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毛泽东心中的想法,三峡工程

毛泽东心中的想法,三峡工程

发布于:2023-05-15 11:45:15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谋划长江洪灾治理          


历史上每次长江洪灾,都给流域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对国家经济造成很大 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 党中央把长江洪水的控制和长江的治理问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 置。


1950年, 毛泽东让水利部汇报工作,问有没有办法解决长江洪水问题。水利部和长委会提出,在湖北荆江公安县低洼的地方开辟一个分洪区,特大洪水发生时可以利用这个地方分蓄洪水。1950年国庆节前后,水利部把这个方案报给毛泽东。毛泽东同 意这个方案。


1951年12月,长委会 主任林一山在《治江工作的简要报告》中,首次提出以三峡工程为长江防洪的治本性工程,以荆江分洪工程为当时平原防洪的重要措 施。


195 2年4月5日,开始建设新中国第一个治理长江的大型工程——荆江分洪工程;6月20日提前15天完成任务。荆江分洪工程的竣工,为防御1954年洪水、保障荆江大堤创造了重要条件。荆江分洪工程完工后,中央进一步考虑到长江的治理 问题。


1953年2月 ,毛泽东乘坐海军“长江”舰,由“洛阳”舰护航,从武汉到南京,视察长江。长委会主任林一山陪着毛泽东从武汉到南京。在船上的三四天时间里,毛泽东着重 研究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



林一山汇报说:我们在 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选择了一些水库,将来能够对洪水进行调蓄,降低中下游水位,配合堤防以及分蓄洪水的运用,从而确保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的安全。


毛泽东问:这些 库修起来以后,长江洪水问题是不是就能解决了?


林一山回答:还不行, 这些水库下面还有30万平方公里,这些地方下暴雨,长江中下游 地区还可能发生特大洪水。


毛泽东又问:还有 有别的办法?


林一山说:当时美国人在这 里搞过计划,修建三峡大坝,它主要是为了发电,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利用这个大水库的库容调节长江水道宣泄不了的超额洪水,进行 防洪。


毛泽东得 知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这么多的支流水库还是不能解决防洪问题后,说: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 怎么样?


毛泽东提出研 究三峡问题,让长委会抓紧研究。林一山随后给长江上游工程局布置了任务:研究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乌江四大河流兴建水利工程控制四江代替三峡工程 ,能否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


1954年4月,长江上游 工程局组织人员对长江三峡进行勘查,选取坝址。经过勘查,提出黄陵庙、三斗坪、茅坪等坝址更为有利,值得研究。



         
描绘三峡工程壮丽宏图          



1954年夏,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百年少遇的大洪水,受灾人口1800万,死亡3.3万人,京广铁路100天 不能正常运行。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于当年11月下旬在京广线的专列上,用了一整夜时间,听取林一山关于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的汇报。毛泽东还要周恩来回北京后和苏联政府联络,希望苏联派专家来华帮助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研究 工作。


1955年起,在 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工作。此后,苏联专家与中方专家相互配合,在编制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等方面,在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等 领域,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1956年,当长江流域规划 和三峡工程研究有了初步成果时,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一词,描绘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壮丽宏图,唱响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新乐 章。


过几年的努力,1956年上半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即将提出以三峡工程为主体的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时,林一山总结当时的工作成果,在《中国水利》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若干问题的商讨》的文章。9月,时任电力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局长李锐针对林一山的文章,写了一篇题为《关于长江流域规划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并分别撰写专文,发表在《水力 发电》杂志上。


随后,1958年1月, 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要求会议专门安排讨论三峡工程问题,并将两种不同意见的代表林一山、李锐接到南宁,进行汇报。林一山和李锐分别作论辩发言。在三峡工程的问题上,毛泽东表现出了高度的民主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针对双方不同意见,毛泽东在肯定修建三峡工程必要性的同时,充分吸取不同意见的合理部分,提出“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三峡建设方针,并委托周恩来亲自抓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 工作。



1 958年2月底3月初,周恩来率100多位党政要员和专家实地勘察荆江大堤和三峡工程的 预选坝址——南津关和三斗坪。


1958年3月 ,周恩来在中央成都会议上作《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估计三峡工程的整个勘测、设计和施工的时间约需15年至20年。现在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的方针,进 行各项有关的工作。”


成都会议结束 后,1958年3月30日,毛泽东乘坐“江峡”号客轮由重庆顺江东下,沿长江做了一次全面视察,并重点考察了三峡坝址。傍晚,船过三斗坪,毛泽东叫海员掉转船头,减速行驶。他走到甲板上,仔细察看了三峡坝 址。


此后 ,三峡工程的设计和科研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慎重决策建设三峡          



1958年4月,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开展成立三峡科研领导小组,对三峡工程开展全国科技大协作。6月份召开首次科研会议,根据会议制订的计划,全国共200多个单 位、近万名科技人员参加三峡工程的科研协作。


1958年9月,丹江 口水利工程正式开工,12月顺利实现截流。1968年建成发电,1973年全部竣工。丹江口工程为以后的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锻炼 了队伍。


1959年,毛泽 东针对战争状态下三峡工程怎么办的问题,在三峡建设方针“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之后又增添了“有利无弊”四个字。随后开展了三峡坝址防护 研究。



1959年,针对 黄河三门峡水库出现的淤积问题,长办根据毛泽东和周恩来指示精神,加强了三峡工程人防和泥沙的研究工作,并将水库调度与泥沙淤积作为重大科技问 题进行深入研究。


1960年,中央 考虑到当时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决定放缓三峡工程建设的进程。长办在进行人防、泥沙、坝址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国内经济情况,研究了各种分期开发的方案。1966年3月,向中央、毛泽东报送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分期开发研究的报告》,提出分期开发方案。不久,“文革”爆发,兴建三峡工程 被搁置下来。


1969年,当时全国 缺电非常厉害,水电部研究对策,设想上三峡工程。3月份,水电部和湖北省一起向中央写了一个《关于修建三峡水利枢纽的设想》的报告,建议三峡工程上马。10月,湖北省又提出要修建三峡大坝,毛泽东向湖北省委领导泼了“冷水”,他指出“头顶两百亿立方水,你怕不怕?”指出目前备战时期,不宜作 此想。


1970年,周恩来将武 汉军区和湖北省的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兴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复》送审稿,附上林一山的反对意见,呈送毛泽东。12月26日,毛泽 东在7 7岁寿辰的这一天,在葛洲坝工程兴建报告上作了批示。


1992年4月3日,七 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三峡工程基本建成。至此,毛泽东描绘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宏伟蓝图完全实现。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5 万条内容 · 3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板式楼梯计算书

谁会计算和配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