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这里为何被称作“永不断流的精神之渠”?

这里为何被称作“永不断流的精神之渠”?

发布于:2023-05-18 14:13:18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

苦战10个春秋

修筑成的“人工天河”

你知道是哪儿吗?

那便是

红旗渠工程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的当下

学习并弘扬好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的红旗渠精神

意义重大


而若想更好地学习红旗渠精神

去到实地感受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旗渠风景区

正是见证了红旗渠精神诞生的地方


红旗渠风景区


红旗渠

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

这里处于河南、山西、河北

三省交界处

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

土薄石厚、水源稀缺

由于地形和气候复杂

缺水曾经成为困扰林县百姓

生存与发展的大难题

“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

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


 

新中国 成立后

林县县委把解决人民群众吃水问题

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1959年

林县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

修水库、凿旱井,天上却不降水

挖山泉、打水井,地下又不给水

林县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


为了改变当地没有水吃的困境

1959年6月11日

林县县委书记处召开会议

大家一致认为

要彻底改变林县缺水的面貌

必须把水从外地引进来

林县县委提出

要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修建水渠

跨省越界

把山西省境内的漳河水引入林县


1960年2月

红旗渠工程动工

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

三无材料、物资缺少的

“三无一少”情况

工地党委提出了

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

“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

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就这样

林县人民举全县之力迎难而上

埋头苦干、攻坚克难

全县50余万人口中

先后有30多万人次上山劳动



工地搭建的席棚不足

许多建设者就睡在

山崖下、石板上、石缝中

食物不足

就吃杂粮、挖野菜、捞水草


10年间,林县人民

削平1250座山头、

架设151座渡槽、

开凿211个隧洞

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

“人工天河”红旗渠


今天的红旗渠

已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

它更代表着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

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

永远不会过时。”


60多年过去了

修建红旗渠时铁锤钢钎的交响

和隆隆的开山炮声

早已湮没在历史之中

但置身此处

林县人民以渠线为弦

以炮为鼓

用铁锤钢钎弹奏的英雄乐章

仍在大山深处回响



           

           

           
小贴士——来红旗渠有啥看点?            

           



青年洞                  


青年洞是学习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场所,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2015年被确定为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分水闸                  


红旗渠总干渠在此分为三条干渠,依山远行,深入林州腹地,润泽着林州54万亩良田。






廊桥                  


青年洞主入口标志性建筑红飘带——廊桥,整体形态犹如山间舞动的红飘带,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






盆面测量铜像                  


由于测量仪器不足,负责测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明了“水鸭子”盆面测量法,他们用自己的艰辛付出为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打下了基础。




除了上述提到的学习场所外, 还有 半山、团结洞、创业洞、太行回声 等多处体现修渠精神的场所。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4 万条内容 · 34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再次刷新

   2023年 水利部 全力以赴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努力保持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的规模和进度 又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 “进度条”刷新 一起来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