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防水,传统上认为是建筑专业的事而与结构专业无关,其实不然。新修订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明确了地下工程“应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的主体地位,可见体现了以结构自防水(含外加剂)为主的主导思想,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结构设计工作者的重视。
合理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
合理确定工程的防水等级是确保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也是进行防水设计的准则和依据。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确定过低,轻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使用,重者则使整个防水设计失败,造成地下工程的报废。而防水等级确定过高,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得不偿失。规范规定的防水等级划分为四级,除一级外,其它各级都给出了定量指标。在设计时,可根据规定的定量指标,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如指挥工程属重要的战备工程,应定为一级;而人员掩蔽工程属重要的战备工程,应定为二级。只有合理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才能准确制定防水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选用合理结构形式、优化构造节点设计
1、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
结构自防水(含外加剂)为主的防水主导思想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结构自防水法是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憎水性以及刚度,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渗性能,通常被称为刚性防水。它要求结构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刚度,而合理的结构形式恰恰是提高结构整体刚度的关键。因此,设计中在结构选型方面,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能方的不长、能整的不散,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尽量使结构选型规则、整齐,借以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裂缝开展及变形缝的设置。
2、构造节点设计
变形缝、施工缝和其它(例如穿强孔、阴角等)构造节点的设计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防水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应尽量不设或少设。
⑴长期以来就有“十缝九漏”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充分暴露出变形缝防水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解决变形缝的防水问题外,尽量减少变形缝的设置也是减少这一尴尬现象的有效途径。变形缝的渗漏问题是地下工程的通病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解决好它们的防水设计是铲除这一病害的根本。十缝九漏,究其原因,除变形缝防水施工难度较大外,防水设计中的单一防线也是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在变形缝的防水处理上加强重视,变单一式的防水设计为复合式防水设计。目前,应用广的复合式防水设计有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逢材料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⑵关于施工缝的防水设计,传统的凹缝、凸缝、阶梯缝、钢板(橡胶)止水带,其原理都是延长渗水线路,等于加大了混凝土的厚度。这一原理除本身不完善外,施工起来也不好处理,因此不再提倡单独使用。建议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其中以遇水膨胀胶条或腻子条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佳,但在防护结构中宜采用钢板,以确保工程的防护效果。
⑶穿墙管、线、螺栓宜采用止水环与遇水膨胀腻子条复合使用,且应采取防止转动的措施,如将止水环平面外形改为非圆形。
总之,构造节点的防水设计应避免单一式,尽量采用复合式防水设计,并且尽量减少变形缝、施工缝的设置,借以减少地下工程的漏水概率。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140.2 万条内容 · 2146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