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涪陵慧谷湖科创小镇1号岛

涪陵慧谷湖科创小镇1号岛

发布于:2023-05-06 13:15:06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通、透、露、挑  
山地建筑的十八般武艺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山坡  
所以不应该有同样的山地建筑
 

 
 

△ 构思草图

基于丰富的山地建筑营造经验以及对于山地建筑的尊重,都设将山地的特性赋能到建筑空间中,从而塑造别具特色的定制化的重 庆当代建筑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融合创新中心 :通过“填谷”实现山谷建筑重塑,营造山谷与建筑的相融  
 
 
△ 重庆两江融合创新中心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西格玛空间 骑等高线实现 七重露台三庭院,营造多层次立体空间体验  
 
△ 重庆两江创新西格玛空间  
重庆两江 十期总部园区 :天空之城---立体平台实现山地园区的空中步行联系  
 
△ 重庆两江十期总部园区  
慧谷湖科创小镇位于重庆涪陵西北,慧谷湖湖岸线蜿蜒曲折,岛屿分布众多,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湖岛相间格局。  
1号岛靠近开阔湖面,地形呈枫叶形,地块面积约2.8w㎡,总建筑面积约4.2W㎡,包括定制化的办公,展示会议中心、商业及科创之家,是整个区域的服务核心。  
 
 
△ 各个方向看过来的1号岛  
通过对高程,坡度,视野,汇水线进行分析, 高差最大33米,局部坡度比较陡,大部分场地在平均坡度约20-30度之间,围着中间山体沿湖有一点的平缓地带。  
 
△ 一号岛地形分析  
 
 
生成逻辑 |“留山,修台,造景”  

充分保护原有的山地面貌,采取 留山,修台,造景 的设计思路。

“留山” :通过对场 地的高程和坡度分析, 保留 山顶山脊,仅在较平缓处顺等高线营造,沿山势错位布置功能空间,地势平缓区域设置体量较大的规划展览馆和。

“修台”: 通过立体的交通平台思路,高差较大区域以退台商业和车库 填充 洼地,以对山体较小的改造获得场地平台,形成建设用地。

“造景”: 建筑打散分布,通过底层架空,出挑及屋顶退台处理,形成与自然相互渗透的格局,山地化景观台阶的处理以及多层次的退台屋顶景观,弱化了建筑体量,营造了建筑与山地共生的整体形象。

 
 
△ “留山、修台、造景”  

△ 1号岛效果


独特的精品科创之家  
令人难忘的体验往往建立在与场地深刻的联系上,例如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通过一个架空廊桥和山谷达到柳暗花明别有洞天的神秘感;巴厘岛四季,通过一个架空廊桥和镜面水景打造遁隐室外桃源的奇妙感受。这两个项目都是在尊重保留原始生态同时,将建筑融入其中,从而创造了富有特色的空间场景。  
     
     
△ 左图:美秀美术馆;右图:巴厘岛四季  
科创之家生成  
科创之家最大特点是背山面湖,主体位于一段相对平缓的坡地,面向开阔湖面,内侧山体坡度比较陡峭,形成山谷景观。利用好这两个景观资源成为设计的切入点。  
 

 
湖景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湖景资源,设计采取一个扇形平面,争取最大限度的景观视野。  

 
△临湖效果  
公区及入口空间营造  
入口及公区是科创之家 体验感 的核心。
 
常规公区往往设置在底部,上方是房间,但这样公区无法获得良好的景观资源,空间体验上也难以打造亮点。  
本案采利用山谷地形高差条件,将入口设置在山顶,通过廊桥进入,这样公区获得了极为开阔的湖景视野,同时廊桥结合山谷打造成为一个入口的核心景观,营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体验。  
门厅在底层方案,无法高效利用湖景和山谷景观  
 
门厅提高到5层,具有开阔的视野,廊桥结合山谷打造入口景观  
 

 
科创之家与展示中心功能联动  
科创之家公区与展馆的多功能厅部分通过廊桥实现功能联动,从而形成一个功能整体,提升整体使用效率。  
 

 
山谷湖景超体验  
入口是访客的第一印象,通过对山地特质的挖掘,给访客以独特体验:入口通过对山体岩石的抽象化处理,塑造了两块从山体中生长的岩石。顶棚采用精致的弧形线条与粗糙的岩石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野奢形象。  
 
△ 进入科创之家  

△ 到达入口

△具有特色的入口廊桥

C形廊桥设计 | 异形架空廊桥的轻巧实践  
廊桥跨度大, 出挑远 ,如何实现轻盈效果是一大挑战:弧形廊桥跨度达35米,出挑半径约10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实现廊桥上的轻盈的体验感受,比选了桁架及斜撑方案后,结构采用1米高度的箱型梁作为结构构件,解放上部行走的廊桥空间,支撑廊桥屋顶的结构采取150mm直径十字柱,实现轻盈的效果。  
 
支撑结构如何与山地及科创之家融合协调:靠科创之家部分柱子与房间隔墙结合,与科创之家形成一个整体造型,靠近山体一侧的柱子,通过与自然景观结合,融入山体,外露的一小段柱子通过植被处理弱化,最终因此实现简洁轻巧的廊桥效果。  
 

入口廊桥尽览湖光山色

 
 
△山体充分保留形成的峡谷景观  
科创之家室内  
都设一以贯之地完成了建筑室内的一体化设计,科创之家定位于科创产业园配套,科技感和舒适性取代了豪华感成为设计的第一出发点。
 
 
△入口门厅  
 
 
△餐厅  
 
△房间  

 
联合科创中心  
联合科创中心包括多功能厅,会议以及展厅等功能,将来作为整个园区的对外窗口和服务平台。  
科创中心的的所处地形形态凸入湖面,具有极佳的湖景视野和建筑展示界面,但同时存在几个难点,一是功能上与科创之家及办公具有极强的互动性,需要考虑与多个场地标高对接,二是场地高差大且用地狭长,需要考虑与山体关系。  
 
 

 
骑等高线  
面对突出的坡地,和西格玛中心一样,设计采取骑登高线方式布置功能,根据不同场地入口标高关系布置功能,底层设置独立使用的展厅,并设置独立的入口场地。中间层体量设置设置会议及多功能厅,对接办公场地标高;顶层体量设置景观最佳的科创之家配套的多功能厅,并与科创之家平接。  
 

错动形成的露台成为观景露台,并成 为室 外活动场所。  


造型概念 |“山中云”  
立面概念借鉴了重庆当地多云多雾的自然特征,通过体量的悬浮感,结合大面玻璃和渐变的竖向线条表达轻盈而又有变化的效果,形成一个漂浮在山麓间的“山中云”形象。 在形态处理上,底部造型采取折线形态和之字形坡道,延续山体的线条感,辅以绿化,使得造型融入场地之中,中间层体量通过架空的方式,保留原来山地的形态走势。  
 
 
 

 
前厅 | 极致的观湖体验  
为获取尽可能大的湖景观资源,多功能厅前厅都朝向湖设置,波纹状的墙面肌理呼应湖面波纹,让人在其中可以静心体验湖光山色。   
 
△多功能厅前厅  
 
△从屋顶平台看多功能厅  
室内外一体化  
斜面吊顶与室外玻璃幕墙交接处理是最大的难点,为实现极致轻巧的效果,设计采取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结构处理上采用变截面的钢结构,这样收口位置就可以尽可能做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吊顶对立面的影响,进而实现幕墙上收口轻巧效果。  
 

展厅 | 科技感空间营造

展馆未来作为慧谷湖科技展示中心,设计采取极简语言,玻璃幕墙采取大面玻璃幕墙,弱化室内外界限,门厅以不锈钢材质为主,精准的模数化划分,黑白灰简练搭配,赋予精致的科技感。

从门厅进入展厅设置一段感应光带勾勒的通道空间,led屏科技展示作为对景,通道两侧采用感应式的光带,形成引导效果,当人进入时候会随着人的走动而变化,营造强烈的仪式感。

展厅内部空间两层通高,采用墙地一体,扩大整体空间体验感,吊顶采用黑色,与地面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空间深邃感,通过星星点点的灯光处理,赋予未来感,黑色LED屏幕即是墙面,同时也是动态展示屏幕,与吊顶形成连续的整体,墙面通过凹凸的白色体块,赋予雕塑感;设计注重空间中的上下交互体验,二层局部凸出的体块,使得上下层之间形成对话。  
 
展陈的布置围绕中央的沙盘展开,沙盘采用无边框不锈钢台面,斜面设置,使得造型极致的轻盈,镜面反射效果赋予科技感。  
 
△展厅(设计过程中)  

 
科创办公  
山地建筑营造 | 多首层  
办公位于坡度较陡的山体位置,借鉴干阑建筑做法,一到三层均可与场地平接,从而形成多首层,大大提高了空间使用的可能性并使得每层的价值得到提升。  
建筑与大台阶形成丰富的灰空间层次,形成通透的景观空间效果。  
 

建筑与大台阶形成丰富的灰空间层次,形成通透的景观空间效果。  

架空空间同时也适应并重庆气候潮湿闷热的特点,通过吹拔效应有效的促进空气流通,从而营造舒适的气候微环境。  
 

 
适应气候的细部设计  
沿湖的办公考虑湖景视野,以玻璃幕墙为主,玻璃划分以横向为长边,从而获得开阔的景观视野,立面凸出斜面的凸出构件,即是装饰线条,同时又是遮阳构件。局部内凹的阳台,一方面提供了观景的休憩空间,同时,阳台也作为自然通风的入口,提升内部空间的品质,侧面山墙,增加实体墙面,从而提高热工性能。  
 
填坑 | 山体嵌入式设计  
山地车库的设计重点解决复杂山地的变化,通过嵌入式的设计策略,保持原来山地形态,通过车库体量嵌入融入山地,考虑减少山体开挖,可建区域采取扁长形态,两头各设置一个出入口,满足车库出入口需求,将办公,展示中心整合为一个车库标高,科创之家区域标高较低,设置为低区车库,两个标高的车库通过坡道联系,从而实现既有联系但又保持相互独立。  
 
针对车库数量的不足,在车库端部设置地下4层的立体车库,不影响自然车库的使用,同时用有限的面积和局部挖深解决大量的停车,从而大大降低整体车库的施工难度和造价。  
 
 

 
 
结语  
慧谷湖一号岛项目是一 次山地办公产业园的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从地形的处理,交通组织和空间的渗透等多个维度,将园区融入到山地环境中。 我们希望在山地的环境中,这里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工作之余寻得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或是在自然的启发下得到灵感的释放,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一个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绿园。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AIGC火爆下的冷静思考,它将如何重塑建筑设计行业?(深度长文)

已来:图像生成的寒武纪大爆发 大爆发背后的技术浪潮 最近设计界已经被层出不穷的人工智能技术进展轰炸了。几乎每家公司、每个设计团队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对设计工作流程的影响。尤其最近大火的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模型,已经正在改写平面设计的行业格局。二者在建筑效果图生成上的优异表现,同样让建筑设计师眼前一亮。这一切的背后都依托于CLIP及扩散模型在图文语义理解及图像生成方面的卓越表现。(请记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