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AI如何改变城市设计的未来?

AI如何改变城市设计的未来?

发布于:2023-05-12 09:34:12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用简单的提示词 (prompt)或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进行提问,几秒内就能产出较为成熟、涵盖从文字到模型的答案:这 就是AIG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的强大之处。“未来已来”不再是前沿或科幻语境下脱口而出用于渲染气氛的口号,而是当下真切的时代烙印,是寒武纪般爆发式入侵全行业宇宙的新奇点。  

OpenAI近期公开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来美国市场中相当大一部分的劳动力会受到AI影响。令人吃惊的是,学历较低,实践要求较高的职业技术群体所受AI影响不高;大部分受到影响的是中高学历,以文字、图像处理为主的群体。 而文字和图像是城市规划设计者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并掌握AIGC技术进行高质量产出、如何借由新浪潮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如何利用新奇点实现创新与突破,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关键。

作为城市设计者,文字和图像是我们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媒介,时间与空间是我们工作与研究的关键对象。

AIGC目前在城市设计领域中正处于初期发展时期,在城市设计的各阶段有不同深度的应用。中规院深圳分院城市设计中心结合AIGC技术在多个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中进行了试用,在此简述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提出未来城市设计革新发展的遐想。

城市设计项目前期需要针对既有条件和需求进行发散思考,在对相关议题和对象进行海量的资料搜集后,总结归纳设计需求,明确设计工作的整体方向。 该阶段为设计流程中“双钻模型”的前半阶段,对信息量要求较高,是为后续设计夯实基础的重要环节。

英国设计协会 (British Design Council)于2005年提出的双钻模型 (double diamond model) 与AI中的机器学习的两个重要概念拟合(fitting) 和泛化(generalization) 具有很强的关联。在不断的拟合与泛化过程中,机器可以做到代替我们对已有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完成发散与收敛流程。      
实践应用场景      1
发散灵感,寻获方向    
借助AI强大的整合收集能力,补充了解项目信息,其中包括历史沿革、现状资源等;同时可在此基础上依托图片生成功能提供更多的案例参考。
借助文字类AIGC产品,使用文生图功能产出系列场景空间进行比选,收敛思路,明确设计方向。
在城市设计讨论阶段,我们通过简单抽象的提示词生成大量草图,用于探索空间与场景空间的多样化表达并激发后续设计灵感。

进入设计及成果制作阶段,方案的推敲与表达是重点工作内容,此阶段涉及到重复且大量的比选过程,借助图像类AIGC产品可迅速提高输出效率。该阶段为双钻模型的后半阶段,对信息整合及视觉表达要求较高,是影响成果展示的关键环节。  

实践应用场景  2

方案比选,设计推敲  

在勾勒出方案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提示词、匹配不同训练模型、控制线条骨架的拟合程度等参数修改方式,反复推敲方案形态及周边空间。  

在城市设计重要节点建筑方案的模拟比选环节,可以通过改变模型随机种子数值,在维持视角及大致体块关系的基础上生成多种方案以供比选。

同时,也可通过修改色彩进行语义分割的方式改变周边环境,对比不同条件下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对于较大尺度的鸟瞰视角下的方案推敲,AIGC产品也能有不错的表现:

实践应用场景  3

成果绘制,风格尝试

在对空间或场景有稳定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成果绘制环节,常规工作流为明确参考图,根据参考图风格进行成果制作。而借助图像类AIGC产品,则可更准确地尝试对比,将设计直接代入不同风格模型,直观地选择合适的表达效果。

在AIGC产品的帮助下,我们针对分析图、效果图进行多风格尝试,选择与设计意图最贴切的表现效果。  

 
实践应用场景     4
特殊表现方式的尝试    
创新是城市设计的灵魂所在,我们尝试利用AIGC产品独特的泛化学习功能,将难以依托传统绘图软件制作的风格化场景进行快速表达。  
实践应用场景      5
成果复盘,与时俱进    
对于已经完成的设计项目,我们在后期反思复盘过程中,以设计中间稿作为基础,讨论更优的设计方案。  

当前AIGC还有许多其他应用情景值得发掘探讨,包括平面生成、多媒体制作、模型生成、场景构建、动画制作等,目前各项AIGC技术已有进一步升级,展望未来成果有极大的提质空间。

当下,AI相关话题在圈内极度火热。许多勇于尝试的朋友开始忙于收集各类风格的提示词,学习不同的控制方法,为生产效益的最大化绞尽脑汁……但除此之外,身为规划师的我们重心应该放在哪里?是不断扩充自己的模型收藏,收集各式各样的prompt,成为应对种种应用场景的工具库?或是超越AI,把独特经验和个性融合成自己名字的指令(例如“福斯特风格”、“扎哈风格”),使之成为体现个人独特风格的途径?这关乎规划设计师未来是“获得AI助手”或是“成为AI的助手”。  

从规划设计行业出发,短期内我们正追求利用AIGC产品获得结果产出,这可以视为行业内积极拥抱新技术,提高生产力,为更优秀的规划成果做好铺垫,这些举措并没有错。但将视野拉远,作为城市未来的决策者如果过于依赖既有经验所训练的产品,那么在未来生存环境基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是否能够创造出更能适应实际需求的新空间?  

AI所生成的结果来源于对人类知识的归纳学习,具有高度的重复与迭代性,网络上AIGC产品所产出的大量建筑风格图片也趋近相同。在AI协助下,99%的汗水成本将急剧压缩 ,1%灵感的闪光性将无限放大。因此,创新——不是被滥用在各种语境,为拔高定位、吸引眼球而流于表面的“伪创新”,而是经过独特经验学习,真正触及理论或技术根基革新,具有唯一性的“真创新”——才是全行业永续活力的关键。

最后,我想以诺奖获得者石黑一雄接受采访时对AI与人类关系的一些探讨结束本次讨论:  

“每个人类个体都是独特的,但是真的来到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存的时代,我认为这个问题十分复杂。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这个社会,人类到底是什么,如何养活自己,怎么照顾家庭,如何为自己找寻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为社会奉献自我?如果机器人可以比人类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这是否会带来整个社会的重构?”  

这许多问题,令人惶恐也令人兴奋,正等待我们在实践中解答。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2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2022 ASLA通用设计类荣誉奖:10,000 SUNS:从公路到公园

    ? Adam E. Anderson   这是一项由社区建造的大地艺术作品,通过种植10000株向日葵来填补空旷的城市街区,并与城市的天际线相呼应。 “10000个太阳”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潜在的影响,而在更大范围内,它能够促使人们去关注发展和成长的可能性,同时证明景观并不仅仅是一处等待建筑落成的土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