描画他色造型两步,但在此之前,需在地仗上完成刷白色找平层、合操、刷地色等准备工序。绘制过程中,因不同层次、不同纹饰造型的加工面积、图案尺寸、细节丰富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故需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绘制,如涂刷找平层时使用皮刮子,刷地色选用大号软毛刷,画墨线用细毛笔,而白线更细便换用勾线笔,等等。实际上,描渍工艺塑造的水纹造型虽然精美,但由于线条过细,需极近的距离方可观察,在建筑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并无法察觉这些细节。如此细致的加工手法,与其说是出于绘画审美的考虑,不如说是匠人对工作内容的极致追求。  

文渊阁脊部彩画遗迹是清中期描渍工艺做法的珍贵实例,其外檐彩画在经历后世重绘时,已摒弃了描渍这一做法,换为简单的墨画工艺。外檐墨画水纹的线条造型较脊部描渍水纹略显粗糙,线条密度明显降低,远不如脊部彩画精致。科学分析显示,其在墨画之前同样有白色找平层和地色两道准备工序,但并未进行合操,墨画之后未再做进一步加工。文渊阁外檐彩画曾经历多次修缮,综合文献记载与科学分析,历次修缮中至少包含一次光绪年间的大规模修整,也就是说,至迟在光绪年间,描渍工艺便已在文渊阁中停止使用,并随着在   其他案例中的停用而逐渐成为一种失传工艺。

本文通过科学分析与绘制实验对描渍工艺的材料、工具、操作工序进行解读与复原,不仅更深入地揭示了文渊阁清中期彩画的绘制过程,还可以为清代早中期彩画的识别和清官式风格彩画的创作提供更多造型和技法上的参考。  

  蒋雨彤提供了关于文渊阁修缮历史的文献,并协助采集样本;刘梦雨提供了文渊阁彩画样本的偏光显微分析结果;王思嘉参与复原实验并帮助记录实验过程,刘欣协助准备复原实验所需材料,特此致谢。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神仙文化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有实际的宗教上和哲学上的玄学背景,是一种介于永恒的乐园和尘世之间的空间。事实上,中国古典园林从诞生之时就与中国的神仙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